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9个月被婆婆赶回娘家,8天后问我知错没,我:离婚吧,孩子摘了

分享至

“一个苹果都削不好,你还能干什么!”婆婆张翠华把削了一半的苹果摔在垃圾桶里。

门“砰”的一声被关上,怀孕九个月的李欣然,被赶出了家门。

八天后,婆婆的电话打来,语气一如既往地冰冷:“知错没?可以回来了。”

李欣然抚摸着高高隆起的肚子,平静地对着电话那头说出了一句话。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炸弹,让电话那头的婆婆,和她身边的丈夫王伟,瞬间石化。



01

北方的初冬,暖气还没来,屋里阴冷。

李欣然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是王伟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她特意多炖了一会儿,骨头都快酥了。

“吃饭了。”她朝客厅喊了一声。

婆婆张翠华扶着老花镜,正一针一线地织着毛衣,闻言头也没抬。

王伟从电脑前挪开,走过来,习惯性地先拿起筷子尝了一口排骨。

“嗯,好吃。”他含糊地说。

张翠华放下手里的活计,慢悠悠地走过来,在桌边坐下。她先是扫了一眼桌上的三菜一汤,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今天买菜花了多少钱?”她问。

“排骨三十五,青菜六块,豆腐三块,一共四十四。”李欣然报得很快,像个随时准备接受检查的小学生。

“嗯。”张翠华夹了一筷子青菜,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盐又放多了。”

李欣然拿着碗筷的手顿了一下,没说话。

王伟赶紧打圆场:“妈,我觉得正好,欣然现在口味重,正常。”

张翠华瞥了儿子一眼,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看向李欣然高高隆起的肚子。

“都九个月了,还是这么瘦,营养都去哪了?”

李欣然低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

“前几天我让你娘家妈寄的土鸡蛋,寄了没?”

“寄了,在路上了。”

“让她多寄点,超市里的鸡蛋没法吃,都是饲料鸡。”张翠华说得理所当然。

饭桌上的气氛有些沉闷,只有王伟偶尔发出的咀嚼声。

吃完饭,王伟把碗一推,又回到了电脑前。李欣然起身收拾碗筷,张翠华也站了起来,走到客厅的沙发旁,拿起一个精致的礼品袋。

“这是我托人从香港买的,名牌的,纯棉,对孩子皮肤好。”她从袋子里拿出一套小小的、包装精美的婴儿连体衣,在李欣然面前晃了晃。

李欣然看着那套衣服,然后默默地走进卧室,从床头柜里拿出一个小布包。

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双用红色毛线织成的小鞋子,虎头虎脑的,手工算不上多精致,但一针一线都很密实。

“这是我妈织的。”李欣然把小鞋子递过去。

张翠华接过来,只看了一眼,就放在了旁边的茶几上,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加掩饰的嫌弃。

“你妈眼睛不好,就别让她费这个神了。现在谁还穿这种土东西?又不好看,线也糙,磨孩子的脚。”

她拿起那件香港买来的连体衣,继续说:“你看这个,多软和。我们家孙子,一出生就要用最好的。”

李欣然看着那双被随意丢在茶几上的虎头鞋,没再说话,转身走进了厨房。

水龙头哗哗地响着,盖过了客厅里张翠华向邻居电话炫耀“香港货”的声音。

她慢慢地洗着碗,一个,又一个。冰凉的水浸着她的手,肚子里的孩子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轻轻地动了一下。

02

距离预产期还有二十天。

天气预报说,一股强冷空气即将过境,气温会骤降十度。

李欣然一早就觉得胸口发闷。她想把卧室的窗户开一条缝,透透气。这个家太小了,六十平米的老房子,塞了三个人,还有一个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空气总是显得格外拥挤。

她的手刚碰到窗户的把手,张翠华的声音就在身后响了起来。

“干什么呢!想冻死我孙子?”

李欣然回过头,张翠华像一尊门神一样堵在卧室门口,脸上满是戒备。

“妈,屋里太闷了,我开一小会儿,就一小会儿。”

“不行!”张翠华的语气不容置喙,“你现在是双身子的人,最怕穿堂风。万一着凉感冒了,吃不吃药?吃药对孩子不好,不吃药你难受,最后遭罪的还是我孙子!”

“我就是觉得喘不上气。”李欣然小声辩解。

“喘不上气那是你自己的事,哪个女人怀孕不难受?就你金贵?”张翠华的音量高了起来,“我怀王伟的时候,大冬天还下地干活呢,也没见天天喊难受。”

李欣然没再坚持,默默地把手从窗户上收了回来。

她走到客厅,想喝口水。桌上放着一个苹果,她顺手拿起来,找了把水果刀,坐在沙发上慢慢地削。

因为肚子太大,弯腰的动作很吃力。她只能把腿叉开,将苹果举得很高,一点一点地削着皮。

张翠华从卧室跟了出来,看到这一幕,脸色又沉了下去。

“你看你笨手笨脚的样!一个苹果都削不好,皮削得跟狗啃的一样,厚的能炒盘菜了!”



