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激战红军城,乌军弹尽粮绝之际,德波两国竟威胁对俄开战,称欧洲与俄罗斯必有一战,北约80万大军压境!欧洲战云密布,朝鲜士兵疑现身俄乌战场,核阴云再度笼罩,俄乌冲突是否会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
乌军已经是强弩之末,红军城中缺粮缺水一周的乌军士兵已经拖着空弹药袋向俄军投降。在这个节骨眼上,欧洲开始发力。
他们的方式不是给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武器,而是直接叫嚣欧洲与俄罗斯必有一战。近日,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中将正宣布,80万北约部队已做好180天内直扑俄罗斯边境的准备。
法国武装部队的参谋长曼东则断言,欧洲和俄罗斯在3-4年里必有一战。
![]()
德国总理直言外交途径“用尽”,同时承诺对乌军援“加倍”。波兰则宣布“全民自愿国防培训计划”,更将战备推向新高度。为了抵抗俄罗斯,波兰也是“全民皆兵”了,从中小学生到退休老人,40万普通民众将在2026年前完成军事训练。加上扩军至30万的正规部队,波兰突然拥有了70万兵力储备。
在华沙的街头,国防部海报上“人人皆兵”的口号,让1980年代的冷战记忆重新苏醒。
12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电视采访中直言:“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有人都在备战,这能带来什么?唯有冲突。”他告诉记者,目前,罗马尼亚、波兰、芬兰、法国等国军费猛涨,全都在积极备战。在此情况下,塞尔维亚也只能加强军事准备。
有时候,军备竞赛就和内卷一样,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欧洲多年来藏在骨子里对于俄罗斯的恐惧,在红军城即将沦陷的阴影下悉数爆发,在那些欧洲国家领导人的眼中,似乎只有以战止战才是解决俄乌冲突的唯一办法。
![]()
但俄罗斯不会坐以待毙,在欧洲热议北约东翼布防时,普京已经迎来强援,近日,乌克兰和韩国媒体称,又有大批朝鲜军队入俄作战。
乌军总参谋部公布的一段15秒视频显示,朝鲜的士兵正操作侦察无人机。基辅方面称,这是朝鲜军人从俄库尔斯克州协助实施火力打击的铁证。
韩联社报道称,韩国国家情报院证实,5000多名朝鲜人民军建设部队9月起赴俄,另有1000多名工程兵专职扫雷。
这些数字虽不及西方军援规模,但象征意义惊人,这说明,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第四条的军事互助条款正在落地。如果欧洲真的要和俄罗斯决一死战,那么朝鲜接下来,会派遣更多的士兵。
另外,俄罗斯也同步亮出了底牌,面对北约的战争准备,克里姆林宫的回应带着典型的俄式强硬。11月初,俄外交部、国防部和情报部门接到指令,要求协同制定核武器试验方案。这不是简单的武力炫耀,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威慑升级。
“亚尔斯”“萨尔马特”洲际导弹的升级版再入飞行器、“先锋”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配套系统,这些专业术语背后,是俄军核武库的现代化进程加速。
![]()
更引人瞩目的是“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最新进展,这种被普京称为“无限射程”的武器,将在全面战争爆发时,投向欧洲国家的领土。
俄罗斯核决策的逻辑从来不是简单的“以牙还牙”,既然常规军力难以抗衡整个北约,就用超常规威慑来制造“不可预测性”。
纵观全局,红军城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但这座城市的命运早已超越军事价值本身。它可能成为战争结束的加速器,也可能成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导火索。
俄罗斯能否将战术胜利转化为战略突破?北约的威慑是纸上老虎还是真枪实弹?朝军参战会引发多大程度的连锁反应?
这一切都有待观察,但目前最危险的趋势在于,冲突升级的阈值正在降低。
波兰全民皆兵,拿整个国家的前途来展示自己抵抗俄罗斯的决心,德国更是如俄罗斯所言,逐渐“纳粹化”。
不过还有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欧洲并非铁板一块,相反,已经是四分五裂。就在德波两国磨刀霍霍向俄罗斯时,一些依赖俄罗斯能源的中欧国家,却并不同意直接下场。
![]()
因为一旦参战,就意味着自己将成为大国博弈的第一批牺牲品。
欧洲难道要指望美国去帮他们拦截来自于俄罗斯的核武器吗?要知道,俄罗斯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是号称无法拦截的超强核导弹。
美国只会把欧洲推向最前面,然后给欧洲提供武器,从而赚取源源不断的军火钱。
11日,特朗普公开宣布,美国将不再援助乌克兰,而且他还表示,他已经结束了八场战争,第九场也快了。
这意味着,特朗普已经不想看着俄乌再打下去了,谁阻止特朗普拿“诺贝尔和平奖”,谁就是美国的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战争宣言,恐怕只能停留在口头阶段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