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日本政坛最近上演了一出堪称“职场教科书”的荒诞剧。主角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凌晨三点,不是应急会议,不是国难当前,而是为了准备第二天的国会答辩。秘书官们都快瞌睡成精了,她还在首相公邸激情开卷。结果呢?被媒体骂了个遍。日本人虽然“卷”,但也没卷到这种地步。凌晨三点拉人念稿?这不是敬业,这是折腾。
![]()
于是,高市终于“反省”了。现在改用“远程学习”模式。她在东京赤坂的议员宿舍独自研读资料,必要时打电话沟通。听上去很现代化对吧?但重点来了她依然用传真机。2025年的日本首相,依然靠传真。还不是电子传真,是那种老式机器。她还抱怨说:“宿舍传真机传十页就卡纸。”于是政府体贴地给她换了台“高性能传真机”。高市满意了,夜半传文件的效率提高了。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想问一句:日本到底是科技强国,还是怀旧协会?
一个自诩“数字立国”的国家,首相还在和传真机斗智斗勇。你说荒不荒唐?在AI、量子、半导体的时代,日本首相的工作节奏还停留在90年代。别人忙着部署星链,日本忙着修传真。这也难怪。日本政治系统的“老旧病”,根本不在机器上,而在脑子里。传真机只是一个象征着一种无法告别过去、又不敢拥抱未来的心态。
高市早苗的问题,远不止“凌晨学习”或“传真卡纸”这么简单。她的问题是,太用力了。她想证明自己勤奋、负责、强硬。她要向官僚、民众、媒体展示一个“不眠不休的首相”形象。结果弄巧成拙,演成了“工作狂的噩梦”。一个真正的领导者,懂得分寸;一个没有安全感的领导者,才会用过度勤奋来掩饰焦虑。
日本政坛太喜欢这种“拼命型人格”。从加班文化到官僚体系,大家都在用“忙碌”装饰自己的无力。高市凌晨三点开学习会,看似敬业,其实暴露了整个政治机器的低效:凡事靠人顶,没人敢决策,流程复杂到离谱,效率低得让人头疼。在这种系统下,谁敢睡觉,谁就成了“懈怠者”;谁折腾得最狠,谁反而被夸“尽责”。
![]()
结果就是,该思考的不思考,该改进的不改进,最后全靠形式主义堆热度。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本可以用AI会议系统、一键同步文件的首相,非要半夜传真文件。听起来像笑话,却是现实。
更讽刺的是,日本媒体对她这次“反省”还挺满意。《读卖新闻》一本正经地报道说:“高市首相已调整工作模式,远程办公成效显现。”成效显现在哪?在于她早上7点50分就到官邸了。因为前一晚已经学完了。这在他们看来,是“效率提升”;但在别人看来,这叫“问题没解决,只是换了姿势继续卷”。
有人说,高市在模仿安倍晋三的政治作风高调、勤政、强势、形象先行。但她似乎忘了,安倍靠的是战略,她靠的是熬夜。政治不是熬夜比赛。真正让人信服的领导,不是凌晨三点读资料的人,而是知道该让谁去干活、怎么把系统调顺的人。可高市显然还没意识到,她的问题不是时间管理,而是角色错位。你是首相,不是秘书长。你的任务是决策,而不是复印。你该关心的是国家的政策方向,而不是传真机的卡纸状况。
而这恰恰是日本政治体系最真实的写照:领导沉迷琐事,官僚控制节奏,所有人都在演一出“我很努力”的戏。甚至有人说,这就是日本“昭和病”的延续,表面效率高,实则流程僵化、技术落后、制度老化。
![]()
这场“凌晨传真事件”之所以引发讨论,是因为它刺中了日本社会的集体焦虑:他们在科技上全球领先,却在治理上卡在过去。无论是传真机,还是手写文件,还是强迫性加班,背后反映的都是日本对“变化”的恐惧。他们害怕出错,害怕改革,害怕任何打破秩序的事。于是就宁可加班三小时,也不敢尝试一次数字化。
高市的反省,表面看是改了工作方式,实际上却是一种更深层的“自我合理化”。她告诉公众:我听取意见了,我调整了,我更高效了。但她并没有真的反思,为什么凌晨三点的学习会会存在?为什么日本首相的工作模式会如此原始?什么一个国家的最高决策层,仍然依赖传真和电话?
说白了,她只是在修补舆论形象,而不是修正制度漏洞。这种“形式反省”在日本太常见了:道歉、调整、微调,然后继续老样子。就像那台传真机,从卡纸变成不卡纸,但它依然是一台传真机。真正值得反省的,是日本整个官僚文化。这个文化让人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掩盖落后,只要勤奋就能代替创新。高市早苗不过是把这种信仰演到了极致。她不是异类,她是标准样本。
现在,她终于有了高性能传真机,传文件顺畅了,也能早到官邸了。看似问题解决了,其实只是让这场荒唐剧播放得更顺滑。日本民众可能一时松口气,但没人敢问一个更尖锐的问题,一个连传真都没数字化的政府,还谈什么“科技立国”?
也许有一天,日本会真正升级系统,不再用“卡纸首相”的故事博同情。但在那之前,高市的传真机还会继续嗡嗡作响,提醒所有人:科技可以先进,思维却可能永远卡在纸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