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商业浪潮中,产业格局的演变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提起服装电商,多数人或许会想到沿海地区,而湖北天门——这个曾以“棉花之乡”闻名的内陆城市,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全国服装电商产业的新高地。
数字,往往是最有力的叙事。天门服装电商交易额从2021年的7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13亿元,年均增速达92%!
短短数年,天门完成了从“代工贴牌”到“全球卖货”的华丽转身,日均发货量超300万件,成为全国服装电商生态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是内陆城市逆袭的生动样本。
一个既不沿海、又无一线市场辐射的中部县级市,何以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服装电商产业版图上的一匹“黑马”?
其背后,是一场由 “归雁经济” 与 “政策赋能” 双轮驱动的深刻变革——我们称之为“天门模式”。
![]()
1、“归雁经济”盘活产业:历史积淀与政策助力
要理解天门的今天,必须回顾它的过去。
天门的服装电商产业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两大核心基底:悠久的纺织传统和独特的人力资本网络。
纺织服装产业是天门的优势产业,也是富民产业,拥有深厚历史根基。5800多年前的石家河文化时期已有纺织活动;1200多年前纺织业在竟陵大地兴起;新中国成立后,天门是全国闻名的“棉花之乡”,该市棉花产量曾创全国县级市16次年产超百万担的纪录,这份深厚的产业基因为当代服装电商崛起提供了天然土壤。
不过,最核心的基底是遍布全国的“天门服装人”所形成的庞大社会资本与信息网络,这是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独特优势。
要知道,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建设。天门作为“内陆侨乡”和劳务输出大县,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30万天门人南下广东,涌入广州、东莞等地的服装工厂,他们从最基础的缝纫工做起,凭借天门人特有的勤劳与聪慧,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车间管理者,在服装厂流水线上缝出“天门服装人”金字招牌,乃至积累了第一桶金和深厚行业资源的创业者。这批散布在沿海服装产业链各环节的“天门裁缝”,就像一颗颗散落在各地的“种子”,在外面的世界汲取养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和资源。
而随着沿海地区土地、人工成本持续高企,环保压力增大,传统制造业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对于众多中小服装企业主而言,生存变得愈发艰难。
就在此时,天门市敏锐观察到了这一点,实施“归雁工程”,提供了显著的成本洼地——更低的厂房租金、更实惠的人力成本,吸引人才回流。显然,深植于血脉的乡情纽带,与政府精准的政策红利,共同构成了强大的“归巢”引力。
事实上,在天门服装电商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赋能并非空泛的口号,而是具化为一系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
天门进行了高位统筹,制定了《天门市建设全国服装电商产业示范基地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纲领性文件,将服装电商产业确立为重点发展产业,先后出台4项17条针对纺织服装产业的专项政策,设立每年2亿元产业基金,打出“租金减免+金融支持+人才服务”的组合拳:厂房“三年免租、两年减半”,降低企业起步成本;创新推出“天服贷”专项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建设职工宿舍、智能云仓、直播基地,让创业者“拎包就能干”,为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新高地灌注强劲动能。
可以说,这场从“外流”到“回流”的转变背后,是精准的“政策春风”,吹得恰到好处,吹暖了天门人的返乡创业路。2025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大会的数据显示,近3年天门服装行业已回流人口8.4万,直接带动16万人实现本地就业,当地的常住人口已连续两年实现净增长。
2、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三大战略推动产业升级
有了政府的鼎力相助,天门的服装电商产业迅速完成了从0到1的原始积累,在故土扎下了坚实的根基。
服装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业链完整性的竞争。从“扎下根”到“长成参天大树”,从“野蛮生长”到“基业长青”,其真正能持续兴盛并成功出海的关键,在于当地主动通过三大战略共同推动产业从“量”的规模扩张到“质”的价值跃升。
-产业链升级:从“单打独斗”到“集群作战”的价值重塑
要知道,天门服装电商能“跑得快、走得稳”,关键在于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托底”。从零星散落的作坊式生产,逐步集聚为覆盖织造、面辅料、加工、电商、跨境物流的完整产业链。
![]()
过去,天门虽然拥有庞大的服装产业人群,但产业形态却以“两头在外”的成衣加工为主——面料从沿海采购,成品通过沿海渠道销售。这导致天门本质上只是一个“生产车间”,利润微薄,且供应链极易受外部波动影响。打破这一瓶颈的关键,在于实现产业链的“内化”与“深化”。
![]()
近年来,天门的招商工作升级为“按图索骥”式的精准链式招商,重点聚焦纺织服装产业链断链、弱链环节开展招商,例如,补强上游(纺纱、织布、印染),完善下游(电商生态与服务),加快推进化纤纺织产业园等补链项目建设,构筑起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而全产业链的初步形成,让天门企业实现了“面料自由”与“品质自信”。面料实现“本地化直供”,缩短采购物流时间,让“小单快反”更流畅,还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成衣企业与本地上游深度协同,提前介入面料开发,反向定制特殊面料,保障产品独特性与品质稳定,助力品牌化。这一举措使天门服装在跨境电商中溢价能力显著增强,逐步摆脱贴牌代工模式下利润率不足5%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天门通过推出区域公用品牌“天门衣尚”,建立了涵盖设计、生产、质检的全流程品控体系,对授权企业实行准入审核与动态抽检机制。企业既可以借助区域品牌的声势,又可以发展自身子品牌,形成“母舰护航、群狼出击”的良性品牌矩阵。在品牌推广上,线上与抖音、淘宝等平台合作开展直播带货,线下设立品牌形象馆并配置实体直播间,实现“即秀即买”的沉浸式体验。
