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11月7日清晨,在福州市晋安区一家诊所内,张医生操作智能设备为患者沈女士完成心电图检查。这份数据通过“闽诊通”平台,实时上传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电诊断中心,不到20分钟,一份带有专家电子签名的诊断报告便传回诊所。
如今,这样高效的诊疗场景,已成为福建多地基层诊所的日常。
![]()
破解基层痛点:筑牢心血管安全防线
“以前遇到胸闷患者都不敢接,生怕漏诊急症。”张医生的感慨,道出不少基层医生的心声。在基层诊疗中,输液、拔牙等常规操作,常因患者潜在心脏疾病引发意外:某诊所曾有“感冒”患者输液时心脏骤停,事后确诊为隐匿性心肌炎;另有牙科诊所出现患者拔牙后猝死,最终查出隐匿性冠心病。
为防范此类风险,“诊所心电一张网”明确了心电检查的适用场景:常规体检可筛查心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以及孕妇、快速减重的特殊人群,能通过检查早期发现心肌缺血等问题;突发胸痛、长期头晕患者可快速排查急症;注射治疗前能评估风险;口腔医美术前可判断高龄患者手术安全性。这些场景全覆盖,让基层诊疗的“安全网”越织越密。
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福建省诊所心电一张网”由星云大数据公司依托“闽诊通”平台,联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医院”)打造,协同县级医院构建起“省-县-诊所”分级诊疗模式。
在体制机制上,2025年6月,协和医院、厦心医院牵头召开福建省诊所心电监测网络会议,22家区域代表医院与星云大数据公司共同审议通过《福建省诊所心电监测网络章程》,着力构建“1小时黄金救治圈”。省级医院成立“心电诊断中心”,专人专班在线诊断,县级医院作为“分诊枢纽”接收急危重症,诊所实时联动专家,形成闭环服务。
在技术支持方面,福建“闽诊通”平台中的“诊所远程心电一张网”服务,其诊所端心电检查设备、AI诊断、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与纳龙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深入合作。平台采用“云端双引擎+终端轻量化”设计:云端集成AI智能初筛算法与两大三甲医院胸痛中心专家库,确保在5-30分钟内出具报告;终端配备便携式12导联心电采集盒,一键操作,3分钟即可完成采图。患者还能通过“闽诊通”微信小程序查看历次心电图,避免纸质报告丢失。
![]()
多方共赢显成效: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现在当场出报告,患者觉得专业,复诊率、口碑都上来了。”张医生的感受,道出了“诊所心电一张网”的核心价值。
对基层诊所而言,接入门槛低:可直接采购设备享受补贴,或缴500元押金采用运营分成模式。
对患者来说,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心电检查,无需奔波大医院排队,还能享受医保报销,省时又实惠。
![]()
对医疗体系而言,优质资源下沉至基层,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快速救治”,为抢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此前,上级医院专家通过心电数据监测,发现多名患者存在多导联ST段弓背样显著抬高、ST-T改变等危急情况,诊断后能第一时间启动转诊,已有5名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自2025年3月启动试点以来,该项目先在厦门、福州、泉州遴选10家诊所试运行,5月在福鼎市举办首期业务培训班。截至目前,全省近百家诊所主动报名,67家通过培训上线运营,覆盖福州、厦门、宁德等7个地区,累计完成近千例远程心电诊断。
未来规划:让便民服务惠及更多人
下一步,“闽诊通”平台将加快推进全省诊所胸痛救治网络覆盖,打通与县级医院胸痛中心系统的对接通道,进一步健全转诊和分诊机制,提升应急处置效率。同时,通过政策鼓励与市场化激励结合,加强基层诊所心电业务知识普及,提高群众对心血管病预防的重视程度。
此外,平台还将持续践行“寓监管于服务,以服务促民生”的创新监管模式,推动AI医疗大模型在基层诊所的场景化应用,为医生提供科学问诊、智能辅助决策等服务,不断提升诊疗规范性与效率,让更多福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心电诊疗服务。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游章友
编辑:兜兜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