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长沙“五老”金牌讲师各显神通 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长沙市“五老”金牌讲师汪建科(左一)进行快板宣讲。受访单位供图

人民网长沙11月13日电 “老师,您在讲什么呀?”在岳麓山脚的爱晚亭畔,志愿者讲解员谢宇虹正对游客娓娓道来——从石刻到碑亭,从湖湘文脉到红色精神,一场沉浸式文化之旅在她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展开。

为了让更多人听见岳麓山的故事,这位退休教师自费聘请摄影师,把讲解内容拍成短视频。谢宇虹说:“很多人通过短视频认识了我,下次来长沙希望我能讲给他们听。”她的丈夫何文笑着说,妻子常常查资料写文案到深夜。

镜头下,谢宇虹用短视频让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生。镜头外,她在每一个讲解词里融入时代的精神——“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当代的时代声音融进去。”她早已对这座山有了特别的感情。

要根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力,就要让文化传承在基层落地生根。长沙给出的方法是:让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专家组成的“五老”金牌讲师团,以群众喜欢的方式讲理论、传文化、树信仰,让党的声音更近、更暖、更响亮。

在岳麓山的古树参天、石刻林立之间,谢宇虹每个周末都要为游客讲述独属于这里的湖湘文化和红色故事。

游客们听得入神,来自上海的游客感慨:“‘你吹过朱熹吹过的风,你感受过近代先贤在这里感受过的路’,让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岳麓山的文化气息。谢老师讲得很好,有自己的想法,也让我了解了岳麓山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

在谢宇虹的努力下,岳麓山成了传播湖湘文化的“课堂”,让传统与现代在一次次讲述中相遇,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进了千万游客心中。

“竹板一打记在心,全国人民献力量……”另一边,长沙县星沙街道金茂路社区活动室内,清脆的快板声让居民笑声阵阵。69岁的汪建科是长沙市“五老”金牌讲师团成员,也是“长沙快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用最熟悉的方式,把党的创新理论唱进百姓心里。

退休后,汪建科让快板走上新的“讲台”。为了讲好党的最新精神、政策,他反复研读文件、修改唱词,每个节拍都要精准贴合理论内容。“快板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老百姓喜欢,也听得懂。”

“平时看新闻不一定记得住,听汪老师一唱我就懂了,很贴合我们的生活。”长沙县星沙街道金茂路社区居民何晓娟笑着说。社区老年大学里,每次汪建科登场,总是掌声不断。

如今,汪建科还带出一批快板学员,让理论宣讲更有传承。用传统艺术形式打通了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以这种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汪建科笑着说:“我虽然退休了,但‘五老’宣讲员这个志愿者身份不能退。只要大家爱听,我的快板就会一直打下去。”

不论是谢宇虹用短视频“讲”文化,还是汪建科用快板“唱”理论,他们的共同点在于: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传下去”。在长沙,像这样的“五老”金牌讲师共有1.2万余名,他们走进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年均宣讲超3000场,受众达30万人次。

长沙市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长沙市“五老”金牌讲师团已开展宣讲2560场,参与基层治理2300余场,他们用真情实感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用接地气的方式架起政策与群众的“连心桥”,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充满了人情味与生命力。(林洛頫、谭曾珺)



志愿者讲解员谢宇虹(左四)与大家一起交流。受访单位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6562文章数 560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