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为虚构小说故事,地名人名均为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请知悉。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妈,我喝了一个月的汤,为什么还是没奶水?"晓雯躺在床上,声音发颤。
"你这人怎么这么难伺候!我天天给你炖汤,还不知足?"母亲在门口叉着腰。
"那我老公买的480块钱一斤的燕窝呢?你加了吗?"
"加了!我能骗你?"
"那为什么汤还是一点营养都没有?"
我站在两个女人中间,掏出手机:"妈,我装了冰箱监控......"
话音未落,母亲的脸瞬间白了。
我看着手机屏幕里的那个画面,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
01
晓雯生孩子那天,我在产房外等了十二个小时。
凌晨三点,护士抱出一个皱巴巴的婴儿:"恭喜,是个儿子。"
我激动得手足无措,接过孩子时,孩子哇地哭了起来。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成了真正的男人,有了责任,有了牵挂。
但第三天,问题就来了。
晓雯的奶水严重不足。孩子饿得整夜哭闹,小脸涨得通红,嗓子都哭哑了。我抱着他在医院走廊来回踱步,心疼得不行。
护士说:"产妇要多喝汤,多休息,奶水慢慢就会好的。"
我给母亲打电话:"妈,您能来帮忙吗?晓雯需要人照顾。"
母亲在河北老家,听到消息立刻答应:"等着,我明天就到。"
第二天傍晚,母亲拎着大包小包出现在病房门口。
她六十出头,穿着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进门就开始张罗。
"晓雯啊,坐月子可不能马虎,得听我的。"母亲放下行李,"我生了三个孩子,这方面我有经验。"
晓雯虚弱地点点头:"妈,麻烦您了。"
"不麻烦,应该的。"母亲说着就去厨房,"我先给你炖个鸡汤,下奶最好。"
那天晚上,母亲端来一大碗老母鸡汤。汤色清亮,飘着几滴油花。
"趁热喝,凉了就腥了。"母亲催促。
晓雯接过碗,喝了几口。我看着她,满怀期待:"怎么样?"
她顿了顿:"还行。"
我松了口气,心想有母亲在,晓雯肯定能恢复好。
接下来几天,母亲每天变着花样炖汤。老母鸡汤、鲫鱼汤、猪蹄汤、排骨汤,轮着来。
出院回家后,母亲更加忙碌。早上五点就起床,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食材,回来洗洗切切,在厨房忙活大半天。
我每次下班回家,厨房里都飘着炖汤的香味。
但一周后,晓雯开始反映问题。
那天傍晚,母亲又端来一碗鸡汤。
晓雯喝了几口,放下碗,犹豫着说:"妈,这汤......味道好淡。"
母亲正在收拾桌子,听到这话,动作停了下来。
"什么叫淡?"母亲转过身,脸色有些不好看,"我炖了这么多年汤,从来没人说淡。"
"我不是那个意思......"晓雯赶紧解释,"我是说,感觉这汤好像没什么营养,我喝了一周了,身体还是很虚,奶水也没增加。"
母亲的脸色更难看了:"没营养?我用的都是老母鸡、野生鲫鱼,怎么会没营养?"
"可能是我身体太虚了吧......"晓雯低下头。
母亲冷笑了一声:"你们这些城里姑娘,真是娇气。我当年坐月子,哪有这么多讲究?喝点小米粥就能下地干活了。"
我赶紧打圆场:"妈,晓雯不是嫌弃,她是真的身体恢复得慢。"
"那你说怎么办?我还能怎么做?"母亲有些生气了。
气氛一下子僵住了。
晓雯眼圈红了,没再说话,端起碗继续喝。我看着她强忍着眼泪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那天开始,家里的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
母亲炖汤时,动作比以前重了,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很大。端汤给晓雯时,也不像之前那样温和,而是往桌上一放:"喝吧。"
晓雯每次喝汤,都像是在完成任务,一口一口地往下咽,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第十天晚上,矛盾彻底爆发了。
母亲端来一大碗鸡汤,放在晓雯面前:"趁热喝,凉了就腥了。"
晓雯拿起勺子,喝了几口,又放下了。
"又怎么了?"母亲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妈,我真的觉得这汤没营养。"晓雯鼓起勇气说,"我喝了十天了,一点效果都没有,奶水还是不够,孩子都快饿坏了。"
母亲猛地站起来,脸涨得通红:"你什么意思?说我故意不好好给你做?"
