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一声清脆的声响划破田间宁静,一根根粗壮饱满、裹着翠绿蔗叶的甘蔗被顺势砍下,清甜的果香伴着泥土的芬芳弥漫在空气里,沁人心脾。
近日,招远市齐山镇立甲疃村的2亩蔗田里一片热火朝天,种植户王晓东穿梭在葱郁的蔗林间,收割着沉甸甸的果实,分拣、整理、捆扎一气呵成,笑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这标志着该村“南甘北种”的大胆尝试圆满成功,特色种植产业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
立甲疃村地处北方腹地,以往市场上的甘蔗多依赖南方长途运输,不仅新鲜度大打折扣,高额的运输成本也让“本地吃鲜蔗”成为奢望。今年3月,敢想敢干的村民王晓东瞄准这一市场空白,决心打破“蔗不过江”的传统桎梏,率先试水“南甘北种”。他流转2亩优质土地,精心筛选引进了三个适配品种,既有专为北方气候培育的抗寒专用品种,也有经过多代驯化、适配性更强的南方优质品种。
为攻克北方气温偏低、生长周期较短的核心难题,王晓东反复摸索实践,创新采用“沟栽定植+小拱棚育苗”的科学模式,搭建智能滴灌系统精准保障水分供给,更巧用发酵麻散搭配红糖调配生态肥料,从育苗、定植到田间管理,全程精细化把控每一个生长环节,让南方甘蔗在北方的土地上扎稳了根、长出了势。
![]()
“北方昼夜温差大,这可是天然的‘增糖剂’!咱种的甘蔗虽然株高比南方的稍矮,但胜在皮薄肉脆、纤维细软,咬一口汁水四溅,甜度一点不比南方的差!”王晓东捧着刚砍下的甘蔗,热情地向闻讯而来的村民和游客展示。
![]()
经过近8个月的悉心培育,首次种植便喜获丰收,总产量达七八千棵。为让这份“甜蜜”延续更久,王晓东早已规划好储存方案:采用传统地窖储存法,将甘蔗直立码放后覆盖塑料膜与玉米秸秆保温保湿,经过一个月的自然糖化,口感将愈发清甜醇厚,可持续供应至春节期间,让大家在寒冬里也能尝到新鲜甘蔗的滋味。
目前,新鲜采收的甘蔗定价15元一棵,凭借“本地现采、新鲜直达、生态健康”的独特优势,吸引了大批周边村民、游客慕名而来。尝鲜采购的人群络绎不绝,田间地头一派热闹景象。
![]()
此次甘蔗种植的成功,不仅为王晓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立甲疃村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增收的新路径,彻底打破了“北方不适宜种甘蔗”的固有认知。
齐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镇政府将持续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种植的支持力度,从技术指导、品种改良、市场对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全力推动“一村一品”建设走深走实,让更多像北方甘蔗这样的特色作物在田间地头扎根结果,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引擎”。
来源:今日招远 记者:王苗
看更多招远事
文末可以写留言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