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约陈兵80万,武契奇称欧洲准备与俄开战;俄外长:中国不是盟友

0
分享至

最近一段时间,欧洲的安全气氛变得格外紧张。

11月8日有消息报道,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高调放话,说已经准备好和俄罗斯开战的准备,甚至随时准备协助北约向俄罗斯边境部署80万部队。

与此同时,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也站出来说,欧洲正在为打仗做准备。而另一边,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却突然放低声音提到俄罗斯的盟友,但其中并没有中国。



把这些信息放在一起看,背后其实是一场正在加速成形的地缘政治碰撞。北约为什么突然高调?欧洲是真的准备动手吗?

北约摆出了阵势,但更像在喊话

从德国军方的表态来看,北约确实在动。而且不是小动作,是直接把“与俄罗斯作战”的话摆在了桌面上。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和政治上的大国,一向在安全事务上比较谨慎。如今突然用这种语气说话,自然引发了高度关注。



虽然德国军方提到了“部署80万部队”的说法,但从北约过去几年的军事部署情况看,这个数字显然有些夸张。

北约虽然在波兰、波罗的海几个国家增加了兵力,军事演习也频繁了不少,但还没有达到真正全面备战的状态。

更大的可能是,这样的说法是一种战略姿态,是在告诉俄罗斯和欧洲内部其他国家,北约在这个问题上不打算退后。



这种做法其实也符合北约一贯的策略,通过高调声明来制造威慑,争取在舆论和心理上占据主动。

尤其是在俄乌冲突长期化的情况下,北约需要通过这种方式维持“团结”状态,避免成员国内部产生松动。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政治和战略层面的表态,而不一定是马上就要打仗的前奏。

但问题就在于,一旦这种表态变得频繁,甚至开始具体到兵力和方向,那么就会让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欧洲的担忧,是武契奇说穿了

很多时候,身处风暴中心的反而未必能看清局势。倒是站在边上的人,更能看出整体的形势。

11月12日,俄媒报道,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欧洲正在准备与俄罗斯开战”。

塞尔维亚并不属于北约,也不是欧盟成员国,地缘上虽然靠近欧陆核心,但政治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这种位置,让武契奇能够以相对中立的身份观察到欧洲内部的变化。他的判断,是从情势和态度中看出了端倪。

过去几年,俄乌冲突其实已经让欧洲许多国家陷入持续的安全焦虑。这些国家一方面支持乌克兰抗击俄罗斯,另一方面自己也在不断提升军备、加强防御。

虽然没有哪一个国家明确说要对俄动武,但从政策走向和军事准备来看,正在向“战争可能性”靠近。



而武契奇的发言,其实就是把这种趋势点破了。他没有说北约一定会打,也没有说俄罗斯一定会攻击,而是指出了一个现实,欧洲现在的动作,已经不只是防御,更像是在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而这种准备,如果继续下去,确实有可能让战争的边界变得模糊。

更重要的是,欧洲的安全政策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主导的。美国在北约内部的话语权远远大于其他成员国,而欧洲很多国家,即便内心犹郁,也难以完全摆脱北约整体战略的影响。



这种结构性的不对等,让武契奇的担忧变得更有现实依据。

俄罗斯的盟友

在欧洲这边话越来越硬的时候,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却突然说了一句出人意料的话。

前不久,拉夫罗夫在节目中称,俄罗斯的盟友有三个,是陆军、海军和空天军。

很多人疑惑,俄罗斯为何没把中国当成盟友?毕竟过去几年,中俄在经济、能源、外交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但拉夫罗夫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公开说这句话,显然是有考虑的。这是给欧洲听的,北约和欧盟一直担心中俄联手会对西方形成更大压力。

如果俄罗斯现在高调强调和中国是盟友,反而会激化这种担忧,加剧对抗氛围。而拉夫罗夫的这番话,某种程度上是想打消这种联想,让欧洲明白,中俄不是盟友,发展关系也不针对第三方。

其次,这是为了俄罗斯自己的战略空间。普京政府在对外政策上追求灵活和自主,而拉夫罗夫的说法,是在保留和中国合作的同时,减少外界对“同盟”的政治解读。



从这个角度看,这并不是俄罗斯在疏远中国,而是在避免将中俄关系政治化、军事化。

经济上继续合作,外交上保持协调,但不结盟、不搞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种模式,既能维持中俄之间的稳定,也能减少对外界的刺激。

战争会不会来,掌握主动权的不是喊得最大声的那一方

现在的局势,其实每一个动作都在互相影响。北约越是高调,俄罗斯就越警觉。俄罗斯越谨慎,欧洲内部的分歧就越明显。问题在于,这些博弈并不是平衡的,也不是对等的。



北约的集结和表态,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压力测试。德国之所以突然喊出“准备开战”,不是因为真的要打,而是想看看俄罗斯怎么应对,欧洲其他国家怎么反应。

但这种策略有一个问题,一旦语言变成行动,局势就很难再控制。

欧洲国家之间的态度也并不一致,有的国家更强硬,有的国家更犹豫,但都面临一个问题:安全上依赖北约,政治上又不想被战争拖下水。

这种矛盾状态,让欧洲整体对俄罗斯的应对显得复杂而混乱。



而俄罗斯在这个过程中,显然不想主动挑起战争。拉夫罗夫的表态就是一种信号,不想打,但也不会让步。如果北约继续逼近,俄罗斯也不会坐视不理。

局势是否会失控,关键在于欧洲是否还能保持理性,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内在力量去调整自己的安全路径。

谁来收这个局?看的是理智,而不是冲动

北约摆出阵势,俄罗斯谨慎应对,中立国家发出警告,这些看似分散的动作,其实都在指向一个问题,欧洲到底想走哪条路?



如果是想通过军事威慑让俄罗斯让步,那就必须面对一个现实,俄罗斯不太可能会退。乌克兰危机已经让俄罗斯下定决心,不再接受北约的进一步扩张。在这个问题上,退一步就意味着战略失败。

如果是想通过外交谈判缓和局势,那就必须有人站出来推动新的对话,但现在的问题是,欧洲内部缺乏这种推动力。

这盘棋,没有简单的赢家。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一旦局势走向失控,谁也收不了场。



从这个角度看,现在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表态,而是更少的误判。欧洲如果真不想走向战争,就必须自己掌握方向。

局势紧张,但战争还没到来。主动权握在谁手里,其实并不难判断。



北约可以喊话,俄罗斯可以克制,但欧洲,才是最应该清醒的那一方。走哪条路,不是看谁话说得多,而是看谁能看得远。眼下这局,靠冲动解决不了问题,靠理智,或许还有转圜的空间。

参考信息: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俄开战准备,随时协助部署80万部队——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11-11 18:26
塞尔维亚总统:欧洲正准备与俄罗斯打仗!——每日经济新闻2025-11-12 16:24
俄外长:俄盟友是陆海空三军——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11-9 22:5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阿器谈史 incentive-icons
阿器谈史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7578文章数 11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