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全 实习生 聂希子】记者近日从教育部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图片来源:教育部网站
《通知》强调,要严控外部干预。严禁强制师生参与与教育教学无关活动,抵御非教育教学事务过度侵扰。建立审核与清单制度,通过涉校涉师发文审核机制、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清单管理和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从源头过滤无关任务。严格中小学教师借调借用管理,规范中小学校承担社会考试和教师监考任务。法定节假日、周末、寒暑假等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除依法依规组织的必要培训外,原则上不得要求教师参加非教育教学培训。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通知》指出,要优化内部治理。精简数据填报与应用程序使用,通过技术赋能与规范流程为教师松绑。严格规范教育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定期清理涉师政务APP,严禁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统计在线时长等强制性功能。推动教育数据平台整合与共享,统筹推进“一网统管”“基层一表通”,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大力纠治重复填报、多头报送问题。健全教师课后服务保障机制,严禁随意扩大范围,保障教师课后服务合理待遇,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不得将课后服务情况与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硬性挂钩,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通知》明确,要强化监督问责。完善教师减负监测核查机制,强化多部门协同治理。教育部将教师减负列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责任督学常态化督导内容和网络信息巡查范围。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鼓励第三方监测机构参与涉师负担监测。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加强接诉即办工作保障,强化典型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推动发挥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教师减负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作用,将教师减负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等工作统筹推进,协同纪检监察、网信、公安等部门强化监督和舆情管理,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