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041亿!455个项目!抢滩天府新区

0
分享至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监管方式,发展创业投资,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独角兽企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年,冲刺四季度的号角已然吹响,“十五五”新征程的轮廓愈发清晰。站在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回望,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四川天府新区成果丰硕:落地重大产业化项目455个,总投资额达3041亿元;累计注册外资企业280家,同比增长62%,外资到位4.61亿美元。

这份答卷的背后,是新区从“政策吸引”到“创新聚合”,从“单点引项目”到“全链育生态”的创新转变,也是这座国家级新区以科技创新为核、以产业生态为脉的发展实践。


西部(成都)科学城。马骥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科技招商破局

从“政策引导”到“创新磁场”

在兴隆湖周边100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实验室、前沿研究平台与成果转化基地密集布局;中科系等“中字头”集团军与天府兴隆湖实验室等“地方特种兵”协同发力,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开发战略性高技术产品。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兴隆湖实验室供图

“新区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清华四川院等大院大所资源优势,通过项目联合立项成果优先转化等方式,吸引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先进能源等产业领域技术关联企业在新区投资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项目转化赋能。”四川天府新区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道出招商核心逻辑。

机制创新成为招商工作的关键抓手。新区创新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拨后股”试点,支持先进技术、优质企业“双向揭榜挂帅”

“对于我们来说,看中天府新区很重要的一点是这里的创新生态。比如在研发和人才这一块,西工大先进动力研究院、北航成都创新院等丰富的科研机构都能对企业起到支撑作用。”天府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天府新区以“政策精准赋能+产业生态完备”的多维度叠加优势进一步推动企业落户。


北航成都创新研究院。周勇良 摄

据了解,在首期12亿元“双向揭榜挂帅”支持资金中,天府新区出资2亿元,落地项目最高可获2000万元扶持,为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四川省“双向揭榜挂帅”2025年首批项目立状签约中,成都天齐增材智造作为揭榜方,全力推进“国产个性化3D打印颞下颌关节假体”项目;达时科科技发布的“数智测量控制系统”需求,瞄准无线传输精准度与稳定性的突破,公司总经理洪治直言:“这一技术突破将为企业带来千万元级市场订单”……新区12个项目入选第4批四川省“成果找市场”双向揭榜挂帅榜单。11月7日—8日,省科技厅发布2025年第4批“成果找市场”揭榜挂帅项目榜单29个,新区有12个项目上榜,涉及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工艺等产业主攻方向,项目总投资约6.72亿元,将通过引育孵化企业落地新区。

生态赋能成长

从“单点项目引进”到“全产业链培育”

在兴隆湖畔,成都科创生态岛以场景驱动为核心竞争力,开放100余个科技应用场景,如同创新的试炼场;遍布园区内外的各类服务机器人,持续作为AI算法优化的“场景教练”,在真实交互中推动技术迭代;“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服务模式日趋成熟,辐射全川构建科创服务网络……

目前,岛上已吸引近40家企业和创业团队扎根,集聚1000余名创新人才,形成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规模。


成都科创生态岛。马骥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据介绍,科创生态岛W7楼宇内独角兽企业占比13%,隐形冠军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50%,W6楼宇等新载体投运后形成“多点开花、串珠成链”的产业布局。

“岛上产学研资源缩短协作距离,降低沟通成本,实现高效协同。”入驻企业新腾数致副总裁余恒如是说。


成都科创生态岛W7楼宇。

当前,天府新区通过打造西部中试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设专业中试基地,为前沿科技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到市场”的解决方案

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生物环保与绿色制造中试平台,吕青阳博士团队为眉山化工企业研发微生物菌剂,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试平台的实验室里,一组水电枢纽工程安全巡检中试实验正在开展……


吕青阳博士正在查看仪器数据。

天府新区多家不同类型的中试平台协同发力,不仅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资金和优质项目集聚,更通过中试环节的关键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生物环保与绿色制造中试平台。

常态化对接机制让创新资源流动更高效。“企业不用再跑遍全国找技术,团队不用再四处奔波找市场,金融机构也能精准发现好项目。”天府新区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提升“科创天府・智汇蓉城”“创投天府・周周见”等品牌活动的专业性与精准性,让常态化的科技成果路演对接从“秀PPT”的“展示会”,变成“真刀真枪”的“交易会”。

战略布局未来

从“重点项目引进”到“产业生态共建”

回望过去五年,天府新区揭牌运行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挂牌设立西部首个国家实验室,布局并投运2个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城园区投入使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校地新研机构集群发展,初步构建“实验室+大装置+国家队+高校圈”创新矩阵,成为西部地区科技资源集聚高地。


西部(成都)科学城。马骥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同时,新区加快建设成都科创生态岛,构建“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服务体系,实施“双向揭榜挂帅”重大政策,举旗探索新时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四川范式,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显示度进一步跃升,为支撑打造服务国家战略大后方的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夯实了底座基础。


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

“迈向‘十五五’,我们将在保障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遴选开发高成熟度技术成果,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四川天府新区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牢固树立科技招商思维,以公司化、市场化运作逻辑招引落地创新策源转化项目,加速产业载体“立楼满楼”,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从“先拨后股”的机制创新到“立楼满楼”的空间优化,从“企业回家”的温情服务到“全域协同”的开放布局,天府新区实践证明,科技产业发展既需要政策的精准赋能,也需要产业生态的持续培育。3041亿元投资背后,是455个项目与区域发展的同频共振,也是这座国家级新区面向未来的发展布局与实践探索。

记者:郑晓凤

综合区域竞争力公众号

封面摄影:马骥(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编辑:吴蔚、侯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天府发布 incentive-icons
天府发布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理委员会官方网易号
18773文章数 50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