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鲁渝协作“教育组团”:把“带不走的学校”留在巴渝深山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

“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这是一句曾流传在渝东南地区的民谣,意思是不用费心去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只需要把他送到这四个县里走一圈,孩子就能深有体会了,形象地道出了当年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地区群众的贫穷与辛酸。2022年起,中组部等八部委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山东以“省市联动、人才组团”的方式派出校长和教师,对酉阳、彭水、巫溪、城口等重庆市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8所学校实施精准帮扶。三年过去了,受援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育人质量实现较大提升,8位山东援派校长、38位骨干教师把课堂、理念、制度一并“搬”进大山,留下一批“带不走的学校”。

精准把脉,“生命叙事”重塑教育生态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渝、鄂、黔三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区,是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有“世界苗乡”之称。连绵的高山成为阻隔彭水与外界交流的屏障,直到2009年才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现在,这里仍然是全国160个重点帮扶县之一。

2022年8月,47岁的聊城三中副校长刘海生率11人团队进驻该县彭水民族中学,出任校长。经过前期调研,团队发现学校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当地很多青壮年长期在外务工,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亲情陪伴少了,孩子情绪容易低落,学习状态也受影响。

把出脉象后,刘海生和他的团队围绕“立德树人”教育本位,为教师和学生制定“生命叙事”教学思路,借助“校家社”三方联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他们首先从亲情沟通、心理疗愈、学业促进、品行培养四个维度出发,通过组织各类兴趣活动让学生回归生活、专心学习。继而,巧用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增强学生文化认同,加强与教师的双向互动。再次,利用课前三分钟训练学生的写作和演讲能力,让学生打开内心、主动交流。最后,通过“课课有衔接、天天有记录、周周有反思、期期有沉淀”的联动机制,营造良好风气,推动习惯养成。这种“生命叙事”理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丰富多彩的活动、亲切励志的体验,唤醒了学生成长成才意识,既有益于学生性格的涵养,也助于知识的学习。

三年来,彭水民族中学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多人获评重庆市名师和县“骨干教师”,孩子们有了自尊自信,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成绩稳步提升,“生命叙事”为山区孩子铺就了更坚实的成长之路。

“破局”职教,“酉为”有位创品牌

作为重点帮扶县之一,重庆市酉阳县对产业工人的需求强烈。由东营职业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杨登山带队,东营市广饶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重庆市两江职教中心“组团”的13名骨干教师,为酉阳职业教育中心提供定向帮扶。

与当地其他学校相似,酉阳职业教育中心也面临“办学理念不清晰、办学资源不充足、师资素养待提高、校园文化不彰显、专业建设待革新、教学质量待提升”等问题,一度陷入招生难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帮扶团队以党建为统领,突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武陵山区“三区”特点,明确“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办学定位,出台了“理念引领、师资培养、硬件升级、五育并举、教学提升、产教融合”等六项改革举措打造“酉为”品牌,拓展“职业素养与知识技能并重、高考升学与优质就业并举、人才培养与社会培训并行”等路径,积极探索“园校互动,校企融合”办学模式,推动学校与企业、劳动力市场合作,以现代学徒制促进社会培训、技能评价、文化传承,助力学生人生出彩。

通过“六部”联动,酉阳职教中心营造了学校党组织、教师、学生,每个部门单位、每个岗位、每项工作、每名教职工都有作为的良好风气,师资队伍、学生就业、项目建设、产教融合各项工作“有为有位”,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8.63%,专业对口率85%,用人单位满意率接近100%。三年来,学校为重庆等地区的信息技术、汽车维修等重点行业输送了近千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扎根山区,“挑山工”精神补短板

泰安二中副校长夏昕宇、高级教师苏红兵夫妇把家搬进大巴山腹地,与重庆八中“组团”帮扶巫溪上磺中学。巫溪县上磺中学是山东“组团式”帮扶重庆的8所学校中唯一不坐落于县城的学校,“经济状况困难、生源流失严重、留守儿童众多”成为校长夏昕宇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

帮助学生成才,方法很重要,陪伴更可贵。夏昕宇拿出“挑山工”精神,带领帮扶教师深入课堂一线开展示范引领,每学期听课评课100多节。针对孩子们基础弱的特点,他悉心研究学习方法,通过提炼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强化思维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受其感染,帮扶老师每晚自愿加班备课,为学生答疑解惑,谈心谈话。团队提炼“核心知识点+思维导图”,开设“晚自习门诊”,引进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导学,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树立目标。

“夏校长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和文化,更有视野与格局。”上磺中学校的班子成员一致这样评价。“三年来,我们携手同心、配合默契,强管理、带队伍,抓质量、塑特色,促进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

三年援派期结束,老师学生对夏昕宇依依不舍,也让他倍受感动。他说:“三年支教看似助人其实惠己。扎根山区,使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知,更明白学生所盼、社会所期。未来,我将坚守教师本分,将立德树人的初心坚持下去。”

援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三年来,山东教育帮扶团队扎根山区、以校为家,针对受援学校存在的师资薄弱、资源匮乏、管理滞后等问题,精准施策、系统推进,“送理念、送政策、送人才、送知识、送技术、送资金”,取得了显著的帮扶成效。

8位山东援派校长带着先进办学理念扎根重庆重点帮扶县各校,或重构教学管理体系、推动“高效课堂”落地,或联动鲁渝企业为职教中心新增特色专业、促成“订单式培养”。38位骨干教师通过“师徒结对”“联合备课”,设计适配山区学情的分层教学方案,开展专题培训和公开课,带动200余名本地教师提升能力,助力学子健康学习成长;更有家境贫困险些辍学的女生,经过家访劝说、争取“学费全免+生活补贴”后重拾学业,并最终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用知识改写了人生轨迹。

“‘鲁渝协作’的三年实践实现了‘五个转变’:帮扶理念从单独到合作,主体从一元到多元,内容从支教到管理,目标从扶智到志智双扶,结果从‘输血’到‘造血’。”山东省教育厅援派干部孙咏梅总结道。(初建廷 诸葛佳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6694文章数 560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