2025 年11月10日至11日,不到24小时内,印度新德里红堡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地方法院接连遭遇恶性爆炸袭击,数十人伤亡的惨剧让南亚火药桶再受瞩目。
首先出事的是印度。当地时间11月10日,印度新德里地标建筑红堡发生汽车炸弹爆炸,目前已造成13人死亡、多人受伤,这也是印度首都核心区自2011年以来首次遭遇如此惨烈的爆炸袭击。就在印度首都遭遇汽车炸弹袭击不到24小时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地方法院门口,也发生了一起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至少12人死亡、20多人受伤。
![]()
这次两个国家的首都遇袭后,官方反应却是打破了以往遇袭即相互指责的惯性。印度以往遭遇类似事件,往往未经全面调查便直指巴基斯坦为幕后黑手,但此次仅表态彻查到底,未公开追责邻国;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虽宣称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却将主要矛头对准阿富汗,而非直接剑指印度。这种舆论高调、官方低调的反差,本质是两个国家在当前的形势下的理性选择,特别是印巴空战的教训,让印度对动武更为慎重,而巴基斯坦面临印度与阿富汗塔利班的两面压力,暂无余力陷入全面冲突。这种克制是印巴关系的积极信号,证明两国均具备管控危机的意识
但是,表面上的克制难掩深层次的信任鸿沟与地缘博弈。印巴矛盾的核心始终围绕领土争端,历史上多次爆发冲突,而近年来地区格局变化让双边关系更趋复杂。巴基斯坦担忧印度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外交互动升温,将其视为战略包围;印度则对巴基斯坦境内激进组织保持高度警惕,此次红堡遇袭之后,舆论场指向巴方的声音从未停歇。相互猜忌的叙事惯性,使得任何突发事件都可能成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这是印巴关系难以突破的核心瓶颈
![]()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近期的第三方势力的介入,进一步放大了局势的不确定性。阿富汗塔利班重返喀布尔后,与印度的互动日益频繁,印度重开驻喀布尔大使馆并提供援助,让巴基斯坦深感不安;而认领伊斯兰堡恐袭的巴基斯坦塔利班,这个组织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关联,被指控他们有印度支持背景,更让地区局势扑朔迷离。印巴关系已不再是单纯双边问题,而是深度嵌入地区地缘博弈,第三方的微妙动作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尽管全面冲突概率较低,但风险隐患并未消除。若印度最终调查结果指向巴基斯坦,莫迪政府在国内舆论压力下可能采取强硬报复;巴基斯坦境内恐袭频发、民众反印情绪高涨,也可能倒逼政府调整温和政策。
![]()
所以说,克制只是权宜之计,若缺乏长效沟通机制,局势随时可能反弹。印巴作为核邻国,和平共处是唯一出路。双都遇袭后的克制已然展现出避免冲突的意愿,但若想真正拔掉火药桶引信,必须以对话破解猜忌,以合作替代对抗。唯有如此,才能为地区发展创造稳定环境,让民众远离暴力动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