"我没那个意思......"
"你就是那个意思!"母亲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我从早忙到晚,买菜做饭洗衣服,哪样没做?你还说我做的汤没营养?"
"妈,我只是如实反映......"
"如实反映?"母亲冷笑,"现在的年轻人真难伺候!挑三拣四,给脸不要脸!"
晓雯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我赶紧过去劝架:"妈,您别生气,晓雯不是那个意思。晓雯,你也别哭了,好好说话。"
"我还怎么说?"母亲气得浑身发抖,"我在老家好好的,是你叫我来的。我来了,就得受这份气?"
"妈,没人让您受气......"
"还说没有?她天天嫌弃我做的汤,这不是嫌弃我吗?"
那天晚上,我劝了很久,才让两个人都冷静下来。
母亲回到她的房间,重重地关上门。晓雯躺在床上,眼泪止不住地流。
我坐在床边,不知道说什么好。
孩子在旁边的婴儿床里哭闹,饿得小脸通红。我只能冲了奶粉给他喝。
看着孩子吸奶瓶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天夜里,我失眠了。听着窗外的车声,想着白天的争吵,觉得特别无力。
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但面对母亲和妻子的矛盾,我却束手无策。
![]()
02
第二天早上,我起得很早,决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发现产后恢复确实需要营养,光喝普通的汤可能不够。很多人推荐燕窝、花胶这些高端滋补品。
我看了看价格,倒吸一口凉气。
但想到晓雯的身体,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子,我还是决定买。
中午休息时,我去了市里最大的滋补品专卖店。
店面装修得很高档,玻璃柜台里摆着各种各样的补品。一个穿着旗袍的店员迎上来:"先生,需要什么?"
"我老婆刚生孩子,身体恢复不好,你们有什么推荐的吗?"
"产后恢复,燕窝最好。"店员很专业,"燕窝含有丰富的唾液酸和蛋白质,能补气血、促进乳汁分泌,还能美容养颜。"
"哦,那燕窝多少钱?"
店员打开柜台,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这是我们店最好的印尼进口血燕窝,480块钱一斤。"
我看着价格标签,咽了口唾沫。480一斤,这也太贵了。
"有便宜点的吗?"
"有,但效果没这个好。"店员很会推销,"您想想,坐月子就这一次,对产妇身体恢复非常关键。这个钱花了,以后身体好了,什么都值了。"
我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咬咬牙:"那就这个吧,给我拿三斤。"
刷卡时,我的手都在抖。1440块,相当于我半个月的工资。
但想到晓雯的身体,想到家里的和谐,我觉得这钱必须花。
下班回家,我拎着燕窝,满怀期待。
一进门,我就看到母亲在厨房忙活。
"妈,我买了点好东西。"我走进厨房,把燕窝盒递给她。
母亲接过盒子,翻来覆去看着,眼睛瞪得老大:"这是什么?"
"燕窝,很补的,专门给晓雯买的。"
母亲看到价格标签,倒吸一口凉气:"480一斤?你疯了?"
"妈,晓雯身体要紧,再贵也得买。"我认真地说,"您炖汤的时候,一定要加进去,每次加一点就行。"
母亲拿着盒子,表情很复杂:"这么贵的东西......"
"贵是贵,但有用啊。"我拍拍母亲的肩膀,"您辛苦了,有了这个,晓雯肯定能恢复好。"
母亲点点头:"知道了知道了,我会用的。"
我把燕窝放进冰箱,特意放在最里面的格子里,还跟母亲强调了一遍:"妈,就放这里,您记着啊,千万别忘了用。"
"行了行了,你啰嗦什么。"母亲有些不耐烦地说。
晚上,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晓雯。
"我买了很贵的燕窝,让我妈炖汤时加进去,你再试试看。"
晓雯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黯淡下来:"你妈会愿意用吗?"
