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我国处于“一穷二白”阶段,各项事业都处于‘“百废待兴”,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依然都记得,那个时候我国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工人师傅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正是当年全社会“集中一切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掀起的热潮。
1、工业学大庆
大庆油田于1960年启动会战,3年内建成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结束了中国“贫油国”的历史。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设备简陋时用人力搬运60吨钻机、端水保开钻。
提出“ 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无论昼夜、天气、领导监督与否,工作标准始终如 。”
1964年中央正式号召“工业学大庆”,其“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党中央对全国工业战线提出号召,轰轰烈烈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推动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
![]()
![]()
![]()
![]()
![]()
![]()
二、农业学大寨
山西大寨村在陈永贵带领下,将4700多块贫瘠的“七沟八梁一面坡”土地改造为高产梯田,1952-1962年粮食亩产从110斤跃升至774斤。削山填沟、筑坝造田,以人力完成180条石坝和15条沟壑治理。
1964年周恩来总理提炼大寨精神:政治挂帅、自力更生、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全国推广后,衍生出如河南林县红旗渠、湖北荆州农田改造等典型工。
![]()
![]()
![]()
![]()
![]()
![]()
这两组口号承载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斗志——大庆诠释了工业战线的科学实干,大寨体现了农业改造的人定胜天,大庆精神仍是国企改革标杆,如页岩油开采技术突破;大寨的集体协作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三、陈永贵:
他是山西昔阳贫困农民出身,带领大寨村村民开荒造地、提升粮食产量,成为全国农业领域的榜样。他在1975年当选国务院副总理,是从农村基层走上副总理岗位的典型人物。
陈永贵(1915年2月14日—1986年3月26日),山西省昔阳县乐平镇石山村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75年-198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
![]()
四、吴桂贤:
她原本是西北国棉一厂的纺织女工,出身贫苦,工作中勤劳肯干,多次获评先进工作者和全国纺织系统劳动模范。
![]()
1975年她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纺织部与卫生部相关工作,1977年主动辞职回到原棉厂,后续一直深耕纺织事业。
![]()
![]()
五、孙健:
15岁时进入天津内燃机厂当翻砂工,凭借踏实的作风和出色的能力,从工人逐步晋升为车间主任、厂党委书记等职。1975年,39岁的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工业相关事务,1978年停职审查后回到工厂一线,后来还担任过相关企业的管理和经济类职务。
1936年—1997年11月),河北定兴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人物生平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天津大成电锯厂、天津中国机械厂当工人。
![]()
![]()
备注:本文参考“百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