![]()
截至2025年9月,天门市纺织服装类经营主体已达7000家,电商平台注册店铺数量超1.3万家。目前已形成以中国(天门)服装电商城、白马服装电商基地、化纤纺织产业园为核心,以九真服装电商产业园、岳口电商文创城、龙腾服装小镇为支撑的“一核三镇”发展格局。
![]()
-数字化:全链路智能化驱动的效率革命
坚实的产业链基础,为天门服装产业构筑了强大的“躯体”。而要让这个躯体迸发出更大的活力与效能,离不开“数字化”这一贯通全身的“神经网络”。天门服装企业将数字化工具深度植入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了效率的倍增和模式的变革。
探访天门市的一家服饰公司智能车间,可以看到,每个衣架都配备了物联网芯片,能够实时将200多项生产参数上传至云端。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世界中打造出与现实产线完全同步的“镜像工厂”,AI算法以每秒百万次的高效运算,精准解析修身版型、面料特性以及工艺细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多条生产线的并行作业指令。
当直播端爆单,系统能瞬间将需求传递至生产线,快速调动面料、调整工序,将传统模式下以“月”为单位的生产周期,压缩至以“天”甚至“小时”计算。过去3天才能出货的订单,现在4小时就能有成品,这种“即需即造”的敏捷生产体系,正是天门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
-全球化:从“内贸红海”到“外贸蓝海”的跨越
当数字化革命为天门服装产业锻造出高效的“内功”,曾经的时空壁垒与市场边界被彻底打破。这股澎湃的新质生产力,已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内卷红海”,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外贸蓝海”。
一方面,天门企业积极入驻亚马逊、速卖通、TikTok Shop等主流国际电商平台,利用平台的流量和基础设施快速触达海外消费者。另一方面则大力拥抱“海外仓”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出海的关键一跳”,90%以上服装企业可通过海外仓出海,解决了自建海外渠道的高门槛难题,实现了破壁出海,降本增效。
同时,海外仓深度融入“天门衣尚”供应链平台,形成强大的“产业中枢+全球仓配”体系,支撑天门市服装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物流环节的高效运作,为整个产业链的闭环管理筑牢了稳固根基。天门积极完善物流配套,建成了江汉平原首个全自动快递分拣中心,该中心日处理快递量超百万件,物流成本每单仅需1.4 - 1.9元。2024年快递业务量突破3亿件,同比增长63%,为服装“快进快出”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目前,天门服装品已卖向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希音(SHEIN)、Temu等国际电商平台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3、“天门模式”对地方产业发展的启示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天门模式”的成功,如同一块他山之石,为众多内陆县域的破局发展提供了充满说服力的答卷。它深刻地揭示:区域经济的竞争,已从单纯的资源、政策比拼,升维至战略眼光与创新胆识的较量。
天门的服装产业崛起,是做好产业定位的经典案例,其精髓在于“重塑赛道”。
天门清醒地认识到,在传统服装制造的规模、成本和供应链效率上,短期内无法与沿海成熟产业集群正面抗衡。因此,它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在科学定位,重新定义了自己的竞争领域。
它敏锐地捕捉到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带来的渠道变革机遇,推进“错位竞争”战略,将重心放在跨境电商、柔性供应链和数字化升级等新兴领域,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要知道,地方产业发展需要摒弃“千城一面”的旧思路,不能盲目跟风,必须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外部市场环境,进行科学分析,勇于在传统产业的“红海”之外,利用技术变革和消费趋势,才能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新赛道。
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前瞻产业研究院至今已服务过2200+地方政府,凭借27年积累的产业规划经验,可为各地提供从产业诊断、产业定位到实施路径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前瞻致力于帮助县域地区挖掘特色产业潜力,制定科学产业发展规划,搭建产业赋能平台,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从“无中生有”到“有中创优”的产业升级,助力更多地区像天门一样走出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
新时代下的地方产业发展,是一场关于“独特性”与“前瞻性”的竞争。它要求地方以科学精神取代经验主义,以创新胆识取代路径依赖,唯有这样,每一个地区才有可能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在激烈竞争中实现从“跟跑”到“并跑”、最终走向“领跑”的战略跃升。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5-2030年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模式与产业整体规划研究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