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入2025年,华盛顿的贸易政策掀起持续震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年初开始,美国政府一系列强硬举措接连出台,迅速重塑国际经贸氛围。
2
2月,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特别关税;3月,又将矛头指向北美邻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启动新的贸易限制程序;到了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高调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要求对所有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的基础关税。这一连串动作密集而果断,标志着美国正式开启针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的系统性施压模式。
3
该政策通过主流媒体与社交平台同步直播,瞬间引爆舆论场。在全球政经界广泛讨论其影响之际,一些来自金融领域的解读逐渐浮现,并引发深层次反思。
![]()
4
玫瑰园信号
5
特朗普“对等关税”落地后不久,某国际知名投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观点,迅速引起业内注意。
6
他并未深入探讨此举可能引发的供应链断裂风险,也未评估多边贸易体系面临的潜在冲击,反而将这一系列单边措施定义为“美国国内治理结构的战略升级”,称其并非冲动决策,而是“体现深层政治考量的制度调整”。
7
更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中美关系的判断:“作为美国的重要贸易对象,中国应理性接纳美方主导的规则框架,配合完成相应安排。”
8
这类声音虽非主流,但在部分高端智库与投资机构内部获得一定共鸣。那些长期被视为行业风向标的资深分析人士中,仍有少数坚持此类立场。
![]()
9
那一阶段,在若干闭门研讨会及非公开交流中,“甲方乙方论”悄然流传开来。
10
支持者认为,当今世界贸易秩序的核心架构已然固化:美国凭借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地位,天然占据“甲方”角色,拥有制定规则与解释条款的绝对权力。
11
正如商业合作中出资方掌握主导权一样,即便“甲方”提出具有排他性的条件,“乙方”也只能选择接受或退出。在这种逻辑下,服从被视为现实主义的最优策略。
12
这种思维在特定圈层形成了一定影响力,甚至左右了一些企业短期应对策略的制定。然而,将国家间复杂的经济互动简化为合同关系中的主从结构,显然忽视了国际政治经济的本质复杂性。
![]()
13
认知惯性
14
“甲方乙方论”之所以能在某些群体中产生回响,根本原因在于长期形成的思维路径依赖。在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进程中,美国依托强大的综合国力和金融话语权,在国际规则建构中始终处于引领位置。
15
无论是世贸组织(WTO)的谈判机制,还是美元主导的跨境支付体系,其运行逻辑无不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的制度设计。久而久之,“美国即标准”的观念在部分观察者心中根深蒂固。
16
质疑其正当性的声音日渐稀薄,适应与顺应成为默认选项,批判性思考的空间被不断压缩。
![]()
17
金融行业的运作特性进一步助推了这一认知的扩散。资本市场高度敏感于不确定性,面对特朗普政府极具攻击性的贸易政策,许多机构的第一反应是“规避波动”而非“深度剖析”。
18
接受“甲方主导、乙方服从”的预设,用简单的市场契约模型来预测国际政策走向,远比研究地缘博弈、产业转移和权力重构更为高效,也更契合短期交易逻辑下的风控需求。
19
但这种思维方式存在严重缺陷:国家之间的互动远非商业合约所能涵盖,主权平等、战略自主与发展诉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国际关系无法套用私人部门的合作范式。
![]()
20
商业合作允许一方让利以换取长期合作机会,但国家间的经贸往来本质上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共生网络。通过资源交换、技术协作与市场互通,实现共同繁荣才是可持续路径。
21
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任何国家能仅靠市场体量长期垄断规则制定权。19世纪的大英帝国曾试图以殖民优势维持贸易霸权,最终因违背自由贸易规律而走向衰落。
22
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压缩成“强者说了算”的线性逻辑,实则是认知上的懒惰,更是对全球化内在动力的根本误判。
![]()
23
格局重构
24
“甲方乙方论”的本质误区,在于把“阶段性优势”误读为“永久性特权”。
25
美国过去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源于二战后各国协商共建的多边机制,是在相互妥协与利益平衡基础上形成的集体成果,而非某一国可独占的专属资产。
26
当特朗普政府试图以关税为武器打破既有平衡,强迫他国接受不对等条款时,实际上正在消耗美国多年积累的制度信用。全球化的核心是相互依存,任何背离这一原则的单边行为,终将遭遇反作用力。
![]()
27
当前全球经贸格局已进入多极化时代。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在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8
从智能手机零部件到重型工业设备,从基础化工原料到终端消费品,中国的制造能力、市场规模和技术进步使其成为全球价值链的关键枢纽。
29
所谓“中国只能被动接受外部安排”的说法,不仅低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战略纵深,也无视了世界经济正日益走向多元共治的客观趋势。
![]()
30
面对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从未陷入“乙方宿命”的思维陷阱,而是采取主动出击的应对策略。
31
中方一方面依据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诉讼,指控美方违反非歧视原则和最惠国待遇条款;另一方面依法实施对等反制,维护本国产业合理权益。同时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双边或多边自贸安排。
32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现代化改革,并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亚非拉国家的互联互通与产能合作,构建更加包容、均衡的国际合作平台。
![]()
33
如今回看2025年的这场关税风波,更能清晰识别出“甲方乙方论”的片面与短视。
34
事实证明,贸易战没有胜利者。根据美国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加征关税导致美国国内物价显著上涨,消费者承担了总成本的50%至70%,直接加剧了居民生活压力与通胀顽疾。
35
与此同时,大量依赖中国供应中间品的美国中小企业面临成本飙升、订单流失的双重困境,部分行业出现裁员与减产现象。
36
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预测显示,受此轮关税政策拖累,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同比下滑0.2%,较此前预期恶化近三个百分点。曾经一度流行的“乙方顺从论”,也在现实的检验下逐步失去说服力。
![]()
37
结语
38
全球化从来不是某个大国独自编排的剧本,规则制定也不应成为单一国家的垄断权利。
39
随着新兴市场群体性崛起和全球利益版图深刻演变,由一个“甲方”主导一切的时代已经终结。
40
未来的国际经贸秩序,必然是多个力量中心协同参与、平等对话、共同塑造的结果。
41
中国的定位,从来不是被动遵守规则的配角,而是积极参与规则演进、推动贸易公正、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建设者与贡献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