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史上最长政府“停摆”结束,两个月后或危机重现

美政府停摆危机两个月后或重现

0
分享至

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终于结束了!

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国会两院通过的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从而结束了已持续43天的史上最长联邦政府“停摆”。

此次政府“停摆”,到底产生了何种影响?对内,数十万政府雇员被迫停薪,美国航空系统陷入半瘫痪,数千万民众面临断粮风险,正常生活和商业活动遭受严重冲击,“停摆”更是冲击对美政治体系的信心;对外,在国际上,美国信誉已然受损。

然而更重要的是,此次通过的这一法案仅包含3项年度拨款预算,还有9项年度预算尚未敲定,两党将继续就年度拨款展开谈判。这意味着,两个多月后,美国联邦政府可能再次面临“停摆”危机。

几经波折

美史上最长政府“停摆”结束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国会两院通过的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从而结束了已持续43天的史上最长联邦政府“停摆”。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2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展示重新开放联邦政府的法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天早些时候,美国国会众议院最终以222票支持、209票反对的结果,表决通过此前由参议院通过的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

此前的11月10日,美国参议院以60票赞成、40票反对的结果,投票通过了《持续拨款与延期法案》,为结束政府“停摆”迈出关键一步。

该法案将为联邦政府提供资金至明年1月30日,并撤销“停摆”期间的部分裁员措施,同时临时防止进一步裁员。法案还纳入三项全年拨款条款,涵盖军建设施与退伍军人事务部、农业部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国会运作经费。

由于民主党人一直争取的《平价医疗法案》相关内容未被包含在内,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人约翰·图恩承诺,最迟在12月第二周,将就延长即将于年底到期的《平价医疗法案》加强型补贴进行投票。这使得民主党内部对这项妥协方案存在严重分歧,在一些人看来,这只是共和党的“空头支票”。

据了解,本次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超过6周,打破上一轮“停摆”35天的历史纪录。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12日,美国华盛顿,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路易斯安那州共和党人迈克·约翰逊在美国国会大厦投票结束后向记者发表讲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长达43天!

此次政府“停摆”有何影响?

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停摆”,到底会产生何种影响?

对内

“停摆”冲击对美政治体系的信心

这一个多月,数十万政府雇员被迫停薪,数千万民众面临断粮风险,正常生活和商业活动遭受严重冲击。尽管如此,民主、共和两党依旧在互相指责的“怪圈”里打转。国家陷入混乱,人们在这场危机中迷茫又无助,似乎看不到这场“停摆”闹剧何时才能画上句号。

与此同时,美国航空系统陷入半瘫痪。导致被迫无薪上班的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大量缺勤,全美航空运输业持续混乱。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连续第二天要求全美40个繁忙机场削减6%的航班,当天已有890趟航班取消、750趟延误。此前9日,美国近3000架次航班被取消,超过1.1万架次航班延误,更是创下“停摆”以来新高。美国交通部长达菲警告称,若国会不尽快重启政府,航班中断将在传统节日旅行高峰前进一步恶化。

美国媒体表示,此次联邦政府“停摆”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已从局部扩散至整体,短期经济损失与长期潜在风险相互叠加,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有所升温。


10月21日,在美国马里兰州海厄茨维尔市,联邦雇员领取免费食品。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短期来看,经济损失规模逐步扩大。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显示,联邦政府“停摆”每持续4周,将造成约7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若持续8周,损失规模将达到约140亿美元,同时将拉低今年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1至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美国今年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从2.1%降至1.5%以下,经济复苏进程受到影响。

安永—博智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格雷戈里·达科说:“即便政府恢复运作,部分因现金流断裂倒闭的中小企业也难以重新开业,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毕马威首席经济学家黛安·斯旺克将“停摆”引发的连锁反应比作不断积聚能量的雪球,她表示:“这就像雪球滚下山,势头和规模会越来越大。”

经济学家警告,延迟或取消的支出、招聘、旅行活动,甚至节日购物消费,未来都可能无法恢复。会计与咨询公司RSM首席经济学家乔·布鲁苏埃拉斯表示:“这并非简单的经济活动延迟或推后,而是会造成部分经济活动彻底消失。”

联邦政府“停摆”暴露了美国经济治理体系的短板,进一步影响市场信心。哈佛大学教授琳达·比尔姆斯认为“国会预算体系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停摆’的根源,预算编制与表决流程的漏洞使‘停摆’成为反复出现的问题”。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达雷尔·韦斯特表示,“国际社会对美国治理能力的信任度有所下降,近期外资流入美国市场的增速已放缓5%,这可能对美国经济长期活力产生影响。”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杰森·福尔曼认为,此次联邦政府“停摆”严重冲击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对美国政府和政治体系的信心。


