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航空行业淡季不淡,票价转正。其背后是历史同期最高的客座率,低增速的航班量供给和持续增长的旅客。展望后续:1)总量角度:当前供需基本盘已优于2019及2024年;2)需求侧:结构性转好,公商务边际改善,跨境需求快于国内拉动周转;3)供给侧:存量维修拖累+低增速引进,供给约束不断强化。行业“供需-价格”拐点已见。
华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一、现象讨论:从淡季不淡的价格表现说起
1、淡季不淡,9月中旬以来票价同比转正,其背后原因为何?2、客座率升至历史高位。据民航局数据,今年9月,全民航客座率高达86.3%,为2006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同期最高值。该数字已经接近2019年8月暑运时期的86.6%和2024年8月的86.9%。10月以来,趋势延续。3、低增速的航班量供给+持续增长的旅客。国内航班量增速已低于1%,旅客量韧性增长。
二、行业展望:“供需-价格”拐点已见
1、供需基本盘已优于2024及2019年。2024年vs 2019年:旅客周转量(包含旅客及里程)+10.3%,年末机队数累计+13.2%,测算24年相较于19年的供需差为-2.9pct;而2025年前三季度,供需差已转正。25Q1-3 vs 19Q1-3,旅客量周转量+19.3%,机队方面,测算25年9月底相较于2019年末的机队+16.3%,相较于2019年9月底预计增幅为17.5%,供需差已转正至1.9pct。
2、需求结构性转好:公商务边际改善,跨境需求快于国内。1)公商务出行重回扩张区间,带动整体需求结构转好。如前文测算,从总量角度,当前供需基本盘已优于2019及2024年。而为何6-8月,行业票价同比负增,9月开始转好?该行进一步拆分需求结构,发现差旅出行重回扩张区间或为主要原因。9月旅客出差出行意愿指数重回扩张区间,TWI-B达到50.4%,高于50%荣枯线临界点,环比8月上升1.3pct;最新11月的数字为50.8%,保持在扩张区间。票价角度,同样呈现上述特征:6-9月,北上广深四城市出发平均票价同比分别为-8%、-7%、-5%和-2%,10月已经转正为+3%。2)跨境需求强于国内,拉动周转。年初以来,跨境需求增速持续高于国内,据民航局数据,25年1-9月,国内旅客量同比+3.5%;国际+地区旅客同比+20.3%,且国际地区旅客已超出19年同期2.3%。从最新的计划时刻表来看,跨境各区域仍在持续恢复。
3、供给:存量维修拖累+低增速引进,供给约束不断强化。1)核心部件召回检修,拖累存量供给。2023年8月,普惠公司的母公司RTX陆续发布公告,拟召回检修PW1100G发动机,“下发检修”预计将在2023~2026年间完成,导致部分飞机停飞。2)波音、空客的交付能力仍低于此前正常水平。且两家目前在手积压订单数量众多,交付时间拉长,空客累计待交付订单8698架,波待交付6579架。3)复盘22-24年,三大航实际交付不足年初预期数50%。该行复盘2022-2024年三大航计划交付量与实际交付情况对比,结果显示连续三年三大航合计交付完成率低于50%。4)测算25-27年行业净增或依然在3%左右。5)反内卷号召下,时刻总量收紧。
4、“供需-价格”拐点已见,高弹性或一触即发。以三大航均值看,采用Wind一致预期收入,2025年平均收入预计为1637亿:若票价提升1%,对应平均收入增加16.4亿,利润增厚12.3亿;若票价提升5%,对应平均收入增加81.8亿,利润增厚61.4亿。且三大航尚有未抵扣亏损,实际税率或低于标准值。
三、成本端:油价贡献成本减负
今年以来,受益于石油供应增加,油价同比保持下降趋势。1-11月,国内综采油价同比下滑11%。根据各家航司半年度披露,10%的油价变动对应年化成本端影响:三大航成本影响约43~51亿,春秋吉祥影响在6~6.5亿。若低油价得以持续,航司成本端将明显减负。
风险提示:经济大幅下滑、人民币大幅贬值、油价大幅上涨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