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福建舰正式加入南海舰队的消息传出后,我周围不少朋友立刻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台海局势如此紧迫,承担着统一重任的东海舰队,为何没能率先获得这艘备受瞩目的国产航母?
- 反而是南海舰队成为拥有双航母编队的主力力量,在许多人看来,战略重心理应配备最强战力,这样的部署安排似乎显得不合常理。
- 但若深入分析航母的作战特性以及两大舰队的实际使命,就会发现这一布局绝非随意分配,而是中国海军基于战场环境与任务需求做出的精准决策,每一步都紧扣战略核心。
![]()
- 航母从不是看家护院的武器
- 要理解福建舰归属南海舰队的原因,必须首先打破一个常见误解——将航母视作近海防御工具。在现代海战体系中,航母的核心功能并非固守海岸线,而是作为可机动部署的海上空中平台,具备强大的远程投送能力。
- 它能携带舰载机群突破地理障碍,在广袤海域建立持续的空中优势区,这种能力决定了它的部署原则:哪里存在广阔、遥远且远离本土支援的海洋控制需求,哪里才是航母真正的主战场。
![]()
- 回顾历史可以清晰看到这一点,二战期间,美国航母编队正是依靠其远洋机动性,跨越数千海里打破日本的岛链封锁;进入现代,美国第七舰队的航母长期活跃于西太平洋海域。
- 本质上都是利用航母的远征属性,维持对关键水域的战略影响力。反之,若把航母局限在靠近大陆的浅水区域,其最大优势便无法施展。
![]()
- 不仅如此,航母体积庞大、信号特征明显,一旦停泊在近岸,极易成为敌方导弹和空中打击的重点目标,反而陷入被动。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中国海军的现实处境。我国三大舰队所辖海域差异显著。
- 北海舰队负责渤海与黄海防务,直面朝鲜半岛及驻日美军力量,所辖海域相对封闭;东海舰队掌控东海与台海方向,紧贴第一岛链,距离大陆空军基地极近。
![]()
- 而南海舰队管辖的南海区域,是一片总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的深海大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距离中国大陆超过2000公里,这才是真正需要航母发挥作用的战略纵深地带。
- 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岸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是有限的。即便是最先进的歼-20从海南岛最南端起飞,也无法完全覆盖整个南海范围,更难以实现全天候空中警戒。
![]()
- 由于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尚未设立海外军事基地,无法通过陆地机场前出部署战机,因此,唯有航母才能为南海提供稳定可靠的空中力量存在。
- 其所搭载的歼-35舰载机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可在任何突发情况下迅速抵达事发海域,这种可持续的威慑效能,是岸基飞机“飞一趟就得返航”的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
- 东海舰队
- 有人或许会质疑:既然航母如此关键,面对台海统一这一重大任务,东海舰队难道不需要航母支援吗?答案很明确:并不需要。因为其作战任务与地理条件决定了航母不仅非最优选择,甚至可能带来负担。
- 先看最基本的地理参数。台湾海峡最窄处仅130公里,从福建沿海机场到台北上空的直线距离不过200公里左右。以歼-16这类高性能战机为例,飞行速度超过2马赫。
![]()
- 从起飞升空到进入台海上空执行任务,全程耗时不足10分钟。即便是隐形性能优异的歼-20,也能在15分钟内完成战场投送,这种响应速度远超舰载机的作战节奏。
- 舰载机需经历从机库提升至甲板、加油挂弹、检查准备再到弹射或滑跃起飞的完整流程,整个周期至少需要40分钟以上。待其升空时,陆基战机早已完成首轮打击并撤离。
![]()
- 再谈火力强度。陆基战机不受航母甲板起降限制,歼-16可满载约12吨弹药,相当于同时挂载6枚鹰击-83反舰导弹或多达20枚精确制导炸弹。而舰载机型为适应舰上操作要求,必须减重设计。
- 导致其有效载荷通常仅为同级别陆基型号的一半左右。对于可能发生的台海登陆作战而言,最需要的是高强度、高密度的火力压制,陆基航空兵的饱和打击能力显然更具实战价值。
![]()
- 此外,东海舰队面临的外部监控压力极为严峻。整个东海处于第一岛链严密包围之中,日本冲绳、美国关岛等基地构成多层侦察网,辅以遍布西太平洋的预警卫星、巡逻机与反潜系统。
- 航母编队总排水量高达数万吨,雷达反射截面巨大,只要驶离港口,立刻会被美日侦测体系锁定,几分钟内即可获取其位置、航向与航速等关键信息。