11月4日,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等待领取免费食物的人们在街头排起长队。图片来源:新华社

对外

美国信誉已然受损

在国际上,美国信誉已然受损。

此次政府“停摆”相关负面影响已从美国国内各行业蔓延至大西洋彼岸,驻欧洲多国美军基地的当地雇员出现“欠薪”现象。为此,意大利等国公开向美方“讨薪”,德国、西班牙等国不得不替美方垫付部分薪资。这起由美国政治僵局引发的欠薪风波,引发各国对美国履约可靠性的质疑,给美欧关系蒙上新的阴影。

意大利是此次受美国政府“停摆”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塔亚尼紧急要求美方采取措施补发欠薪。然而,由于美方迟迟未给出明确答复,意大利国内的不满情绪迅速升温。“美国内部的官僚僵局,却要意大利工人为账单发愁。”代表阿维亚诺基地意籍员工的工会协调员安杰洛·扎卡里亚无奈地说。

美国政府“停摆”造成的驻外军事基地欠薪乱象并非意大利独有,欧洲至少已有数千名美军基地雇员的收入中断,一些驻在国政府被迫紧急垫付薪水。意大利等国出现的美军基地欠薪风波,看似一场劳资纠纷,实则折射出更深层次的盟国间矛盾。这起事件将美国国内政治的动荡成本直接转嫁到欧洲多国民众头上,暴露了跨大西洋关系的脆弱性和利益的不对等。

首先,此次风波凸显美国国内政治极化对盟友的外溢伤害。欧洲盟国无辜“中枪”,不得不替美方“埋单”,这对美国的国际信誉是一次明显损伤。

其次,欠薪事件削弱了盟友对美国履约可靠性的信任。美国向来以全球领导者自居,但此次在履行对自身基地员工最基本的付薪义务上都出现纰漏,令盟友不得不质疑其制度的稳定性。

最后,此事暴露出跨大西洋关系中利益分担的失衡。美国长期要求欧洲盟友增加军费开支、承担更多防务责任,然而这次却让盟国为美方内部问题“埋单”。可以预见,如果美国国内政治纷争频频干扰盟友利益,欧洲对美国的战略信赖将被逐步侵蚀,届时或将出现更多关于“欧洲战略自主,减少对美依赖”的呼声,对跨大西洋关系的整体稳定构成隐性挑战。


10月3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国际机场拍摄的滞留旅客。受“停摆”影响,美国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严重短缺造成多地机场航班延误甚至取消,机场运营也受到影响。图片来源:新华社

“关门”闹剧频频上演

两个月后可能再面临“停摆”危机

虽然政府“停摆”听上去很吓人,但这种现象对于美国民众来说并不陌生。自1976年美国国会正式执行预算程序以来,美国政府共关门20余次。而如此荒唐的场景,并非美国政治的“原生设定”。其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之前,美国政府面对拨款中断的做法完全不同。

早在1870年,美国就通过《反赤字法》,规定若国会未拨款或资金用尽,任何联邦机构不得继续支出或签订合同。但长期以来,这一规定并未被严格执行。尽管国会也常常拖延预算审议,但是行政部门则采取“先干活、后拨款”的做法——各机构照常运作、发放薪酬,待预算通过后再补记账。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美国政府即便无钱可用,也不至于真正“关门”。

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财政赤字高企,国会对美国总统随意调拨预算资金的行为不满,于是通过了《国会预算与削减控制法》,以强化国会的预算主导权。1980年,美国司法部发表司法解释,明确指出:在拨款中断期间,继续履行职能的政府官员会被认定为违反《反赤字法》,除非得到国会授权。1981年,美国司法部进一步发布补充意见,提出在资金耗尽的情况下,除非与生命安全或财产保护直接相关,所有政府职能必须停止,否则任何支出都构成违法。自此,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正式被“制度化”。

如此规定,本意是防止财政失控,但是随着美国政治极化、两党对立日益尖锐,预算审议与拨款投票逐渐成为党派对抗的舞台,两党拼命给彼此制造麻烦,频繁出现“为否决而否决”的现象,导致“关门”闹剧频频上演,成了美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按照惯例,国会每年需通过12项拨款预算,而此次通过的这一法案仅包含3项年度拨款预算,这意味着有9项年度预算尚未敲定,两党将继续就年度拨款展开谈判。这意味着,两个多月后,美国联邦政府可能再次面临“停摆”危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能源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能源网
《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官网官方账号,专注能源行业报道的垂直媒体,是能源专业产经传媒平台。
51522文章数 7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