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
有用的是多喝水,而不是喝碱性水。
喝碱性水能降尿酸?还能生男孩?面对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弱碱性水”“天然苏打水”“电解水”,你是否曾感到困惑:这些听起来不一样的碱性水,究竟有什么不同?
![]()
(市面上的“碱性水” 《消费者报道》制图)
其实,碱性水并不神秘,它是指pH值大于7的水。然而,这背后却是一个复杂的市场:有的水天生“碱”性,源于大地自然矿化;有的水经后天“改造”,通过电解或添加剂实现碱性。它们的价格可能相差数倍,功效宣传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01.
碱性水是什么?
目前对于碱性水尚无统一定义。水的酸碱性是根据水中氢离子的浓度划分,通常认为pH大于7的水为碱性水。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分布和地质条件差异显著,使得南北方水质的酸碱度差异明显。南方降水丰沛,河网纵横,城市供水主要来自地表水。这类水质偏软,但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作用,常呈微酸性,pH值多在6.5到7.0之间。而北方水资源相对匮乏,城市供水多依赖地下水。地下水在渗透过程中溶解了丰富的矿物质,水质偏硬,呈弱碱性,pH值一般在7.0到8.0之间。
pH是衡量水质酸碱度最常用的指标之一。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自来水出厂时的pH值“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在此范围内,水质可呈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该指标主要是为了防止金属管道被腐蚀,但由此也可见,仅就pH值来看,在此范围内的水均可放心饮用。
02.
12款碱性水对比:价差4.3倍,水中“碱”既有天然也有人造
为了解市面上碱性水的碱性强度、价格等情况,《消费者报道》对12款主打“弱碱性”“碱性”概念的产品进行了对比。这些产品涵盖了矿泉水、包装饮用水、苏打水等不同类型,其宣称的pH值在7.1到9.5之间。
从价格看,12款碱性水每100毫升的价格从0.32元到1.35元不等,最高价差4.3倍,这反映出碱性水市场存在显著的定价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产品的价格与其宣称的碱性强弱并无直接关联。
![]()
◎ 矿泉水的碱性均为“天然造”
4款矿泉水中,其“碱性”均为天然形成,除了石林天外天的pH高于9.0之外,其他矿泉水的pH略高于7(中性),普遍属于“弱碱性”。
![]()
(《消费者报道》制图)
实际上,矿泉水的pH主要受矿物质成分的影响,来自不同产地的很多矿泉水源因富含天然矿物质而呈“天然弱碱性”。这是由于地下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流经富含碳酸盐(如石灰岩)和硅酸盐(如钾长石)等矿物质岩层时,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溶解和化学反应,从而自然地呈现出弱碱性,这是一个无需人工干预的自然矿化过程。
除了前文提到的4款矿泉水,依云(evian)、昆仑山、泉阳泉、恒大冰泉等常见品牌也普遍将“天然弱碱性”作为产品的核心宣传点。
![]()
(图源:电商购物平台)
不过,在符合国标(矿泉水国标GB 8537-2018)的前提下,确实存在能提升矿泉水pH值的物理工艺,使其由酸转碱。例如,某些天然水源因富含游离二氧化碳而呈酸性,为生产“无气”或“脱气”型天然矿泉水,工厂会采用曝气、真空脱气等物理工艺,强制去除水中多余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pH值升高,偏酸性的水也可能因此转变为弱碱性或碱性。
《消费者报道》提示,凡是执行标准为GB 8537-2018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其加工都必须在不改变水源水基本特性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前提下进行,因此碱性(一般为弱碱性)都是天然形成。若通过添加化学物质人为、定向地调节pH值,则改变了水的“天然”属性,该产品便不可再标注为“饮用天然矿泉水”。
◎ 电解碱性水pH更高,但开盖后不稳定
在我们对比的4款包装饮用水中,武当山、卓玛泉2款天然水的pH分别为7.5±0.5、7.2~8.5,与大多数弱碱性矿泉水较为接近,亦同样为“天然碱”。康师傅、水力速2款水的“碱性”来自电解工艺,两者pH值相对较高,分别为9.0、9.5。
![]()
(《消费者报道》制图)
与饮用天然矿泉水相比,包装饮用水水源更为广泛。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其水源既可以是公共供水系统(如市政自来水),也可以是非公共供水系统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例如山泉水、湖泊水或水库水等。
那么,电解碱性水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为什么它的碱性通常强于天然矿泉水呢?
