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省份将陆续开启养老金重算补发,退休人员不要陷入这三个误区
随着全国24个省份陆续公布2025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一场关乎亿万退休人员钱袋子的养老金重算补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对于2025年新退休的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由于每年当年度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通常要到每年下半年才会陆续公布,对于在2025年1月1日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他们办理退休手续时,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往往还未公布。就导致在2025年1月份以后退休的人员,无法及时按照2025年的计发基数核算养老金由于之前当年计发基数未公布,所以他们当时只能暂时按2024年的旧标准领取养老金,现在将按新标准核算并补发差额。
![]()
然而,养老金重算补发政策复杂,不少退休人员容易陷入认识误区,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困惑和焦虑,关于养老金重算补发,退休人员千万不要陷入这三个误区里,那么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到底是哪三个误区呢?
首先第一个误区就是,总有人说重算补发是假的,从来都没有这样的事情,是谣言,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许多退休人员听到“养老金重算补发”第一反应是不相信,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网络谣言。
这种误解主要源于对养老金计算和调整规则的不了解,实际上,养老金重算补发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的常规环节,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每年年初,当新的一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尚未公布时,当年新退休的人员只能暂时按照上一年度的计发基数预算养老金待遇,待当年新的计发基数公布后,社保部门需要重新核算这部分退休人员的实际养老金,并补发从退休当月到正式重算月份的差额,目前,北京、湖南、安徽等多地人社部门已明确表示,将对2025年1月份以来且在公布今年计发基数前退休的人员,及时重新核定养老待遇。
![]()
其次第二个误区是有很多还未退休的人员们认为关于养老金重算补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定会比企业退休人员补得多,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完全准确。
养老金重算补发的具体数额其实是受养老金重算补发计算公式,补发金额主要与个人的工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补发时间以及所在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涨幅等因素相关,与退休身份并无直接关系,它不会因为属于事退人员,养老金重算补发金额就一定更多。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工龄和养老保险缴费指数方面,事退人员通常具有相对优势,同等条件下,他们的补发金额可能会更多,有的可能补发2000元以上,但一些企退人员由于补发时间更长、缴费水平较高等原因,补发金额同样可能高于事退人员,所以养老金重算补发遵循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而非身份优先。
第三个误区,是有一些退休人员认为,已经养老金调整了就不会再参与养老金重算补发了,这也是大错特错的。因为每年的固定的养老金调整与养老金重算补发是不同的,简单来说,养老金调整是给“老退休”人员普遍增加养老金;而养老金重算补发是给“新退休”人员核对并补发他们本就应该得的养老金差额,前者是“增量”,后者是“补差”,两者的性质和目标人群有根本性的不同,无论从政策目的还是面向人群还是执行方式二者都大不相同。
![]()
从政策目的上来看,养老金调整主要是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抵御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它是一种普惠性的“涨工资”,而重算补发则是这是因为每年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通常与全省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往往在下半年才公布。在此基数公布前,当年新退休的人员只能暂时使用上一年的旧基数来预算养老金。待新基数公布后,需要重新核算这部分新退休人员的准确养老金,并补发从退休之月到正式重算之月的差额。它本质上是一次“精准结算”,而非“普涨”;从面向人群来看:养老金调整主要面向上一年度及之前已经办理退休手续并正常领取养老金的人员,而重算补发是主要面向当年内新退休的人员 比如今年是在2025年1月之后退休的人员等等。
养老金的每一次调整,都凝聚着国家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只有了解政策,避免误区,才能让退休人员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