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年仅18岁,刚刚收到大连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却在奔赴梦想的路上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11月11日,安徽一位网友发布动态,沉痛宣告儿子詹胡涛于11月10日晚离世,消息令人扼腕。
![]()
随后,胡涛的父亲撰写了一封真挚的致谢信,向所有曾伸出援手、给予温暖的人表达深深感激。
在网络上的每一份鼓励与支持,都曾在他们最黑暗的日子里点燃微光,成为支撑这个家庭前行的力量。
2
寒门少年爱上火车的梦
詹胡涛出生并成长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一个宁静质朴的小县城。这里没有繁华都市的喧嚣,却孕育出一颗执着追梦的心。
![]()
他的父母是普通劳动者,虽无显赫背景,却始终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期盼孩子通过努力走出大山,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詹胡涛自小乖巧自律,成绩优异。他不沉迷电子游戏,也不热衷流行娱乐,真正让他心驰神往的,是呼啸而过的火车和铁轨延伸的方向。
这份热爱源于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敬仰。课本中关于京张铁路的讲述,他反复阅读不知多少遍,内心悄然种下一颗种子:长大后要投身铁路建设,为国家修最好的轨道。
![]()
“我们姓詹,我是詹天佑的后人,我也要为中国铁路做贡献。”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语气坚定如铁。
从高中起,他便开启早五晚十二的学习节奏,争分夺秒地刷题备考。
高考前夕压力巨大,身体多次出现不适,甚至高烧不退,但他仅在附近诊所简单输液后便返回考场,坚持完成全部科目。
![]()
他知道,不能让多年奋斗毁于一场小病。最终成绩揭晓——587分,超出预期,顺利达到大连交通大学詹天佑学院的录取线。
当红色录取通知书送达家中时,全家人激动落泪。他小心翼翼将通知书与詹天佑画像并列摆放,拍照留念,仿佛完成了某种庄严仪式。
![]()
他在笔记本上画下一列疾驰的列车,旁边写着“目标:大连”,下方用小字标注:“等我,詹天佑学院!”那一刻,父母看着儿子脸上绽放的笑容,觉得所有的辛劳都有了回报。
可谁又能料到,命运的转折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3
高考结束第十天,他再度发高烧,起初家人以为只是疲劳所致的普通感冒,并未警觉。但第三次持续高热伴随精神萎靡、全身滚烫,才引起重视。
紧急送医检查后,结果令全家如坠冰窟:EB病毒感染引发嗜血细胞综合征。
![]()
这是一种极为罕见且危重的免疫系统疾病,进展迅猛,治疗难度极高。一家人从太湖辗转至安庆,再转至上海求医,最终确诊。
那一刻,原本充满希望的家庭瞬间陷入绝望与无助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崩塌。
4
病床上的坚持与火车涂鸦
在上海的医院里,詹胡涛开始了漫长而残酷的治疗历程。
![]()
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剧烈无比:频繁呕吐、肌肉剧痛、脱发严重,原本阳光健壮的少年迅速消瘦,面色苍白。
即便如此,他从未放弃心中的梦想。只要意识清醒,就请求父母带来大学教材,在病榻上逐页研读。
《铁路工程基础》《机械原理设计》等专业书籍成了他对抗病魔的精神武器。
![]()
那本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也一同进入病房,字迹因虚弱变得歪斜,但一幅幅火车草图却越来越多,线条中透着倔强。
他曾轻声问父亲:“爸,大连靠海吗?那里的风是不是特别清爽?”又问母亲:“詹天佑学院的实验室是不是很大?我能早点去参观吗?”
他眼神清澈,满是对未来的憧憬。“等我治好病,我们就出发,我想亲眼看看我的学校。”
![]()
父亲回忆道:“他从没说过一句‘我不想治了’,哪怕疼得浑身颤抖,也只是咬牙挺着。他唯一的念头就是活下去,去大连,走进那所他梦寐以求的学院,成为像詹天佑那样的人。”
为了救治儿子,家里耗尽积蓄,四处举债。邻居乡亲纷纷捐款,网友也在社交平台发起募捐,无数陌生人献出爱心,只为守护这个少年的梦想。
![]()
幸运一度降临——成功匹配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顺利完成,病情一度稳定,所有人燃起希望。
可命运再次露出狰狞面目:术后不久突发严重并发症,病情急剧恶化,抢救无效。
2025年11月10日晚,经过两个多月的顽强抗争,詹胡涛永远闭上了眼睛。
临终时,他手中仍紧紧攥着那本画满火车的笔记本,最后一页是一列驶向远方的大连高铁,终点清晰标注着“詹天佑学院”。
![]()
然而,这趟列车终究未能抵达目的地。父亲含泪说道:“孩子一直很坚强,到最后还在想着上学的事……是我们没能护住他。”
5
青春的遗憾与健康警示
詹胡涛的故事触动无数人心弦。有网友留言:“刚拿到录取书就走了,人生才刚开始啊。”也有人感叹:“那么渴望大学生活,却连校门都没能迈进,太痛心了。”
类似的悲剧仍在上演:2025年11月,黑龙江尚志市一名17岁高三女生刘某放学后失联,十余日后被发现溺亡;2023年夏季,一名20岁考生高考后连续多日通宵上网,突发脑梗,虽保住性命,却落下终身残疾;同年另有一名19岁男生高考后突发心肌梗死不幸离世。
![]()
这些年轻的生命,有的还未踏入考场,有的刚收到录取通知,有的刚步入校园,便戛然而止。为何频频发生此类意外?
首要原因在于高考前长期高压学习,熬夜刷题导致身体严重透支,免疫力急剧下降;其次为考后过度放纵,沉迷熬夜、暴饮暴食、缺乏锻炼;再者是心理问题被普遍忽视,面对挫折缺乏情绪调节能力。
詹胡涛的病情,正是长期高强度学习消耗体质,叠加病毒感染所酿成的恶果。
![]()
刘某的悲剧,若家长能更多关注其情绪变化,加强沟通交流,或许可以避免。
那些因狂欢放纵诱发疾病的年轻人,倘若懂得自我约束,保持规律作息与健康习惯,许多遗憾本可规避。
青春不是肆意挥霍健康的资本,再宏大的理想,也需要强健体魄作为根基。
家长应更加重视孩子的身心状态,注重陪伴与疏导,而非一味追求分数。
学生自身也要学会爱惜身体,高考固然重要,但生命更为珍贵,学习必须讲究张弛有度。
![]()
18岁的詹胡涛没能登上开往大连的列车,也没能走进詹天佑学院的大门,这一份未竟的梦想令人心碎。
但他的故事将持续提醒世人:梦想值得追逐,健康更需珍视。愿每一位年轻人都能在关爱中成长,平安抵达理想的彼岸;也愿类似悲剧不再重演,每个孩子都能拥有灿烂如阳的青春岁月,不负此生韶华。
6
参考信源
禅悟人生
![]()
陕西科技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