"当然会,我都跟她说了,她答应了。"
"那就好......"晓雯的声音里还是有些怀疑。
第二天早上,母亲照常炖汤。我特意跑去厨房看。
"妈,燕窝加了吗?"
"加了加了,你别啰嗦。"母亲头也不抬。
中午,我端着汤送进卧室。汤还是那个样子,清清的,没看出有什么不同。
"晓雯,今天的汤加了燕窝,很补的,你多喝点。"
晓雯接过碗,小心翼翼地喝了几口。我期待地看着她,希望能听到好消息。
她喝完大半碗,放下时,我赶紧问:"怎么样?有没有感觉不一样?"
晓雯摇摇头:"还是那样,没什么感觉。"
我的心沉了一下,但还是安慰她:"可能需要时间,多喝几天就有效果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关注着晓雯的状况。但一周过去了,她的身体依然没有明显改善。
奶水还是不够,孩子每天都要加奶粉。晓雯的气色也不好,脸色苍白,眼圈发黑。
我很纳闷,明明用了这么贵的燕窝,怎么会没效果呢?
为了确认,我每隔三四天就会去检查冰箱里的燕窝。每次打开冰箱,看到燕窝盒的位置有变动,重量也在减少,我就松了口气。
母亲确实在用,这我能确定。
可为什么没效果呢?
一周、两周过去了,晓雯的状况还是老样子。
"我每天都喝汤,为什么还是这么虚?"晓雯哭着说,"奶水还是不够,孩子都瘦了。"
我也很焦急,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母亲听到晓雯的抱怨,更加生气了。
"花了那么多钱买燕窝,还说没营养,真是公主病!"母亲在客厅大声说,故意让晓雯听到。
晓雯在卧室里哭:"我没有公主病,我只是如实说感受......"
"感受?你的感受就是觉得我做得不好呗?"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大。
我又得去劝架。
"妈,您别生气,晓雯不是那个意思。"
"不是那个意思是什么意思?我天天给她炖汤,加那么贵的燕窝,她还不满意!"
我转向晓雯:"你也是,别总说没效果,可能是身体恢复需要时间......"
"可是都半个月了......"晓雯委屈地说。
那段时间,家里的气氛糟糕透了。
母亲做饭时,锅碗瓢盆碰得叮当响,明显是在发泄不满。晓雯躲在卧室里,除了喂孩子,基本不出来。
我夹在中间,两头受气。
母亲私下跟我抱怨:"你老婆太难伺候了,花了多少钱她知道吗?还说没效果,我真是受够了。"
晓雯也哭着对我说:"你妈是不是故意的?为什么我喝了这么久的汤,身体一点都不好?"
我安慰两边:"不会的,肯定是身体需要调理时间,再等等看。"
但我心里也开始打鼓。
第一盒燕窝用完后,我又买了第二盒。1440块,心疼,但咬咬牙还是买了。
"妈,燕窝又没了,我又买了一盒,您继续用啊。"
母亲接过燕窝,脸色很复杂:"又买?这得多少钱......"
"别管多少钱,晓雯身体要紧。"
第二盒用完,我又买了第三盒。
燕窝消耗得很快,平均五六天就要用掉大半盒。我心想,母亲还是很用心的,每天都加不少。
可是,晓雯的身体就是不见好。
我开始怀疑,是不是燕窝本身就是智商税?或者晓雯的体质特殊,吸收不了?
第25天,矛盾再次升级。
那天下午,孩子因为奶水不够,哭得撕心裂肺。晓雯也跟着哭,一边哭一边给孩子冲奶粉。
"我是不是个失败的妈妈?"她哭着说,"连奶水都没有,孩子都快饿死了......"
我抱着她,心里也很难受:"不会的,慢慢就好了。"
母亲在门口,冷冷地说:"有些人就是这个体质,再补也没用。喝那么多汤,用那么贵的燕窝,还是没用,这能怪谁?"
