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颍东区的徐某成是名左手臂三分之一截肢的残疾人,2019年初,为撑起一家老少生计,他在新华办事处老某村经营一个砂石生意。可谁能想到,一场看似正常的合伙经营,最后竟让他陷入了一场离奇诉讼,而起诉他的,还是当初主动要求入伙的时任前村支书巫某。
2019 年 6 月,时任老某村支书的巫某找到徐某成,提出要加入砂石生意合伙。随后,巫某通过偿还徐某成此前欠赵某生的 60 万元借款,将这笔钱作为自己的合伙投资款,自此,两人成为事实合伙人。当时徐某成已为砂石生意投入 64 万元,这笔前期投入的明细也已发给巫某,并有原始凭证佐证。
没过多久,巫某又说自己的两个朋友刘某阳、闫某康想入伙。2019 年 6 月 24 日,刘某阳转 70 万元、闫某康转 20 万元到巫某账户,当天巫某就将这 90 万元转给了徐某成。不过,闫某康后来又转的 10 万元投资款,被巫某截留了。因巫某、刘某阳、闫某康都是公职人员,怕有关部门检查,巫某让徐某成把这 90 万元写成 “借条”,还象征性约定了利息。至此,徐某成、巫某、刘某阳、闫某康四人形成了实际的合伙关系,四人出资分别是徐某成 64 万元、巫某 60 万元、刘某阳 70 万元、闫某康 20 万元。
合伙期间,徐某成一直按巫某的安排处理资金往来。2020 年 4 月,巫某提供方某的银行账号,让徐某成转 4.1 万元,徐某成随即转到方某建行的账户;当年 7 月 15 日,徐某成从自己农行的账户取 30 万元现金,再加上沙场的 1 万元现金,共 31 万元交给巫某,有取款回执单和证人能证明;10 月 15 日,徐某成又微信转给巫某 3.4 万元;2021 年 6 月 13 日,还微信转了 5000 元给巫某。此外,徐某成按巫某要求,给合伙人刘某阳转了 144.2 万元,远超刘某阳四人合伙期间转入的70万元流动资金。
![]()
2021 年,巫某还领取了 2020 年的合伙分红 46 万元,并亲自签了字。
![]()
可后来巫某因其他原因被判处刑罚,2024 年 12 月回归社会后,他在 2025 年 1 月找到徐某成,要求核算合伙账目。徐某成配合提供了账目明细,包括微信聊天记录里的开支流水单等。可对账后发现生意亏损,巫某见没钱可拿,突然变卦,拿着当年为规避检查写的 “借条”,在 2025 年 3 月将徐某成告到法院,声称那 90 万元是借款,要求徐某成归还。
一审程序中,一审裁判并未采纳徐某成提交的证据,反而支持了巫某的诉讼请求。相关单位认为,涉案 “借条” 中明确写有 “半年利息 4.5 万已付” 的内容,该款项若为合伙资金,徐某成并无支付利息的道理,而徐某成未能证明自己实际支付了该笔利息,巫某也无证据佐证利息已付。基于这一认定,法院从 90 万元中扣除 4.5 万元,最终判决徐某成需向巫某归还 85.5 万元。
![]()
更让徐某成寒心的是,合伙期间巫某还多次利用职权占他便宜。2019 年 6 月,老某村户户通工程启动,巫某让徐某成供应砂石,还以 “承包方结工程款要我签字” 相要挟,向徐某成索要 15 万元现金,收了钱却不肯写收据。徐某成无奈,凑了 15 万元现金送到村部。后来在砂石场场地租金一事上,巫某向徐某成要了 2 万元现金,却只给出租方 1 万元,把剩下的 1 万元私吞了。2020 年 8 月,巫某说能帮徐某成孩子办理颍东区育某小学入学,收了 1 万元 “打理费”,可事没办成,钱也没退。
如今,徐某成手里握着银行流水、微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分红签字凭证等证据,他只希望能还原事实,还自己一个清白。一个残疾人靠辛苦经营维持生计,却遭遇这样的变故,这场纠纷的是非曲直,也等待着司法的秉公裁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