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你的文化体力去哪儿了

0
分享至


视觉中国供图

  “请帮我生成一份读书报告。”

  在和AI的对话框中输入这样的指令后,大三女生于冬冬对着电脑屏幕叹了口气。一年前,大二的她还能在图书馆静心读完整本学术著作,但自从这学期开始实习后,冬冬发现,回到寝室“连打游戏都觉得累,只想躺在床上发呆”。面对迫在眉睫的“DDL”(deadline缩写,此处指作业提交截止日期——记者注),她最终选择了曾经自己“非常不认同”的方式。

  于冬冬的经历并非个例。本想在通勤地铁上读书,却忍不住打开了短视频软件;对一部电影很感兴趣,于是在网上搜索“5分钟速看”视频;打开之前喜欢的历史纪录片,看了不到半小时就开始犯困……

  一种进行深度文化活动的能量,似乎正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上悄然流失。他们为自己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找到了一个精准的形容:“文化体力”不支。

  文化体力是一个对应着生理体力的概念,指的是我们进行严肃阅读、进修学习、艺术欣赏等泛文化休闲活动所需的精力与专注力。

  那么,年轻人的文化体力流去了哪里?当文化体力不支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他们又应当如何应对?

  是什么在消耗我们的文化体力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节约了劳动时间,从而为个人赢得了闲暇时间。这部分时间不应只用于娱乐和休息,还应当用于从事“更高级的活动”,以此发展智力,提升精神涵养,吸收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科学、艺术等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进而通过自由时间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体力正是我们从事这些“高级活动”的精力基础。

  然而,对许多职场中的年轻人来说,维系这种文化体力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24岁的贺奕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大学期间,贺奕是学校电影社团的社长。他经常组织同学们观影,大家会在观影结束后围坐一桌分享感受。

  “但在入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完整地看过一部电影。”贺奕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有一天下午我突然很想看电影,就特意提前把所有工作做完。晚上,我调好了酒,打开了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午夜巴黎》。”可电影只播放了十几分钟,就有一通学生家长的电话打了进来。

  “学校要求我们必须接家长的电话,我没办法,只能接。”贺奕回忆,那通电话“并不算很长,只持续了十几分钟”。但挂断电话后,贺奕兴致全无,草草地关掉了电影,提前上床休息。

  职场压力是消耗文化体力的重要因素,但影响文化体力的并不只是工作。

  19岁的宋持对此深有体会。高中时,宋持是个阅读面极广的“书虫”,不管是类型小说还是严肃文学,甚至是一些艰深的学术著作,她都有所涉猎。然而,进入大学后,各种学生工作和社交活动占据了她的时间,“微信的图标整天都是闪烁的”。

  碎片化的信息不断切割着宋持的注意力。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专业课老师在“开学第一课”推荐了一本书。“是李普曼的《舆论》。高中的我至多两周就能读完,但现在来到大学已经一年多,我只翻了30多页。”宋持说,对她来说,“静下心”已成一种奢侈的能力。

  文化体力并未消失,只是“迁徙”

  像贺奕和宋持一样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然而,深度阅读和观影的减少,真的意味着他们的“文化体力”消失了吗?

  24岁的韩玥是一个“剧女”(热衷音乐剧的女性观众——记者注)。在江苏苏州工作的她,曾有过周末前往上海连看5场音乐剧的“纪录”。

  “我认为我的文化体力并没有消失。”韩玥说,“上学的时候,我的文化体力更多地用于阅读或看电影——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并且不需要太多金钱支持的活动。但是现在我可能就会选择去看音乐剧。”

  韩玥认为,文化体力的总量是恒定的,但是它的支出方向会随着人生阶段、经济能力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发生转移。

  和韩玥的观点类似,20岁的程思然也认为自己的文化体力并未流失。“在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定义里,文化以艺术品、画廊、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书籍等物质的形式表现自身。那么,听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文化体力充沛的表现,听流行歌曲就是文化体力流失吗?我并不这样觉得。”程思然说。

  谈到流行歌曲,程思然分享了一首她常听的歌的歌词:“认定你我都绝非倒悬江河中泛泛之辈,是重名的乱世萍水。”程思然告诉记者,这首歌以革命志士秋瑾和吕碧城为原型,“被这样的歌词所展现的时代女性共鸣所打动,难道不能算作有价值的‘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吗?”

  在程思然看来,文化体力指的是人们用于“泛文化休闲活动”的精力,而这种“休闲活动”的内涵应该是多元的,关键在于个体是否能在其中获得收获与触动。

  “传统的、需要高度专注和沉浸感的文化消费可能有所减少,但我们并不是放弃了文化消费,而是转向了一些更新颖的形式。”程思然说。与其说文化体力“消失”,不如说它进行了大规模的“迁徙”。

  “文化体力是有限的,但是我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韩玥说。

  在生活中寻找新的精神家园

  意识到文化体力的“消耗”或“转变”后,一些年轻人开始主动寻找“重建精神家园”的方式。

  宋持选择循序渐进地“恢复阅读习惯”。她知道,自己无法立刻回到高中时高专注度的阅读状态,便从可读性较强的书籍入手。借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契机,宋持开始接触自己从前了解不多的韩国文学。“虽然还是没有把《舆论》读完,但上个周末我一口气读完了李沧东的《烧纸》,这是我在上大学之后第一次有这种连续五六个小时阅读的经历。”宋持说,合上书的瞬间,自己感觉特别畅快。