晓雯听到这话,咬着嘴唇不说话,眼泪流得更凶了。
我很想反驳母亲,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母亲说的好像也有道理,都用了这么多燕窝了,确实没效果。
难道真的是晓雯体质问题?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在床上翻来覆去。
晓雯也睡不着,突然问我:"你确定你妈真的在用燕窝吗?"
我一愣:"什么意思?"
"我就是觉得奇怪......"晓雯小声说,"这么贵的燕窝,真的加进汤里,怎么会一点效果都没有?"
"你这是什么意思?怀疑我妈?"我有些生气了。
"我不是怀疑,我就是觉得不对劲......"
"燕窝明明在减少,我每次都检查过,你还想怎么样?"
晓雯沉默了,没再说话。
我心里也有一丝说不出的别扭,但我努力把这个想法压下去。
那是我母亲,生我养我的人,她怎么可能骗我?
不可能的。
![]()
03
满月那天,我们办了个小型的满月宴,请了几个亲戚朋友。
大家都夸孩子长得好,但我心里清楚,孩子大部分是靠奶粉养大的。
晓雯的奶水一直不足,她自己也很自责。
宴席上,母亲笑着招呼客人,跟大家说她怎么照顾晓雯坐月子,怎么每天炖汤。
"现在的年轻人啊,就是娇气,我当年哪有这么好的条件......"母亲跟一个远房亲戚说。
我听着,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没说什么。
晚上,客人都走了,晓雯坐在床边,看着熟睡的孩子,眼泪又流了下来。
"怎么了?"我坐在她旁边。
"我是不是很没用?"她哽咽着说,"坐了一个月的月子,喝了那么多汤,用了那么贵的燕窝,身体还是这么差,奶水还是不够......"
"别这么说,不是你的问题。"
"那是谁的问题?"晓雯转过头看着我,眼神里有种我看不懂的东西。
那一刻,我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的气氛越来越压抑。
母亲和晓雯已经完全进入冷战状态。母亲做好汤放在桌上,转身就走,一句话都不说。晓雯端起碗喝,脸上全是委屈,但也不说话。
我每天回家,都能感受到屋里的低气压。
第38天,晓雯的闺蜜小林来看她。
小林是个营养师,看到晓雯的气色,皱起了眉头。
"你恢复得不太好啊。"小林说。
"是啊,不知道为什么,每天喝汤,但就是没效果。"晓雯抱怨。
"婆婆给你炖什么汤?"
"就普通的鸡汤、鱼汤、排骨汤。"
"加其他东西了吗?"
"加了,我老公买了很贵的燕窝,480块钱一斤。"
小林的眼睛亮了:"血燕窝?那效果应该很好啊。"
"可我就是觉得没效果......"
小林想了想:"汤是什么颜色的?"
晓雯回忆了一下:"就清清的,有点黄,但很淡。"
小林皱眉:"不对啊,如果真加了血燕窝,汤应该有一定的黏稠度,颜色也会深一些,不会那么清淡。"
这句话像一根刺扎进晓雯心里。
小林走后,晓雯陷入了沉思。
那天晚上,她又问了我一次:"你确定你妈真的在用燕窝?"
我有些不耐烦:"都问多少次了?我跟你说了,燕窝在减少,肯定是在用。"
"可是......"
"没有可是。"我打断她,"你别总这么想,我妈不是那种人。"
晓雯不再说话,但我能感觉到,她心里的怀疑更深了。
第40天,矛盾到了顶点。
那天傍晚,母亲又端来一碗汤。
晓雯看着那碗汤,突然说:"妈,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母亲停下脚步:"什么?"
"您真的每天都在汤里加燕窝了吗?"
母亲的脸色一变:"你什么意思?"
"我就是想确认一下......"
"你这是不相信我?"母亲的声音提高了,"我天天给你炖汤,你还怀疑我?"
"我不是怀疑,我就是觉得奇怪......"
"奇怪什么?嫌我做得不好?嫌燕窝加得不够?"母亲气得浑身发抖,"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难伺候的人!"
"妈,我不是那个意思......"