她一把夺过李欣然手里的苹果和刀。

“我来!”

张翠华的手很巧,刀在她手里飞快地转动,一条完整的、薄薄的苹果皮很快就垂了下来。

她把削好的苹果递给李欣然,像是一种施舍。

“吃吧。”

李欣然看着那个光溜溜的苹果,突然没了胃口。

她摇了摇头:“我不想吃了。”

张翠华的火气“腾”地一下就上来了,她把苹果狠狠地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

“给你削你又不吃了?你到底想干什么?是不是诚心跟我作对?”

“我没有……”

“你没有?我看你就是存心的!从早上开窗户开始,你就一直给我甩脸子!怎么,嫌我这个老婆子碍你眼了?”张翠华的声音越来越尖利,“别忘了,你住的是我儿子家,吃的是我儿子买的米!你有什么资格在这挑三拣四?”

王伟听到争吵声,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妈,怎么了这是?”

“你问她!”张翠华指着李欣然,“问问你这个好媳妇,她今天是怎么气我的!”

王伟看着李欣然,眼神里带着一丝恳求:“欣然,你少说两句,妈也是为你好。”

李欣然看着丈夫,这句话,她已经听了无数遍了。每次婆媳有矛盾,他永远都是这一句。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和疲惫,瞬间涌了上来。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她问,声音不大,却很清晰。

“你没错,都是我的错!”张翠华像是被点燃的炮仗,“我错在不该让你进我们家的门!我错在不该伺候你这个祖宗!”

她越说越激动,转身冲进李欣然的卧室,拉开衣柜,把里面的衣服一件一件地往外扔。

“你既然觉得我们家容不下你,那你就走!回你娘家去!让你妈伺候你去!”

衣服、裤子、孕妇裙,散落了一地。

王伟愣住了,他想去拉他妈,又不敢。

“妈,你这是干什么啊,有话好好说。”

“没法好好说!”张翠华把一个行李箱拖出来,胡乱地把地上的衣服往里塞,“今天她必须走!这个家,有她没我,有我没她!”

李欣然就那么站着,看着眼前的一切,一动不动。

她没有哭,也没有闹。

箱子塞满了,张翠华把箱子“砰”地一声立在地上,指着门口。

“滚!现在就滚!”

李欣然的目光,从婆婆狰狞的脸上,缓缓移到丈夫王伟的脸上。

王伟的眼神躲闪着,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李欣然慢慢地走到门口,穿上鞋,拉过那个行李箱,打开了门。

初冬的冷风,一下子灌了进来。

她挺着九个月的肚子,一步一步,走进了楼道。

门在身后“砰”的一声,关上了。

03

娘家在隔壁城市,坐火车要三个小时。

李欣然的父母看到她挺着大肚子,拉着行李箱,在傍晚时分出现在家门口时,都惊呆了。

“欣然?你怎么回来了?王伟呢?”母亲一把扶住她,焦急地问。

“我……我们吵架了。”李欣然的声音有些沙哑。

父亲的脸色沉了下来,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箱。

“先进屋,先进屋再说。”

小屋子很快被重新收拾了出来。母亲给她下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看着她吃下去,眼圈一直是红的。

“到底怎么回事?这么大的肚子,怎么能让你一个人回来?”父亲坐在旁边,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李欣然把事情的经过,挑挑拣拣地说了一遍,隐去了那些最伤人的话。

“胡闹!”父亲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这是过日子吗?说赶人就赶人?”

母亲在一旁抹着眼泪:“你婆婆也真是的,你都快生了,怎么还跟你计较这些。”

“爸,妈,你们别担心,我就是回来住几天,等他气消了……不,等我气消了,我就回去。”李欣然扯出一个笑容,想让父母安心。

晚上,她躺在自己出嫁前的床上,闻着被子上熟悉的阳光味道,却怎么也睡不着。

肚子里的孩子很不安分,一直在动。她轻轻地抚摸着肚皮,一遍又一遍。

她在等。

等王伟的电话。

她想,他现在应该急坏了吧。他肯定在想办法劝他妈,然后就会打电话过来,求她回去。

手机就放在枕边,屏幕一次都没有亮起。

夜很深了。楼下传来几声狗叫,然后又恢复了寂静。

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第二天,她是被母亲叫醒的。

“欣然,快起来吃饭。你爸一早就去市场给你买活鱼去了,说要给你好好补补。”

李欣然坐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手机。

没有未接来电。

只有一条微信消息。



是王伟发来的,时间是凌晨三点。

点开。

“老婆,别生气了。我妈年纪大了,脾气就这样,你多担待点。她现在还在气头上,你先在娘家住两天,等她气消了,我再去接你。别胡思乱想,早点睡。”

李欣然看着那段文字,反反复复地看。

没有一句道歉,没有一句关心她一个人坐火车回来的安危,通篇都是在为她妈妈解释,让她“多担待”。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很暖和。

李欣然却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一直窜到了头顶。

她把手机扔在一边,掀开被子,下床。

父亲买的鱼还在盆里游着,母亲正在厨房里忙碌。

“欣然,起来啦?快去洗漱,马上就能喝到鲜美的鱼汤了。”母亲回头,笑着说。

李欣然看着母亲鬓角的白发,和父亲放在桌角还没来得及收起来的降压药,鼻子一酸。

她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了母亲。

“妈。”

“诶,怎么了傻孩子?”

