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的麻醉管理
烧伤作为一种突发性创伤,不仅造成皮肤及深部组织的严重损伤,更易引发低血容量休克、感染、电解质紊乱、气道水肿等一系列复杂病理生理改变,给麻醉管理带来极大挑战。麻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手术顺利实施及术后康复进程,其核心难点在于平衡创伤应激下的循环功能维护、气道保护、疼痛控制与器官功能保护之间的关系。随着烧伤救治理念的不断更新,麻醉管理已从单纯的术中无痛与生命支持,延伸至术前风险评估、术中精准调控及术后多模式镇痛与并发症预防的全流程干预。
0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9岁,因电失火致严重烧伤:Ⅱ度烧伤面积50%,Ⅲ度烧伤面积15%,意识清楚。入院后予抗感染、液体复苏治疗;术前一日检查:血红蛋白76g/L,红细胞2.48×10¹²/L,白细胞11.8×10⁹/L;生化、尿常规、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基本正常。入院48h后行早期切痂植皮手术。
02
术前访视
1. 术前访视内容:
烧伤相关:程度、部位、病程、分级,有无吸入性损伤;
全身状态:循环稳定性、肝肾功能、是否合并感染;
治疗史:已实施的治疗措施;
补充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确定ASA分级。
2. 循环功能评估:
体液渗出期:低循环血流动力学/休克;
烧伤48h后:高排低阻状态。
3. 呼吸功能评价:
有无吸入性损伤;
头面部烧伤/昏迷者:是否存在中枢性通气功能障碍;
胸部焦痂:是否限制胸廓运动(外周性通气障碍);
评估建立人工气道的难度。
03
术前准备及用药方案
1. 术前准备:禁食12h、禁饮8h;输注红细胞2U+血浆600ml,备红细胞3U+血浆800ml;开放中心静脉通道(外周静脉建立困难)。
2. 术前用药: 东莨菪碱0.3mg+吗啡5mg肌内注射。
04
麻醉前准备(患者入室前)
1. 常规:麻醉机、工具、麻醉药品;
2. 特殊:困难气道相关物品;
3. 监测项目:
血压(四肢无测压位时,行有创动脉监测);
脉搏血氧饱和度(可选手指、足趾、耳垂等部位);
心电监护(心率、心律、ST-T等);
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分压;
每搏量变异度(SVV)、心排血量(CO);
血管外肺水肿指数(EVLWI)、外周血管阻力;
动脉血气分析。
05
麻醉诱导
1. 诱导方案:
药物:舒芬太尼0.2~0.3μg/kg,依托咪酯0.3mg/kg(或丙泊酚2~4mg/kg),罗库溴铵0.8mg/kg;
操作:患者入睡后,面罩置于口鼻处、托下颌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药物达峰浓度后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维持PₑₜCO₂正常);
2. 调整:根据诱导后血压,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及液体复苏方案;监测SVV、EVLWI、SVR、肛温、尿量。
06
术中麻醉管理
1. 循环管理:休克代偿期,根据SVV、外周阻力调整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器官灌注;
2. 麻醉维持:静吸复合麻醉(七氟烷0.75~1.30MAC+持续输注丙泊酚(4-8 mg/kg/h)、瑞芬太尼2~6ng/(kg·min)),间断注射非去极化肌松药;
3. 辅助用药:抑酸药、止吐药;
4. 监测: 定期复查血气分析、血栓弹力图(TEG);积极保温(维持正常体温)。
07
术中特殊情况处理
(一)术中低体温(手术4h,肛温33.6℃)
1. 原因: 手术范围广、皮肤暴露多、渗出多、休克状态、组织灌注差等;
2. 处理:
铺变温毯,根据体温调温度;
用加热冲洗液冲洗创面,液体/血液加温后输入;
调高手术室室温;
尽快结束手术,术后用辐照台/加温毯保温。
(二)高血钾(手术5h,K⁺6.7mmol/L)
1. 原因:细胞受损(钾离子释放入血)+ 酸中毒(加重高钾);
2. 危害:心脏毒性(心律失常、心跳骤停);
3. 处理措施:
对抗心脏毒性: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5~10min完成),后续持续静滴;
促进排钾:静脉注射呋塞米;
钾向细胞内转移:25%~50%葡萄糖液+胰岛素(糖胰比1:(2~3))静注,或10%葡萄糖水+胰岛素(1:3)静滴;泵注胰岛素0.1U/(kg·h)(监测血糖);静滴5%碳酸氢钠;
其他:常规治疗无效时用β₂受体激动药(如特布他林);肾衰/严重高钾者行血液透析。
(三)氧合差(手术结束前,PaO₂/FiO₂=174mmHg)
1. 原因:提示急性肺损伤(PaO₂/FiO₂<300mmHg),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aO₂/FiO₂<250mmHg);
2. 处理:
不拔管,转烧伤重症病房继续机械通气,待氧合好转后评估拔管;
气管切开评估:综合术前吸入性损伤、气道水肿、手术情况等,转入ICU观察氧合改善情况——改善明显则不切开,否则建议切开(便于气道管理)。
08
知识点
(一)烧伤严重程度估计
1. 烧伤面积估计方法:中国九分法、十分法、手掌法;
![]()
2. 烧伤深度(三度四分法):
Ⅰ度: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
浅Ⅱ度:表皮+部分真皮乳头层;
深Ⅱ度:真皮乳头层以下(残留部分网状层);
Ⅲ度:皮肤全层(可深及脂肪、肌肉、骨骼/内脏);
![]()
3. 我国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Ⅱ度总面积10%以下;
中度:Ⅱ度总面积11%~50%,或深Ⅱ度/Ⅲ度面积9%以下;
重度:总面积51%~80%,或深Ⅱ度/Ⅲ度面积>10%,或面积不足51%但合并严重并发症/吸入性损伤;
特重度:总面积80%以上。
(二)烧伤后内环境紊乱对药物的影响
1. 肌松药:
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Ⅲ度烧伤面积>10%时,易致短暂高血钾→致命心律失常,需避免使用;
非去极化肌松药:敏感性降低,需求量增加1.5~3倍,建议用肌松监测仪指导用药;
2. 肌松药选择注意事项:
手术时间、循环状态(避免组胺释放类药物);
肝肾功能(肝肾受损者选不经肝肾代谢的药物,如阿曲库铵);
烧伤手术肌松要求:满足插管/肢体制动即可,注意吸入麻醉药对肌松药的协同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