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喵~大家周四好呀~
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不得不感慨,刘同学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也引发了我关于“用人”的一些思考。
早在月嫂还没下户的时候,我跟刘同学就有过一番讨论,等月嫂下户之后,要不要请一个专业的育儿嫂来带宝宝。我当时的想法是,从专门的育婴师机构请一个经过培训、熟悉0-3岁宝宝养育的人来我家,这样照顾宝宝会更加专业,我也更放心;而刘同学认为,让我家之前负责做饭和保洁的阿姨来全天就行(之前阿姨只来半天)。
我和几位朋友讲了这件事,大家都惊呆了,表示:你老公心也太大了吧!会做饭会打扫卫生和会带小孩,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能力啊!怎么能请一个做饭阿姨看护宝宝呢?
刘同学给出的理由有三点:
其一,我们之间有很深的信任基础。阿姨已经在我家工作好几年了,能入的了我的眼且还能在我身边呆这么多年都不是一般人(我怀疑他在阴阳我但没有证据)。阿姨的人品我们信得过,这个信任基础是任何新人都替代不了的。
其二,阿姨学习能力很强,之前跟她讲过的改进意见,从来没有重复说过第二遍,她一定会改。新的菜式,她一看就会做,而且她会花心思琢磨怎么给我们做不一样的好吃的,眼里有活儿。而且她执行力非常强,我跟她一讲,她就能get到我的意思,并且能够效率很高地完成。
其三,最最重要的是,她会按照我的标准来做,不会抬杠。她只会很好地执行我的每个指令。她边界感也很强,从不会主动探知我们隐私,来我家这么多年,都不知道我是做什么职业的,只知道是用电脑的工作。而且她也不会表面答应,背后另一种做法,说好的什么就是什么。
尽管心里有点忐忑,但是本着相信刘同学的原则,我还是去跟阿姨商量,能不能辞掉另外半天那家的工作,来我们家全天。阿姨欣然答应了。
![]()
阿姨11月初开始来我家全天,到现在已经十多天了。做饭、做家务,还帮我们带宝宝。因为我在考蒙特梭利教师证,所以早教方面的知识,都是我学完之后跟刘同学、婆婆、阿姨说这个月要关注啥;《婴儿大运动》是全家通识读本,每个人都要学,看宝宝这个阶段不能做啥;温奶、洗奶瓶、换纸尿裤、洗屁屁、泡澡、哄睡之类的,都是刘同学先手把手教阿姨一遍,阿姨再做一遍刘同学校验,然后再让阿姨独立完成。遇到之前没出现的情况,她也不会自作主张,会先问我们。
总之就是,一切都按照我们的要求来,过渡得非常顺手。
我在孕期的时候,产检医院拉了个群,孕周相似的孕妈妈都在里面。那个群生完孩子之后也没解散,现在就变成了一群新手妈妈讨论孩子们的各种问题、家里的各种问题,互帮互助。
从别人的讨论中一对比,我才发现,刘同学当时的决策是多么明智啊!
我看到很多妈妈们在吐槽自己家的育儿嫂,有一些其实咋样都行的事,有的育儿嫂会摆出来“我是专业的”姿态,加上沟通可能也有一些问题,会让宝妈觉得“你在指责我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
诸如洗澡应该是先洗头还是后洗头,洗几分钟;应该AD和D3补剂间隔吃,还是每天都吃AD,每天为了这些琐碎的事天天被育儿嫂“教育”。还有对宝宝哭闹原因的争论,妈妈觉得宝宝不舒服,育儿嫂觉得是饿了,诸如此类的。还有的妈妈发现,育儿嫂推着婴儿车,在楼下跟其他育儿嫂一起谈八卦,攀比雇主家的情况。还有的会有一些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比如拿擦完手的毛巾给宝宝擦口水……
总之,不满意都在“专业”范畴之外。
![]()
看到大家的讨论,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世界上当然有非常好的育儿嫂,只是,要筛选到这样一个朝夕相处的人,既想要专业方面符合标准,还要生活细节各方面满意,简直是太难了!肯定最终也能找到满意的,就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筛选试错。
群里宝妈们遇到的问题,让我想到了自己之前的一段经历。我请过一位收纳师(我家合作多年的收纳师那天排期不方便),来做换季断舍离。其中就收拾出来一个我24年年底买的25年的春联,出处是乾隆在故宫咸福宫题的联,选它是因为我觉得意境非常磅礴大气。因为里面有一句“春驾仓龙”四字,收纳师坚持是龙年的春联,要给我扔了。我反复解释多次是我刚买的,她还是一直说“不对,这里有龙字,就是龙年的”。后来我说,“要不我找出购买记录给你看下?”她这才作罢。
平心而论那个收纳师专业水平还是很在线的,但我不想再跟她合作了,因为沟通起来心太累了。
我在日常生活中极少跟人发生争执,原因是我底层就认为“不同的人所处的楼层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很正常”。但是,我雇佣人来我家做服务,我是雇主哎。我的家,我花了钱,我都不能说了算,还要在小事上花大量的时间争论???
