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周一在议会分发糖果,此前一项允许对巴勒斯坦囚犯判处死刑的法案通过了初步审议。
该法案在以色列议会以120名议员中39票赞成、16票反对的多数票获得通过。
该法案将允许法官对因所谓“民族主义”动机杀害以色列人的巴勒斯坦人判处死刑。
![]()
2025 年 11 月 11 日晚间,以色列议会(克内塞特)就一项针对特定囚犯的死刑法案进行一读表决,最终以 39 票赞成、16 票反对的结果顺利通过,为该法案的后续推进奠定基础。
这项由以色列极右翼犹太力量党提出的《刑法》修正提案,此前已获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其核心条款明确将 “出于种族动机、仇恨或损害以色列的意图,故意或过失造成以色列公民死亡的人员” 纳入死刑适用范围,适用对象直指因发动袭击导致以色列人死亡而被定罪的巴勒斯坦人。
![]()
按照以色列立法流程,该法案目前仅完成一读程序,后续还需经过委员会修订、二读及三读表决,全部流程预计持续数月,最终方可正式成为法律。
值得关注的是,以色列法律体系中虽长期存在死刑条款,但实际执行案例极为罕见,自 1962 年处决纳粹战犯艾希曼后,便未再对任何囚犯执行过死刑,尤其针对巴勒斯坦囚犯的死刑判决更是近乎空白。
此次法案专门将 “民族主义动机” 作为死刑适用的核心判定标准,被外界视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抵抗活动采取强硬态度的明确信号。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态度转变也成为法案推进的关键因素,其此前因人质问题曾对法案持反对立场,在人质全部释放后转而公开支持,为法案通过提供了重要政治支撑。
死刑法案的推进,让以色列监狱中超过 1.1 万名巴勒斯坦囚犯的处境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一数字已创下自 2000 年 “阿克萨起义” 以来的 25 年新高,较 2023 年 10 月之前的 5250 人近乎翻倍。
这些囚犯中,既有 53 名女性(包括 3 名来自加沙的囚犯和 2 名未成年女孩),也有超过 400 名儿童被关押在奥弗与米吉多监狱,他们中的许多人仅因 “投掷石块” 或 “涉嫌破坏秩序” 便被长期拘押,部分未成年人在拘留期间还遭受过酷刑或讯问威胁。
![]()
在刑期构成上,350 名囚犯已被判终身监禁或等待终身刑判决,其中前哈马斯成员阿卜杜拉・巴尔古提因策划多起自杀式袭击被判 67 个无期徒刑,成为以色列监狱史上刑期最长的囚犯,另有易卜拉欣・哈马德被判处 54 个无期徒刑。
此外,131 人面临 10 至 20 年刑期,166 人刑期在 21 至 30 年之间,还有 17 名囚犯的关押时间已超过 38 年,早于 1993 年《奥斯陆协议》签署,他们见证了巴勒斯坦民族数十年的抗争历程。
![]()
更令人担忧的是,约 3380 名巴勒斯坦人处于 “无罪拘押” 状态,未接受任何审判,另有 3544 人被置于 “行政拘留” 之下,这一制度允许以色列当局以 “安全理由” 将人员关押 6 个月并可无限期续期,被拘押者无法获知具体罪名,也无权上诉,不少人因此在狱中度过数年甚至数十年。
据巴勒斯坦囚犯权益机构统计,已有 81 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拘留期间死亡,死因包括酷刑、饥饿及医疗忽视等。
以色列这项争议性法案同样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各方态度呈现明显分化。联合国人权办公室发表声明,警告该法案 “可能构成战争罪”,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报告员弗朗西斯・博伊尔指出,法案 “加剧了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系统性歧视”。
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直接表示 “该法案不符合国际人权标准”,呼吁以色列 “重新考虑法案的人道主义影响”,强调 “政治解决才是打破暴力循环的唯一途径”。德国外交部也明确表态 “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性死刑立法”,称其 “将使巴以和平进程更加遥远”。
![]()
中国外交部表示 “支持国际社会维护国际法权威的努力,希望国际刑事法院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则对国际刑事法院的相关行动表达质疑,称其 “没有法律效应”。
美国的态度相对谨慎,白宫发言人仅表示 “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未直接批评法案,但美国国会内部已有 20 多名民主党议员联名致信拜登政府,要求 “施压以色列放弃歧视性死刑条款”。
英国外交部仅表示 “注意到相关立法进展”,法国则强调 “尊重以色列的立法主权”,这种差异反映出国际社会在反恐与人权平衡问题上的深刻分歧。
![]()
尽管法案已通过一读,但后续推进仍面临多重挑战。法律层面,以色列最高法院曾在 2006 年以 “违反平等原则” 为由推翻过一项类似的 “恐怖主义死刑法案”,此次法案若最终通过议会表决,仍可能遭遇司法审查。
政治层面,该法案被视为内塔尼亚胡政府为争取 2025 年议会选举中极右翼选民支持的重要举措,以色列政治学教授埃兰・帕托夫分析,当法案触及实际执行层面时,政府将在安全利益与国际形象之间进行更谨慎的权衡。
![]()
国际压力也成为关键变量,欧盟作为以色列重要的贸易伙伴,已有部分议员提议将对以贸易优惠待遇与 “人权记录” 挂钩,可能对以色列政府形成实质制约。
以色列社会内部对法案的分歧同样明显,35 岁的教师莉娜・科恩表示支持法案,认为 “恐怖分子杀了我们的人,就该得到应有的惩罚”。
而 62 岁的退休外交官阿莫斯・拉维则担忧 “处决只会制造更多仇恨,让下一代继续陷入战争循环”。
![]()
当前巴以局势本就处于敏感阶段,10 月 10 日加沙停火协议生效后,以色列军队已被指违反停火协议近 200 次,造成 256 人死亡、近 600 人受伤。
死刑法案的推进无疑为地区局势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巴勒斯坦抵抗力量的强硬表态意味着一旦法案最终生效,巴以之间的暴力冲突可能进一步升级,和平进程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