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其中的名字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商业史上,始终伴随着极端的争议。这位曾被誉为“中国首富”的企业家,通过“罐头换飞机”的传奇案例一举成名,却又因三次入狱的经历被贴上“首骗”的标签。他的人生轨迹,既是个体野心的极致展现,也是特定历史阶段商业规则混沌的缩影。
![]()
牟其中的商业起步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段物资紧的时间,街面上钟表是硬货,冰箱也是硬货,他从小件到大家电倒来倒去,省和省之间跑,车站和货场都熟,价格双轨制留下了缝,他顺着缝钻过去,供销社的票据有人要有人出,他把货从这头送到那头,别人口里叫投机倒把,法律风险一直挂在脑门上,实际就是货更快到了需要的人手里,1991年那次事把名字推得更高,苏联轻工业品缺,中国的航空公司外汇不够,他把五百车皮的日用消费品拉过去对换,铁路车皮整列那种规模,回来四架图一五四客机,图一五四就是那个型号,账面算下来差不多一个亿人民币,不是直接拿钱,是以物易物这条路,那个时候以物易物不算常规操作,计划往市场过渡的背景还在身后,他没去碰到体制的正门,改走旁边能开的通道,这一招成了当年的看点。
![]()
名声上去,想法也跟着往天上去,喜马拉雅山说要炸开一个口子让暖湿气过去把西北的气候改一改,这话一出来不少人停一下,满洲里说要砸一百亿做个北方香港,地图上好看,论证不够,报告不齐,落不到地上,多半停在概念和宣传里,南德集团那边资金转得紧,项目不停转就得让现金不停转,账上压力一直在,贸易背景这块被虚构,信用证一环套一环去开去周转去拿银行的资金,这些钱再去撑那些盘子,1999年案子下来,信用证诈骗罪,判无期,社会上有人用“上骗中央、下骗百姓”的说法,他自己一直强调是融资策略,不把它归到诈骗。
![]()
三次进去三个时代的味道,1974年因政治言论受罚,那段时间的话语管得紧,1983年轮到投机倒把的案子,计划经济那套不认这种买卖,1999年成了经济犯罪的判决,法治往前走,商业的规矩更硬更明白,人进到里面没有停下,写方案,画流程,看资料,互联网的路子当时刚冒头,他也抓来研究,性格里一头往前探的劲,一头敢试的手法,两个面一起在身上。
![]()
2016年出来,七十六岁,外面的商业社会已经换了几轮,移动互联网跑起来,资本的节奏也变了,他又把满洲里开发计划拿出来说,面对的市场窗口已经不宽,他过去那种空手套白狼的路径很难被接受,很难拿到资金和资源,贴一个词不准,把人放到时代里更合适,转型期规则不全的时候,胆识和新法子能做出价值,把规模一路往上推又容易把控制力拉断,项目线拉得太长风险就放大,给后来做事的人留一条清楚的线,创新和合规要并排摆,现实的地基不够就别往上加层。
牟其中这段浮沉像一面镜子,个人命运的起落映着中国商业文明演进的复杂过程,前面的成功靠改革开放初期制度弹性给的机会,后面的失败把市场规则不完善时的治理隐患露了出来,评价一个商业人物要把具体历史语境摆进去,看到他去试着突破体制的边,还得看到边界意识没画好的问题,他自己有一句话一直在被引用,“我的悲剧在于总是比时代快半步,但这半步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深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