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房山大石窝镇高庄村,一座形如馒头的山丘上,藏着北京古塔中的一件瑰宝——玉皇塔。这座始建于辽代的古塔,不仅承载着千年历史,更见证着汉白玉之乡从矿山到青山的蜕变。
![]()
“汉白玉的故乡”——高庄村口的巨大影壁上,六个大字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荣耀。千年开采史使这里的汉白玉名扬天下,而2017年矿山关闭、生态修复后,昔日的矿坑已蜕变为碧波荡漾的“翡翠湖”。就在翡翠湖北侧三四百米处,一座直径百米、高30余米的馒头形山丘上,玉皇塔已静静矗立了千年。因塔内原供奉玉皇大帝像而得名,这座七级砖塔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11月12日,笔者有幸走进高庄村,仔细打量这座古塔,可见塔座为八角须弥座式,表面砖雕的人物故事及鸟兽图案中,人物服饰细节仍保留着辽代雕刻的特征。塔身南面设拱券门洞,曾置汉白玉雕玉皇大帝坐像;北面饰砖雕假门,东、西两面饰直棂假窗。塔檐部分共七层,每层通过砖叠涩出檐。塔顶采用八角攒尖结构,八条垂脊延伸至垂兽与套兽,顶端铁铸宝珠塔刹直插蓝天。整座塔比例协调,密檐收分明显,展现出典型辽代密檐塔的韵律美感。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玉皇塔一层塔檐下仅设转角铺作,无补间铺作,这种做法在辽塔中极为少见,体现了早期密檐塔的结构简化特征。通高15米的塔身建在巨石之上,更显“王者之尊”的气势。如今,沿着村里小路可驱车直达塔下,免去爬山劳累。塔周已设立铁栅栏保护,并安装了避雷设备。远处的山顶正在建设光伏电厂,近处山体也进行了修缮保护,修建挡墙并栽种树木。
![]()
玉皇塔不仅是汉白玉文化与古建筑技艺结合的典范,更是辽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它见证着这片土地从“乌烟障气”到“绿水青山”的变迁,在新时代继续讲述着千年故事。【采写:戚连民 摄影:戚连民】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