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省经验做法。 江苏有4个设区市获得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主任谭颖介绍,江苏从增强投入稳定性、价格动态性、编制适配性、薪酬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合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
▲发布会现场
江苏省“十四五”以来
核增公立医院事业编制4.9万个
谭颖介绍,一是财政“舍得投”。“十四五”以来,江苏全省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300亿元,公立医院的运营补助资金年均增长9.6%。特别是2023年以来,省级净增加125亿元。
二是价格“动态调”。“十四五”以来,江苏新增医疗服务项目269项,调整项目价格1411项。全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提高近5个百分点。
三是编制“灵活用”。“十四五”以来,江苏核增公立医院事业编制4.9万个,重点补足儿童、妇幼、精神、传染等专科医院发展急需。盘活用好现有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归属感。
四是薪酬“结构优”。江苏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元化分配形式。通过扩大公立医院收入来源、优化绩效分配、调整收入结构等方式,稳步推进“三个结构调整”。目前,全省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人员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医院内部绩效分配持续优化,儿科、产科等科室医务人员薪酬基本达到本单位医务人员平均水平;医务人员的岗位薪酬结构不断优化,医务人员固定收入占比稳步提升。
扬州市:
备案制与编内人员实现同岗同酬
江苏各地尤其是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城市,各出实招优化财政投入和深化价格、编制和薪酬改革。
扬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郑海涛介绍,财政投入和价格改革方面,“十四五”以来,扬州财政累计投入150亿元支持公立医院改革发展。2023年以来,全市安排45亿元用于公立医院六项投入。2024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收入同比增长32.9%,财政补助收入占比提升至18.4%。目前,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在有力的支持下,都实现了收支平衡和轻装上阵。2023年以来,累计调整1660项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到32.0%,较示范项目实施前的2022年提升了5.8个百分点。
编制和薪酬改革方面,郑海涛介绍,扬州设立500个编制的医疗卫生专项编制“周转池”;对公立医院在岗人员实施“编制+备案制”管理,目前全市公立医院编制和备案制的总数达18294个,备案制与编内人员实现了同岗同酬。建立公立医院“1+N”薪酬水平核定机制,将既往薪酬总量基数作为“1”的部分,薪酬总量基数以外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纵向科研绩效支出”“对基层的建设帮扶”等,作为公立医院当年度一次性增核部分,动态调整薪酬总量。与示范项目实施前相比,公立医院人均薪酬提高22%,医务人员固定收入占比达到53.0%,提高12.9个百分点。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介绍,一年多来,苏州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探索增加基本医疗服务补助和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效奖补项目,通过省、市级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为公立医院储备编制400个,增编183个。目前医务人员薪酬中固定收入占比达到56.8%,比去年年底提升11.9个百分点。
![]()
▲创意配图 据图虫创意
滨海县:
下转患者实现“一变三不变”
江苏各地还根据自身发展中的难点、痛点,推出针对性举措。苏州是人口大市,常住人口将近1300万,医疗服务人口超1600万。季晶表示,面对这样的现状,苏州引进、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做强血液、骨科、心脑血管、儿科等优势学科,同时在“十四五”期间,围绕人口结构变化以及重点人群保障,系统补齐老年、康复、妇幼等专科短板。此外,苏州还设立了市心理健康中心,实体化、专业化、系统化整合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源,推动关口前移,为市民提供防筛诊治康全链条心理健康服务,努力把心理问题更多解决在初期。在基层,针对外来人口多、企业多的现状,苏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产业园区、进商务楼宇、进校园等。
扬州市主要围绕“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目标,有的放矢改善涉农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2024年,扬州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4.8%,较示范项目实施前提升7.7个百分点。这些年,扬州市按照二级医院标准重点建设了20家中心乡镇卫生院,目前,它们都能够提供儿科、急诊、康复等服务,其中有9家还开设了血透中心,为基层700多名透析患者提供家门口的血透服务。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向每家基层医疗机构至少派驻1名主治职称以上的医师,向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派驻3名主治职称以上的医师,实现乡镇全覆盖。
同时,扬州发展基层智慧医疗。普及远程医疗,居民在乡里、村里就能获得上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通过“智慧药房”建设推广,居民在基层就能便捷获得二三级医院常用的门诊特殊病、门诊慢性病药品,并且可以实现线上医保报销支付。
盐城市滨海县则是患者外流情况比较严重,去年依托县人民医院建成运行了会诊转诊服务中心,努力让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合适的治疗,方便居民就医。对此,滨海县人民政府县长黄克涛介绍,县财政每年设立专项资金700万元。会诊方面,分类管理,让服务更精准。服务中心按病种统筹做好会诊工作。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实行日常巡查式会诊;对疑难重症患者,组建专家库,根据需求实行点单式会诊。
黄克涛介绍,转诊服务中心强化闭环式管理,让服务更连续。对转外就医患者实行“诊前对接、诊后评估、跟踪随访”的全周期管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跟踪1000余次,帮助395名转外患者回县康复。在县镇两级均设立转诊专用病房,县内上转病人实行床边会诊、床旁缴费。下转患者通过病区远程诊疗平台实现“一变三不变”(病床改变、患者不变、医生不变、诊疗不变),保证治疗同质化、连续性。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江苏扬州报道
编辑 郭庄 审核 高升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