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家队”再至 三家央企创投基金落地深圳

0
分享至


在我国推动更多国有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具备发展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央企创投基金陆续成立。

11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紫荆文化)、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中资环)、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稀土)三家央企,均在深圳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工商信息显示,上述三只央企创投基金暂未有对外投资动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未来还会有一些央企创投基金落地深圳。

具体来看,11月10日,中稀(深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由中国稀土集团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注册资本3000万,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等。

今年8月,香江智景(深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由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注册资本12000万,经营范围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等。

今年5月,中资环(深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由中资环旗下的华润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注册资本10000万。

除落地深圳外,多只“央企创投基金”今年密集落地。如今年10月,一只“超级基金”落地,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委托中国国新设立和管理的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发布,基金首期规模510亿元,将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战新产业加快发展的专项基金,支持国资央企补齐产业短板弱项、布局前沿创新;再如今年9月,国新创投基金(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杭州注册成立,出资额100亿元。

上述央企创投基金成立的政策背景是,国资委提出,到2025年央企在战新产业收入占比要达到35%。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为匹配具备硬科技实力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需求,记者了解到,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最长可到15年,较一般股权投资基金延长近一倍。

在投资方式上,央企通过产业基金投资和股权直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方式包括:一是可以发起设立或参与产业基金,募集资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二是央企可以使用自有资金,通过投资平台公司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股权直投。

“不少中央企业都设立了创投基金,目前总规模已接近千亿元,这些基金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形成了产融结合的新模式。”今年9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称。

此外,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期、初创期、成熟期,不同央企的布局方式也各有侧重。据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宏观经济研究处处长雷广平等公开撰文称,央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方式还包括通过专业化子公司开展项目投资,并购重组,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创新联合体等。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8.6万亿元;2024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21世纪经济报道 incentive-icons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新闻领导者
219958文章数 7432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