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 年,国民党的围剿步步紧逼,我党没法子,只能启动大规模战略转移,这就是后来让所有人铭记终生的长征。
出发时看着有八万多人马,可没等踏上长征路,队伍就缩水到三万出头。前路等着他们的,全是一场接一场的恶战。
到了 1935 年,红军好几次都走到了生死边缘,每次危难时刻,总有好汉站出来扛事。在乌江这个天险之地,挺身而出的英雄,居然是个才十九岁的小伙子。
就在部队愁得没辙的时候,这个小战士站了出来,他的一个点子,直接扭转了当时的战局。事后毛主席都忍不住赞叹:“我军中有神人啊。” 这个年轻人到底是谁?
![]()
乌江天险遇绝境
乌江这地方,自古就是难攻易守的要害,不少渡口都是兵家必争的宝地。那个时候,这里注定要成为红军和国民党军的厮杀场。
1935 年的第一天,别人都在忙着过节,红军却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乌江渡江战役直接开打,战士们马上投入到新的艰苦拼杀中。
乌江的凶险可不是吹的,江水湍急得很,扔个东西下去,转眼就没影了。两岸全是陡峭的悬崖,环境差到极点,给红军行军带来了天大的麻烦。
雪上加霜的是,国民党军早就下了狠手,把能用来渡江的船只全砸了,连老百姓家里的船也没放过。
他们这么一搞,红军渡江的路被死死卡住,再加上敌军布下重兵,摆明了是想把红军彻底消灭在江边。
可红军哪能让他们得逞?就算困难堆成山,也得硬着头皮往前冲。
当时的情况是,必须赶在国民党援军赶来之前渡过去,不然损失只会更惨重。大家都知道,红军行军本来就苦,饭吃不饱、水喝不够,衣服也凑合穿,别说渡江工具了,连造船的材料都没有,这江到底该怎么过?
![]()
一时间,所有人都犯了难。好在红军战士们人多主意多,大家一起想办法,总有解决的路子。
更糟的是,天公也不作美,下起了冷雨,跟着就是刺骨的寒风,环境越来越恶劣。但战士们心里的革命火苗没灭,半点退缩的意思都没有,一心只想跨过乌江。
少年献策破僵局
工兵部队一次次尝试搭桥,又一次次失败,就在这时候,十九岁的石长阶站了出来。
石长阶打小在江边长大,对这种水域环境熟得不能再熟。小时候他就跟着乡亲们用竹子编篾绳,还搭过简易浮桥,他觉得这个法子在乌江说不定也能用,而且能派上大用场。
一想到这个主意,石长阶赶紧跑去找工兵营营长王耀南,把自己的想法全盘说了出来。
王耀南听了之后又惊又喜,这法子听着确实可行,但他心里也犯嘀咕:红军这么多人,这竹排搭的桥能经得住这么多人走吗?
其实石长阶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提议把竹排多叠几层,再好好加固一下,应该能行。眼下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不如放手试一试。
就这样,石长阶大胆献出计策,王耀南也果断采纳。随着王耀南一声令下,工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一场特殊的 “搭桥战斗” 正式拉开序幕。
战士们一下子来了劲头,斗志被彻底点燃,大家纷纷动手砍竹子、削篾条、绑竹排,真是应了那句 “众人拾柴火焰高”,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
按照石长阶的思路,大家把一个个竹排拼接起来,再牢牢固定好,最后还得仔细测试牢不牢固,确保战士们渡江的安全。
第一批竹排推下水测试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看到竹排稳稳当当没散开,大家更卖力地赶制后续的竹排。
可时间不等人,浮桥搭到一半的时候,还是被敌军发现了。他们马上发起猛烈攻击,炮火变得越来越密集。
王耀南下令工兵营继续搭桥,不能停!其他战士则主动承担起掩护任务,跟敌军展开激战。
战士们把生死抛在脑后,只为给大部队争取更多渡江的时间。
热血铸桥献青春
一边是激烈的战斗,一边是紧张的搭桥任务,枪林弹雨之下,红军战士们没有一个害怕的,也没有一个退缩的。
红军战士们的顽强超出了敌军的预料,他们凭着有限的装备,硬是顶住了敌军的猛烈火力。可就在这时,一颗子弹击中了石长阶。
![]()
剧痛瞬间袭来,但石长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有人劝他撤下去疗伤,他却坚持留在原地,死死稳住摇晃的桥体,只为让搭桥工作能继续进行。
他用自己的身体撑着竹筏,这无疑是把自己暴露在敌军的枪口下。他一直坚持到最后,用自己的鲜血,还有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了这座救命的竹桥。
竹桥终于搭建完成,红军的渡江行动马上开始。
大部队成功渡过了乌江,可石长阶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冰冷的江水边。虽然敌军的围追堵截让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但石长阶这样的英雄,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毛主席后来提起这个年轻的战士,惋惜他牺牲在了渡江战役中。他不就是红军中的 “神人” 吗?而红军队伍里,这样的 “神人” 还有很多。
工兵营长显神通
说到工兵营营长王耀南,那也是红军队伍里的顶尖人才。
红军的将领大多来自农民家庭,要么就是读书人出身,王耀南却不一样。他出生在江西,家里是做鞭炮的世家,从小就跟着家人钻研这方面的手艺,加入我党后,更是把这身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
![]()
王耀南十几岁的时候就接触到了革命思想,还参与过不少革命活动。1927 年,年纪轻轻的他就参加了起义部队,后来部队成立爆破队,他直接担任了副队长。
别看他年纪小,本事可不小。跟着部队打仗的时候,他还学会了造手榴弹,这门手艺可不是谁都能掌握的,王耀南却做得又快又好。
在反 “围剿” 战斗中,王耀南继续发挥自己的专长。在他的指导下,红军各军团的工兵部队有条不紊地构筑工事,不仅为阵地防御战立下了大功,还帮着红军消灭了大量敌军。
这么有本事的王耀南,自然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后来在长征中的表现也没让人失望。
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当年那个年轻的战士已经成了战功赫赫、经验丰富的老将。面对志愿军的防空和抵御重炮的难题,他提出了有效的坑道战战术,一辈子都在为国家和军队做贡献。
![]()
结语
回望红军的革命历程,队伍里确实有太多像石长阶、王耀南这样的 “神人”。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就算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毫无怨言。
这些英雄们的事迹永远不会过时,他们的精神会一直流传下去,被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