![]()
- 随后敌方可迅速组织空中打击链进行围猎。在这种环境下,航母不仅难以发挥战力,反而容易成为高价值靶标,拖累整体舰队行动自由度。
- 事实上,东海舰队真正的核心战力从来不是航母,而是强大的两栖突击集群。目前该舰队已列装广西舰、安徽舰两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单舰满载排水量达4万吨级。
![]()
- 尽管不具备固定翼舰载机起降能力,但可搭载多达30架直升机,同时运输50辆两栖装甲车、800名全副武装的登陆部队,并携带多艘气垫登陆艇。
- 配合三艘071型综合登陆舰协同运作,东海舰队一次即可投送一个完整的两栖合成旅,实现“空中垂直投送+水面高速突袭+地面机械化推进”的立体化登陆作战体系。
![]()
- 解放台湾本质上是一场大规模跨海登陆行动,核心诉求是高效、安全地将大量兵力与装备送达对岸,而非在远海展开舰队对决。东海舰队的两栖投送体系正是为此量身打造。
- 其整体登陆能力在国内三大舰队中位居首位,远比配置一艘航母更具实际意义。未来随着更多075、071舰艇服役,其两栖作战实力还将进一步增强,这也正是其发展主线所在。
![]()
- 南海舰队
- 如果说东海舰队的任务聚焦于近海攻坚,那么南海舰队的职责则是构建远洋战略屏障。福建舰的入列,正是为了补齐这一战略拼图中的关键一环。
- 南海对中国而言的战略重要性,远超一般认知。这里不仅是地缘政治博弈的前沿,更是国家海上经济命脉所在。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超过80%的外贸货物依赖海运完成。
![]()
- 其中逾60%的航线需穿越南海水域。同时,我国进口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中,约70%来自波斯湾,须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最终运抵国内港口。
- 这条贯穿地中海—印度洋—南海的航运通道,堪称中国经济的生命线,而南海正是这条生命线的咽喉要道。一旦该区域出现动荡,贸易中断、能源断供的风险将直接威胁国家安全。
![]()
- 而南海的安全形势远比台海更为复杂。周边越南、菲律宾等国在某些域外势力鼓动下,频繁在岛礁主权问题上制造争端。更重要的是,美国将南海视为遏制中国海上崛起的关键支点。
- 经常派遣航母战斗群与驱逐舰进入南海实施所谓“自由航行”,试图挑战中国的海洋权益。台湾南部的巴士海峡,是中国海军由东海通往南海进而前出太平洋的唯一深水通道。
![]()
- 此地也是中美海空力量、水下潜艇活动的交汇焦点,谁掌握巴士海峡的控制权,谁就在西太平洋拥有更大的战略主动权。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仅靠岸基航空兵远远不够,必须依靠航母编队这类远洋力量。
- 此前南海舰队仅有辽宁舰一艘航母,虽具备一定威慑力,但在面对美军频繁出动的双航母编队时,单舰应对仍显吃力。
![]()
- 福建舰服役后,南海舰队形成双航母配置,两舰可轮换部署,确保南海重点海域实现全年无间断空中覆盖。这种常态化存在带来的战略威慑是真实且有力的。
- 每艘航母搭载的歼-35隐身舰载机,具备较强的突防能力,能够穿透对手防空体系,结合编队内的055型万吨大驱、093型核潜艇等高端平台,航母战斗群既能夺取制空权与制海权。
![]()
- 也可对敌方陆上目标实施精确打击。面对美国航母的潜在威胁,双航母编队可形成对等反制能力,有效抑制对方轻举妄动。对于周边小规模摩擦,航母的存在本身就构成强大心理压制,防止事态升级。
- 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地缘因素——印度的影响。印度长期视印度洋为其势力范围,并在安达曼群岛建立军事基地,意图掌控马六甲海峡西口航道。
![]()
- 中国能源运输船队从印度洋驶向南海,必然经过印度监视范围。南海舰队的航母编队不仅能稳固南海防线,还可前出至印度洋东部海域,对印度军事扩张形成有效牵制,保障海上能源通道畅通。
- 由此可见,南海舰队的航母肩负的是跨洋际战略威慑与远洋护航的双重使命,这是东海舰队当前任务结构所不需要也不适合承担的。
![]()
- 结语
- 回到最初的问题:福建舰为何配属南海舰队?并非因为东海舰队不重要,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台海任务极其关键,才更要为其配备最适合的作战装备。
- 南海舰队获得双航母也非出于偏爱,而是因其承担的远洋防御与战略威慑任务迫切需要此类力量支撑。这种按任务需求精准匹配装备的布局方式,远比平均分配更能体现现代化海军的战略思维。
- 它展现了中国海军科学规划、理性发展的成熟姿态,也让人们对未来的海上力量建设充满信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