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转自:黑龙江新闻网
收获时节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连环湖上渔歌阵阵。作为“中国大银鱼第一县”,该县2025年大银鱼产量首次突破2000吨,产值超1亿元,占全县水产总值的10%,这一“白金产业”不仅让渔民钱包鼓起来,更成为龙江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生动实践。
![]()
收获满满
此次丰收亮点纷呈,连环湖渔业有限公司火烧黑分场表现尤为亮眼。该分场10万亩水域预计产出大银鱼240吨,较去年增长60%以上。“去年投入200多万元抬高越冬水位,给大银鱼拓宽了‘产卵房’,才有了今年的好收成。”分场场长金锋道出关键。清晨的大龙虎泡上,百艘渔船齐发捕捞,江苏经销商王玉峰连续8年赴此收购:“这里的银鱼量多新鲜,消费者认可度高,收完速冻就能发往全国。”
优质生态是大银鱼的“硬招牌”。杜尔伯特坐拥154万亩可养殖水面,95%为大中型湖泊,天然冷水环境让本地大银鱼在品质、色相和规格上位居全国顶尖。“为适应北方冷环境,这里的银鱼品质发生良性变异,是生态赋予的独特优势。”县水产总站站长梁辉介绍。从上个世纪90年代推广养殖至今,该县已建成“科学育苗-生态养殖-规范捕捞-精深加工”完整产业链,吸引江苏企业专程来此承包水域养殖。
![]()
质量上乘
市场表现同样亮眼。今年大银鱼湖边价达4.8万-5万元/吨,是常规四大家鱼塘边价的两倍多,且当年养殖当年见效,远快于常规鱼类两三年的生长周期。如今,杜尔伯特大银鱼不仅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城市,更远销新加坡、美国及欧洲市场,凭借核心品质在全国市场拥有优先定价权。
作为黑龙江水产大县,杜尔伯特以大银鱼产业为支点,既擦亮了“中国大银鱼第一县”的金字招牌,也为全省县域特色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图片由大庆市委宣传部提供)
任湫潭 记者 刘楠 李民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