"你就是那个意思!"母亲把汤重重地放在桌上,汤洒了出来,"我不伺候了!你爱喝不喝!"
说完,母亲气冲冲地走了。
晓雯坐在那里,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下来。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递给她纸巾。
那天晚上,母亲在她房间里,我听到她在打电话,声音很大。
"我跟你说,我真是受够了......那个儿媳妇,太难伺候了......用了那么贵的燕窝,还说没效果......我天天累死累活的,她还怀疑我......"
我站在门外,心里五味杂陈。
另一边,晓雯在卧室里,也在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
"小林,你说有没有可能......我是说有没有可能,婆婆没有用燕窝......"
我听到这话,心里一沉。
我不想相信,但这个怀疑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那天夜里,我又失眠了。
我想起这一个多月发生的事情。想起晓雯一次次说汤没营养,想起母亲一次次说她难伺候,想起我买的一盒又一盒的燕窝,想起燕窝不断减少的重量......
一切好像都说得通,但又好像哪里不对。
如果母亲真的每天都加燕窝,为什么晓雯的身体一点都不好?
如果燕窝没效果,为什么消耗得那么快?
这些疑问在我脑海里盘旋,让我辗转反侧。
第41天,我下班回家比平时早。
看到母亲在厨房炖汤,晓雯在卧室哭。这样的场景,我已经看了一个多月。
我站在客厅,看着这个家,突然觉得很陌生。
那一刻,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
上个月,小区发生了几起入室盗窃案,我为了安全,在冰箱上装了一个监控摄像头。
当时只是想防小偷,没想到现在......
我犹豫了很久。
要不要看看录像?
如果看了,发现没问题,那我就是小人之心。
但如果不看,这个疑问会一直折磨我。
我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悬着,迟迟没有点开监控APP。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厨房里,母亲还在忙碌,锅铲碰撞的声音清脆而规律。
卧室里,晓雯的哭声断断续续。
婴儿床里,孩子发出哼唧的声音。
这就是我的家,但为什么感觉这么陌生?
我深吸一口气,最终还是打开了手机APP。
屏幕亮起,显示出监控画面的列表。
我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调出最近一个月的监控记录。
画面开始播放,我按下了快进键。
一帧一帧的画面跳过,时间快速流逝。
我看到母亲每天早上都会打开冰箱,拿出那个燕窝盒。
我屏住呼吸,盯着屏幕。
然后......
母亲打开燕窝盒,走向垃圾桶。
盒子倾斜,那些昂贵的燕窝,像沙子一样倾泻而下,落进黑色的垃圾袋里。
我盯着屏幕,瞳孔猛地收缩。
这不可能。
我一定是看错了。
我颤抖着手指,重新播放那段录像。
画面再次出现:母亲打开冰箱,拿出燕窝盒,走到垃圾桶边,倒掉。
然后打开水龙头,冲洗垃圾桶,把证据冲走。
最后,若无其事地回到厨房,炖清汤。
我的手在发抖,整个人像被雷劈中一样。
我往前翻看记录。
第二天,同样的动作。
第三天,还是。
第四天......
一个月里,没有一次例外。
一千多块钱的燕窝,全部进了垃圾桶。
我的手指颤抖着,往回拖动进度条,想要看看第一次——那是我第一次买燕窝回来,母亲第一次处理燕窝的那天早上。
画面定格在那个时间点。
我点击播放。
母亲走到冰箱前,打开门,拿出我前一天刚买回来的燕窝盒。
她打开盒子,看了看里面的燕窝,脸上露出一个表情。
那个表情,我从来没在母亲脸上见过。
然后,她转身,准备走向垃圾桶。
![]()
但在转身的那一瞬间,画面的角落里,出现了另一个身影。
我瞪大眼睛,把画面拉近,仔细看清那个人。
那一刻,我整个人如遭雷击,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我看清了画面里的细节,那个我从来没想到过的细节。
手机从指尖滑落,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我整个人瘫坐在沙发上,脑子里一片空白。
怎么会......
怎么可能......
我冲出房间,直奔厨房:"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