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一冶承建的梧桐湖新区北产业园项目一期市政道路及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全线贯通,市政绿化工程全面收官,多个关键节点相继突破,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作为武汉新城规划的重点改造项目之一,该项目锚定“工期、质量、安全”三位一体目标,全力构建集公共服务、科技研发、产业转化为一体的产业基地,为打造武汉新城“科教文化宜居区”,践行“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的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建设蓝图注入强劲动能。
梧桐湖新区北产业园项目坐落于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梧桐湖园新区北侧,既是片区路网体系的核心枢纽,也是武汉新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载体。项目总规划面积110万平方米,分三期有序推进。一期涵盖5条市政道路,二期聚焦7片园区地块的“七通一平”工程,三期重点打造展示中心、会议中心及产业服务中心等园区配套商业用房。目前一期已进入收尾阶段,二期建设内容完成70%,项目整体呈现“多点开花、有序推进”的良好态势。
面对项目地处梧桐湖岸围沿线,广泛分布淤泥质软土的施工难题,项目团队坚持“科学施策、精准破局”,以技术创新破解地质瓶颈。通过快速开展全域地质勘察,量身定制差异化专项施工方案;针对桥下软土路基处理痛点,经多次试验采用高压旋喷桩工艺,将水泥浆与破碎土颗粒搅拌混合形成强度高、透水性低、压缩性小的“复合地基”,高效解决深层软土加固和防水问题。同时,强化基坑支护、临边防护等安全管控措施,提前布设集中排水系统与临时施工便道,筑牢施工安全“防护网”。
在7.1千米的临湖施工路段,项目部以“精耕细作”保障工程质量。每隔50米布设一组沉降观测点。通过精密仪器定期测量,绘制“沉降—时间”变化曲线,科学判断地基稳定状态,确保工序衔接安全有序;建立数据异常预警机制,实现风险隐患快速反应,及时处置,为临湖路段施工筑牢质量根基。
针对多工作面交叉作业的复杂场景,项目团队深度实施“分区管理、动态调整”的施工组织模式,通过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高效协调解决施工作业面交接难题,实现多工序无缝衔接。同时,充分利用BIM技术开展管线综合排布和施工过程模拟,提前规避多处管线碰撞风险,从源头上杜绝返工浪费,大幅度提升施工效率与品质质量。
眼下,项目已进入四季度攻坚冲刺的关键时期,正全力以赴推进二期剩余附属工程施工,同步加快三期施工图设计进程。项目团队表示,将始终保持“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雕琢工程质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安全生产,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吴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