“没什么,就是想抱抱你。”

这一天,王伟没有再来电话。

第三天,还是没有。

李欣然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她不再等了。她陪着母亲去买菜,陪着父亲下棋,努力地笑着,吃饭,散步。

只是,她笑的时候,眼里没有光。

到了第五天,王伟的电话终于来了。

“老婆,在家干嘛呢?”他的语气很轻松,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没干嘛。”

“我妈气消了,你也别闹脾气了,我周末去接你回来吧?”

“闹脾气?”李欣然重复着这三个字,觉得有些可笑。

“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错行了吧?别生气了,对宝宝不好。”王伟的语气里透着一丝不耐烦。

李欣然没有接话。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王伟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

“欣然,你到底想怎么样?”

“我想怎么样?”李欣然轻轻地问,“王伟,你觉得我想怎么样?”

这个问题,让王伟答不上来。

电话,就在这种尴尬的沉默中,挂断了。

04

回到娘家的第六天,父亲的老毛病犯了,高血压,头晕得厉害。

母亲手忙脚乱地给他找药,量血压,嘴里不停地念叨:“让你别生气,别生气,你就是不听。”

李欣然站在一旁,看着父亲苍白的脸,心里像被一块大石头堵住了。

她知道,父亲的病,是被她气的。

下午,她一个人去了一趟银行。

卡里的余额,只有三千二百块。

这是她所有的积蓄。怀孕后,她就辞了职,家里的开销一直都是王伟在负责。她偶尔想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都要小心翼翼地看婆婆的脸色。

从银行出来,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雪。

冷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割一样。

她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孤立。

她后悔了吗?

如果哪天,她服个软,跟婆婆道个歉,是不是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

如果她还在那个家里,至少,她不用为钱发愁,不用让年迈的父母为她担惊受怕。

一个陌生的号码打了进来。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是欣然吗?我是你家楼下的张阿姨。”

是那个总是在楼下花园里跟婆婆聊天的邻居。

“张阿姨,您好。”

“哎呀欣然,你怎么回娘家了啊?我听你婆婆说,你们小两口闹别扭了?”张阿姨的声音很热情,“你婆婆可想你了,这两天总跟我念叨你呢。她说你快生了,一个人在外面她不放心。前天还念叨着,说给你炖了鸡汤,你却不在家,她自己一口都没舍得喝。”

李欣然握着手机,静静地听着。

“欣然啊,阿姨是过来人,跟你说句心里话。你婆婆这人,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没什么坏心眼的。她一个人把你老公拉扯大,不容易。你们年轻人,要多体谅体谅老人。夫妻之间,床头吵架床尾和,别为了一点小事就往娘家跑,伤感情。”

“她……真的这么说?”李欣然问。

“那可不!昨天我见她,眼睛都是肿的,肯定偷偷哭过了。她就是嘴硬,心里疼你们呢。”

挂了电话,李欣然站在街角,茫然四顾。

车来车往,人声嘈杂,她却觉得世界安静得只剩下自己的心跳。

张阿姨的话,像一把锥子,在她已经混乱不堪的心上,又钻了一个洞。

是她错怪婆婆了吗?

她真的,只是嘴硬心软吗?

那个把她的衣服扔了一地,指着门口让她滚的婆婆,真的会在背后因为想念她而偷偷哭泣吗?

她想给王伟打个电话,想问个清楚。

她拿出手机,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号码,手指却悬在屏幕上,迟迟没有按下去。



她怕,怕听到自己不想听的答案。

也怕,听到自己想听的答案。

05

第八天,李欣然的手机在上午十点准时响起。

来电显示是家里的座机号。

她知道,是婆婆。

这几天,她想了很多。想到父亲的病,想到卡里可怜的余额,想到那个素未谋面的孩子。

也许,张阿姨说的是对的。

也许,她应该低个头。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

她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

“喂。”

电话那头很安静,能听到张翠华略显粗重的呼吸声。她似乎在等李欣然先开口。

但李欣然没有。

僵持了大概十几秒,张翠华终于按捺不住,拨通了李欣然的电话。她以为这个倔强的儿媳早就想回来了,只是在等一个台阶下。

“想清楚了吗?”婆婆的语气依然高傲,“是不是该认个错回来了?我给你八天时间考虑,已经很仁慈了。”

电话那头很安静,只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

“李欣然,你听到我说话了吗?别以为回了娘家就有人撑腰,你肚子里还怀着我们家的孩子呢!赶紧收拾东西回来,我可以既往不咎。”

婆婆等着李欣然的道歉和求饶,等着她哭着说想回家。

沉默持续了很久。

终于,李欣然开口了,声音出奇地平静......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