  贺奕告诉记者,一个学生在向他提问时看到了他笔记本上的贴纸,“是岩井俊二《情书》里的一个经典镜头。她很惊喜地说自己也喜欢这部电影,还和我分享她看之后的感受”。

  “那天下午第四节刚好是他们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活动课,我们俩聊了大半节课。”贺奕说,“我惊奇地发现,我仍然能够对一部电影侃侃而谈。有些我以为自己已经遗忘的东西,其实成了我的一部分。”

  现在,贺奕成为学校电影社团的指导老师,在没有重要考试的情况下,他每两周会组织一次观影分享会,和孩子们一起看电影并分享感受。

  贺奕说,《午夜巴黎》中的主角吉尔最终没有沉溺于他向往的“过去的巴黎”,而是选择回到现实,去创造自己的美好。“对我来说,电影就是我心目中黄金时代的‘巴黎’,但是我要做的不是留在那里,而是在现实生活中为自己和这些孩子制造看到‘巴黎’的可能。”

  面对工作压力,贺奕也更能实现平衡:“在和学生一起观影的时候,偶尔也有家长打电话进来,但是当我解释我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后,他们基本能理解。如果没有急事,会在观影会结束之后再打电话来。”

  “我们不必执着于回到某个过去的‘黄金时代’,而是要在当下的现实中,为自己和同路人点亮通向精神家园的灯。”贺奕说,“如果再回到一年前的那个晚上,我想,我会把《午夜巴黎》看完。”

  (应受访者要求,于冬冬、贺奕、宋持、韩玥、程思然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0分,0分啊!突然降至替补!勇士疑似发生内讧

0分,0分啊!突然降至替补!勇士疑似发生内讧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3 22:06:34
港媒:高市涉台言论给日本带来危害

港媒:高市涉台言论给日本带来危害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06:45:53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吃瓜局
2025-10-31 21:11:55
暴打母亲男家境曝光!拆迁户不差钱,邻居曝动手底气,或难被判刑

暴打母亲男家境曝光!拆迁户不差钱,邻居曝动手底气,或难被判刑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3 21:02:06
55年前驾机出走台湾的叛徒,2016年被追认为烈士,并用专机接回

55年前驾机出走台湾的叛徒,2016年被追认为烈士,并用专机接回

知鉴明史
2025-11-08 14:43:16
果然不出大陆所料:美国邀郑丽文访美,大陆两句话点明白台海博弈

果然不出大陆所料:美国邀郑丽文访美,大陆两句话点明白台海博弈

时尚的弄潮
2025-11-14 14:14:33
记者直击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刀疤哥”制作钻木取火工具,他称每天吃30多个野生猕猴桃,将坚持到底

记者直击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刀疤哥”制作钻木取火工具,他称每天吃30多个野生猕猴桃,将坚持到底

极目新闻
2025-11-13 18:05:15
上海滨江一车辆撞破防护栏冲入长江,官方:搜救已结束,有人员身亡

上海滨江一车辆撞破防护栏冲入长江,官方:搜救已结束,有人员身亡

极目新闻
2025-11-13 23:31:35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纪文谭
2025-11-11 14:16:47
3200兆帕的超级钢已经冶炼成功?

3200兆帕的超级钢已经冶炼成功?

基斯默默
2025-11-02 20:03:34
日本驱逐中国总领事,遭中美“混合双打”,特朗普这次下手太狠

日本驱逐中国总领事,遭中美“混合双打”,特朗普这次下手太狠

阿天爱旅行
2025-11-13 09:47:58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

寻途
2025-11-12 18:54:46
确认了!郇斯楠重磅加盟!预测NBA首轮第12号秀

确认了!郇斯楠重磅加盟!预测NBA首轮第12号秀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3 17:31:19
顶多只能用一个月:前线乌军最缺皮卡,最受欢迎品牌都是日系

顶多只能用一个月:前线乌军最缺皮卡,最受欢迎品牌都是日系

鹰眼Defence
2025-11-13 17:07:40
特朗普还会对华降关税?FBI局长承认秘访北京,中美达成重大协议

特朗普还会对华降关税?FBI局长承认秘访北京,中美达成重大协议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14 13:45:33
生涯之夜!约翰逊狂砍31+18+14+7 三项数据创个人新高

生涯之夜!约翰逊狂砍31+18+14+7 三项数据创个人新高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4 13:19:12
网红博主称从柬埔寨飞北京途中丢失350万元手镯和手表,悬赏百万现金寻找失物,航司和警方介入

网红博主称从柬埔寨飞北京途中丢失350万元手镯和手表,悬赏百万现金寻找失物,航司和警方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13 21:51:21
“靠环保吃环保”!东莞一生态环境分局原局长被“双开”

“靠环保吃环保”!东莞一生态环境分局原局长被“双开”

南方都市报
2025-11-14 13:14:06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当年“五星红旗”仅得5票,而三号作品得了342票,为何选了前者

浩渺青史
2025-11-12 18:34:03
2025-11-14 15:32:49
中国青年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青年报
有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日报
147115文章数 5937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头条要闻

五角大楼操心:若沙特买下F-35战机 中国会偷技术

头条要闻

五角大楼操心:若沙特买下F-35战机 中国会偷技术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恭喜!香港知名女星怀孕九个月临盆在即,大方透露是人工受孕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手机要闻

1299元买个“被剪开的袜子”,苹果新款iPhone Pocket配件遭群嘲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