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拳拳赤子心,浓浓桑梓情。11月12日,甘孜州建州75周年系列活动——辉煌75载·第二届“甘孜名人回家乡”活动在九龙县启动,来自省内外文学类、媒体类、影视类、学术类和网络名人类的“甘孜名人”如约相聚“秘境九龙”,共叙乡情、齐看变化、同话发展。
九龙县被誉为“贡嘎南坡明珠、多彩民族走廊”,坐拥壮美自然风光、富集物产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12名甘孜籍“名人”先后前往了天乡茶园和伍须海景区参观考察。看白云深处千亩梯田茶园,找茶韵飘香促振兴的出山“天路”;探汉家客家文化和藏族彝族风情,寻民族团结代代传的佳话;赏雪山海子生态美景,品千年文脉底蕴。
![]()
作为我国平均海拔2500米的规模化茶产区之一,九龙茶有着700多年历史。高山赋予茶叶独特品质,巨大的昼夜温差使茶树生长放缓,积累了更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等内含物质。九龙红茶通过SGS515项农残检测,实现“零农残”,获得4个绿色食品和6个有机食品认证。
这片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茶区,自古就有“江郎易马,里伍换茶”之说。2006年以来,九龙县以魁多镇里伍村1600亩老茶园为基础,将其打造成茶叶主产地。截至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7900多亩,拥有14.7万余株古茶树,其中核心区里伍村茶叶种植面积核心区3500亩,辐射区4400余亩联合浙茶集团制定古茶树保护与管护规范。
![]()
“九龙茶优势在于高海拔、好生态,是天然的品质名片。九龙县是我的故乡,回家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在我心中,九龙茶是世界独有的,特别的清甜醇香。”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杨小康表示,“这次回乡大开眼界,魁多镇的古茶树和文化交融的独特资源,必将推动茶旅融合,来这里不仅能品茶,还能体验茶文化、感受山水之美。”
从茶马古道的马蹄回响到数字化茶园的机械低鸣,从一味“边销茶”到多品类“金叶子”,九龙县以一片茶叶,泡出了一杯融汇历史、生态与民生的“共富茶”。
![]()
伍须海风光优美,如诗如画。峰峦、湖泊珠玉列陈;草甸、森林交相辉映;峡谷、云海相得益彰,构成了奇美的山水自然画卷。2024年,伍须海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九龙县文旅破局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如今,景区内配备了标准化步道、观景台和智慧导览系统,日均接待量突破千人次,实现从“野景点”到规范化“精品景区”的蝶变。九龙县以此为突破口,为全域旅游发展按下“快进键”。
“10年前,我们到伍须海拍摄全省‘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贡嘎日噢》时,全靠步行,设备还要再用马驮进来。今天我们乘车从县城到伍须海,只用了40分钟。”省电影家协会协会理事、编剧、导演塔龙称,阔别10年后再次来到伍须海,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伍须海集雪山、草地、森林、湖泊于一体,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很多剧组钟爱的取景地。现在伍须海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我将通过此次活动大力推广伍须海,让更多影视爱好者来到这里来取景拍摄。”
![]()
据悉,本次“甘孜名人回家乡”活动还将前往康定、道孚、丹巴、泸定和海螺沟,各界人士将怀着对圣洁甘孜的情谊、对家乡的热爱,在青山绿水间行游记录,沉浸式呈现所见所闻、所念所想,倾心书写故乡的风华正茂,倾情展现甘孜“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发展之美”“科技之美”,倾智献力为甘孜发展妙语代言。
全媒体记者:周燕 楚吴巴登
编辑:岳诗蕊
责编:刘睿娟
校对:马俪伲
审核:白马
监制:谭荣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