与天然矿泉水的pH值受地质环境制约、存在天然上限不同,电解水对水源没有特殊要求。在通电条件下,阴极室中会主动、高效地生成氢氧根离子(OH⁻),从而快速提升水的pH值。工厂可以通过调节电解设备的电流大小和电解时间,精确控制水的最终pH值。因此,电解水在碱性强度上可以轻松超越依赖自然矿化的矿泉水。
值得一提的是,电解水的碱性并不十分稳定。开盖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₂)会溶入水中,与氢氧根离子(OH⁻)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HCO₃⁻),导致水的pH值逐渐下降,向中性回归。因此,部分电解水产品会在标签上注明“电解至pH>9.0后灌装,按照本品要求的条件贮存,产品保质期内呈碱性”。这实际上也是在提示消费者:所购产品的碱性在灌装或出厂时处于“巅峰状态”,但其pH值可能随时间和使用方式逐渐降低。
![]()
(《消费者报道》记者 摄)
◎ 人工苏打水的碱性一般来自“小苏打”
4款苏打水中,依能、绿洲拾光为天然苏打水,名仁、娃哈哈为人工苏打水。
![]()
(《消费者报道》制图)
水源方面,依能宣称为“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HCO₃-Na型水”,绿洲拾光为“二克山五大连池克洛火山活动带尖山火山断裂带上的白垩纪砂岩层水层”,两者的共同点是水中的碱性均为天然形成,本质为饮用水。
![]()
(品牌宣称天然苏打水为“饮用水4.0时代” 图源:电商购物平台)
而名仁、娃哈哈均通过添加碳酸氢钠(小苏打)而使水呈现碱性。这类产品除了添加小苏打,通常还可能添加甜味剂、食用香精等以提升口感,更多属于饮料。简单来说,碳酸氢钠(小苏打)溶解于水后会生成氢氧根离子(OH⁻),中和水中的氢离子,使pH值升高。
![]()
(某款无汽苏打水饮料 《消费者报道》记者 摄)
需要注意的是,苏打水中人工添加碳酸氢钠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钠”含量,而过量摄入钠不利于血压控制。《消费者报道》建议,购买时查看一下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
03.
碱性水是“神水”吗?
尽管有关碱性水的谣言已被多次辟谣,但坊间关于它的“神水”传说却从未停止过。其中最为典型的说法,莫过于声称碱性水能降尿酸,甚至改变体质、增加生男孩的概率。
痛风是成年人中常见的代谢类疾病。高尿酸是导致痛风的主要原因,因此有人认为碱性水可以碱化尿液、治疗痛风。
碱化尿液确实是治疗痛风的手段之一,临床上通常使用碳酸氢钠片(小苏打片)。《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中提到:碳酸氢钠适用于肾功能不全、合并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患者。起始剂量0.5~2.0克/次口服,1~4次/天,与其他药物相隔1~2小时服用。
因此,从理论上讲,“碱性水碱化尿液”是说得通的。但是,部分碱性水中碳酸氢钠含量较低,远达不到治疗的剂量。面对强大的人体调节系统,其碱化能力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法引起人体酸碱环境的变化,更无法实现降尿酸的治疗作用。
以某款苏打水为例,其碳酸氢钠(小苏打)的添加量为≥100毫克/升,即每瓶(500毫升)的碳酸氢钠含量为0.05克。若要达到口服的起始剂量(0.5~2.0克),需一次性饮用10~40瓶。若按碳酸氢钠的最高剂量(每次2.0克、每日4次)计算,则需饮用160瓶。
![]()
(图源:电商平台截图)
事实上,多喝其他水同样有“效果”。从代谢角度看,尿酸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多喝水可以增加尿液量,从而促进尿酸的排出。因此,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中,“足量饮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绵阳医院官网相关文章提到,每日饮水建议2000mL~3000mL,首选白开水,也可选择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但要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
除了降尿酸的说法,喝碱性水能影响生男生女的传言无疑更为离谱。例如,某品牌的“弱碱性天然矿泉水”被部分网友称为“生仔水”,传言饮用后可提高生男孩概率,甚至衍生出“爸爸喝半年效果更佳”等说法。其“逻辑”是:生儿生女取决于XY染色体,人的体质分酸性、碱性,Y染色体在碱性体质更容易存活,因此喝碱性矿泉水能改善体质、生儿子。
不过,这个说法并无科学依据。首先,胎儿性别由男性精子携带的X或Y染色体决定;其次,所谓的“酸碱体质”理论已是国际公认的科学骗局,健康人体的内环境酸碱度极其稳定,无法通过饮食改变;最后,为抵御细菌,女性的阴道环境天然呈酸性,强行“制造碱性”反而可能引发菌群失调与炎症。因此,喝醋不会让体质变酸性,吃小苏打也不会变碱性,靠喝碱性水“生仔”纯属无稽之谈。
碱性水作为一种普通的饮用水,适量饮用并无不妥,但它并非能治百病、定生男的“神仙水”。对健康真正有益的,是保证每日充足的饮水总量,而非执着于水的“碱性”。
想了解更多关于科学喝水的知识,请关注我们的专题↓↓
作者:三悠
微信编辑:vivian
责任编辑:肖道
制图:Judy Chen、Julia
转载授权、投稿、合作请联系消道长:
消道长微信:ccrzhusho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