我观察到,这个收纳师让我不高兴,还有那些宝妈们讲育儿嫂怎么让自己不高兴,统统都不是专业方面的问题。
![]()
这个观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其一是,刘同学真的好厉害呀!他一眼就看到“专业能力之外”其实我真正在乎的部分,并且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假如真的找一个育儿嫂来,遇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我被对方以“我是专业的,你不对”的姿态教育,我肯定超级不爽。
我家阿姨第一周也有过类似的苗头,她觉得自己带过孩子而我们没有,她的做法会更好。我委婉地表示“知道阿姨带娃更有经验,但我们有自己的标准和习惯,按照我家的来就行。如果有你觉得更好的方式,我们可以讨论,但是不要不商量就按自己的来”,她很聪明地觉察到了我在提醒她注意边界,以后就再也没有过类似的情况。
我还发现,很多老人来帮忙带娃,结果闹出一堆矛盾的根源也是这个。长辈是好心,觉得自己有经验,但是孩子们二三十年后的带娃方式已和过去不同。而且遇到观点不一致时,没有明确“谁是这个家的主人”。结果明明是好心,却生出来一堆嫌隙。
所以我俩在请父母来帮忙的时候,不断重申一个原则:长辈来帮我们带娃,我们超级无敌非常特别感激。同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现在和过去带娃的方式已经不同,遇到观念有不同时,还请按照我们的来。
刘同学用了一种最简便、对我们来说成本最低(时间精力金钱成本都最低)的办法做了这个筛选。就是,我家阿姨其他的都已经是过去验证过满意的,只有一个弱项就是“带宝宝的专业性”,而他认为“学习能力强=专业能力可以忽略”,我们手把手教,她复刻出来就是按照我们标准执行的。
其二是,我们嘴上说自己最在意的,和真正在意的点,实际上权重可能并不同。而这些往往都是事情已经发生,才会后知后觉发现。
比如我以为收纳的专业性最重要,因为受不了被杠要解释,于是不想合作了。宝妈们也觉得专业性最重要,结果因为受不了生活习惯不一样,把她们的阿姨辞退了。
刘同学是在跟我日积月累相处的过程中,知道我真正在意的地方,“他比我更懂我”所以选择了让阿姨来全天。
要多花一点时间去找到自己真正的在意,就能少走一些弯路。
![]()
其三是,我觉察到自己在工作中也有一些类似的惯性。做了六年乙方,我总会觉得“我是专业的,给客户的建议就是最好的”,有的时候客户没有按照我认为的“最优解”来,我还会试图说服他们。其实有可能客户关注的点,跟我认为最重要的点压根不一样。
例如我会觉得,做一个传播,浏览量、搜索结果这些显性的数据更重要(我会这么认为,是因为我最终结案的交付是这些数据,这是写在合同里的)。但实际上,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客户可能关注点在别处,例如一个大项目我们只负责其中一个平台的传播,可能更在乎跟其他平台联动的实效性;又或者一个话题比较敏感,不出现舆情的优先级高于所有……
尽管下一份事业我大概率不会再做之前的工作了,但是无论做什么,总归是要给客户服务的嘛。我要多去关注别人真正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做出来一个漂亮的数据。
就像在养育孩子过程中,要多去关注“宝宝需要什么”,而不是“我要成为一个其他人眼里成功的妈妈”。
生活才是真正的修行道场啊!每一件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都是照见自己的镜子。
大家共勉呀~
我们下周四14:00见~
如果想围观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话想和喵说,可以加这个微信号哦(如果加过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