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那些在革命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和干部们,马不停蹄地又投身到了新中国的建设大业当中。在江西这片土地上,就涌现出了一位极为出色的领导干部,他便是刘俊秀。
在刘俊秀的人生历程里,可是有着不少传奇故事呢,其中还不乏和毛主席等领导人的精彩互动。
就说1962年吧,毛主席乘坐专列前往江西视察工作。当时国际形势复杂,国内局势也有些紧张,有些事儿必须得刘俊秀明确表态。于是,他当着毛主席的面,当场就做出了一个承诺,这可把毛主席给乐坏了。
![]()
那刘俊秀到底保证了啥呢?他又有着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呢?
刘俊秀这个人啊,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可是土生土长的江西人,1904年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
这样的出身,让他的童年生活过得十分艰辛。在种地方面,他多少积累了些经验,放牛的活儿也没少干。从六岁起,他就开始放牛、帮工,到了十四岁,更是做起了长工。
当时的社会,压迫剥削严重,刘俊秀可是深有体会。到了1926年,已经二十多岁的刘俊秀,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光明大道,积极投身到农民运动当中,为自己和更多人的未来奋力争取。
到了第二年,刘俊秀就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着在革命道路上不断前行,他的阅历和经验越来越丰富,后来还带领农民赤卫队开展了一些战斗行动。
最值得一提的是攻打吉安城的行动,前后历经九次战斗,他们始终没有退缩,而刘俊秀更是冲锋在前,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后来,刘俊秀的职位有过多次变动,但不变的是他积极工作的态度。他的贡献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还多次受到党组织的表彰。
刘俊秀在为革命做贡献的同时,也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他的革命思想愈发深刻,在党内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
1934年,他在红军部队红六军团政治部负责地方工作,担任地方工作部部长。后来,革命根据地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建设工作中,刘俊秀又付出了大量心血。
当时局势紧张,刘俊秀便跟随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虽说他此前一直在根据地开展工作,但长征开始后,他又回到了部队,随军行动。
这时,后勤保障工作关系到整个部队的行动,刘俊秀被委以重任,承担起了筹集粮食的重任。要知道,当时家家户户都缺粮,百姓们都在挨饿受冻,这份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刘俊秀还要负责侦查行军路线,保护军团首长的安全,他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在红军部队里,刘俊秀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他对革命忠心耿耿,总是想尽办法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当然,他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过不少坎坷,但他始终坚守着最初的信念,继续为革命发光发热。
长征结束后,悲壮的西路军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刘俊秀也在其中随军行动。危急时刻,他英勇无畏,不顾周边危险,收集被打散的西路军战士。虽然只有三百多人,但他们组成了一支游击队,硬是闯出了一条路,成功回到了部队。
抗日战争时期,刘俊秀已经战功卓著。他继续投身抗战,为开辟西北抗日根据地而努力。
![]()
在那里,危险无处不在,但刘俊秀早早地深入群众,到各县进行调查,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他的带领和发动下,百姓们纷纷响应,为筹粮筹军衣等贡献自己的力量。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他也都出色地完成了。
解放战争时期,刘俊秀全身心地投入到解放工作中,为支援前线不遗余力。虽然他不像身处前线的将领那样冲锋陷阵,但他同样是我军革命斗争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解放全国的任务中尽心尽力。
新中国成立后,刘俊秀的名气或许不如我军其他一些将领,但1949年他得以回到家乡江西,担任省委书记等职务,主要负责农业工作。
一向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他,在工作中更是一丝不苟。
一上任,刘俊秀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对于农业工作,他并不陌生,毕竟革命时期就有所接触,而且他本身出身农民,对农业自然熟悉。
在他的带领下,江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深入了解当地的生产生活状况,因地制宜,把旱田改成了水田,合理利用荒田,让荒田变成了熟田。
家乡的百姓不再挨饿受冻,耕地面积扩大了,收成也好了不少,稻谷产量大幅增加。江西一度成为产量大省。
![]()
在我国困难时期,兄弟省份之间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到了1962年,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我国经济面临困难,老蒋那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蠢蠢欲动,似乎反攻计划一触即发。
于是,我党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刘俊秀也参与了其中,而粮食供应肯定是重中之重。
这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刘俊秀,毕竟江西当时的情况大家有目共睹。紧接着,就等着刘俊秀表态了。
而且当时江西由南京军区管辖,一旦东南地区发生战斗,江西肯定无法置身事外,甚至会成为重要的后勤力量。
对此,刘俊秀自然不会推辞。他当即拍着胸脯保证,粮食供应肯定没问题。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问题解决了,大家也就放心了不少。
这件事事关重大,毛主席自然也十分关注。刘俊秀回到江西南昌不久,毛主席的专列就到了。
不用说,毛主席此行主要也是为了前线的事儿。对于江西的粮食供应,毛主席肯定要了解清楚,所以毛主席开门见山地问:“粮食供应情况咋样?”
刘俊秀早就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详细地回答毛主席:“主席放心,早稻马上就要收割了,供应两百万将士一年的粮食没问题。”
毛主席听了,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笑容,说:“关起门来打。”
![]()
刘俊秀为革命奉献了一生,在他的带领下,江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任职期间,他跑遍了全省的山区和平原,深入各个县进行调查。
多年的工作,让他对农村建设和农业等方面的工作了如指掌。
江西之所以能供应粮食,一方面是因为其农业生产状况比其他省份要好一些,另一方面,江西是我党革命老区,老区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觉悟都很高,既然是为了支援前线,他们自然义不容辞。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上战场拼杀的将领,还是深入群众中的干部,他们都是为了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安危着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