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在东北民主联军1纵成立不足1年之际,东总首长对1纵主将调整,决定让万毅与李天佑对调职务。
![]()
当时,万毅是1纵司令,李天佑是松江军区司令兼哈尔滨卫戍司令。一个在前线,一个在后方。
上级为何调整1纵的主将呢,是因为经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后,东北部队从被动逐渐转为主动,决定主动出击,打大规模兵团作战。
万毅在大规模运动战、攻坚作战上经验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当初让担任1纵司令,本人也知道原因在哪里,并非自己打仗、治军有多厉害,还是因为自己是起义将领,东北籍将领的身份而已。
过去,部队刚挺进东北没有根据地,没有群众支持。如今不一样,后方匪患已经肃清,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现在最终的任务就是对前线敌人的歼灭。
![]()
上级让李天佑到前线来,是军事人才合理的运用。
1纵是山东1师、2师以及万毅部发展而来,战斗力也是按照1师、2师、3师的顺序。其中1师是李天佑领导过的老部队。这支部队前身是红3军团,部队抵达陕北后,改编为红4师,李天佑担任团长、师长。后改编为115师343旅686团担任团长,指挥过平型关战斗等。
1938年,一身伤病的李天佑与刘亚楼、卢冬生一行人前往苏联治疗、学习。当苏联卫国战争时,他们被安排到乌兰巴托回国,可当时中蒙边境被日军封锁,滞留在那里。李天佑总希望回国参加战斗,为此一直做准备工作,最与李世英绕道沙漠回到延安,此时已经是1944年。
回来以后在延安休养、学习,随着抗战胜利,被派往山东前线的途中转到去东北。
1946年1月,被安排担任北满军区参谋长,没有到作战部队担任主官的原因,是他已经离开部队多年,来东北的各路部队都是各根据地的,他也不熟悉。
1946年是东北部队发展后方最重要的一年,不仅在前线作战,更主要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将后方匪患肃清。李天佑率领一部分部队解放哈尔滨,并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兼哈尔滨卫戍司令,期间主要工作是剿匪、配合主力部队三下江南作战。
1947年春,随着三下江南结束,东总准备发起大规模作战攻势,1纵作为王牌主力部队,需要有老大哥的样子。如何把作战水平提高,主要看军事主官,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总部更希望1纵更出色。
![]()
李天佑在土地革命时期被称为攻坚小老虎,擅长打攻坚,硬仗、恶仗。而东总接下来的作战,主要就是发起大规模攻坚作战,需要一位战斗意识强,有丰富攻坚经验的指挥员。李天佑是不二人选,从后来的作战需求可以看出,上级对李天佑,对1纵是有很大期待的,三战四平,让他指挥7个师,四战四平让他指挥9个师。
对于能到前线作战,李天佑心里或许早已经坐不住,自从1938年离开部队至今9年左右没有打过大仗了,手痒痒是正常的。看着别人有仗打,自己在后方不是回事。把他安排到前线,是战事的需要,也是能力的需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