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日前,记者从商洛市柞水县获悉,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天麻种植产业,不仅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的富民新路。这里的人们也正以一种智慧的方式,将“绿水青山”的无形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在收益。他们选择的钥匙,便是藏在林荫之下的一味良药——天麻。一幅以生态为底色、以产业为画笔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生态禀赋:天麻生长的“天然温床”
“一方水土养一方物”,天麻的茁壮成长,离不开独特的自然环境。柞水县营盘镇药王堂村的药王沟,海拔适中,林木繁茂,天然的林荫遮蔽率高达70%至80%,为喜阴、怕晒的天麻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天然温床”。正是看中了这份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陕西秦禾优品供应链有限公司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将产业根植于此。
“这里的林地资源太好了,简直是天麻的理想家园。”公司总经理高堂胜回忆起当初的选择,依然充满信心。这片未经雕琢的青山,不仅孕育了优质的天麻,更承载着一个产业兴、百姓富的希望。
科技赋能:铸就卓越品质的“金字招牌”
如果说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天麻成功的“天时地利”,那么科学的种植管护则是其品质卓越的“人和”保障。为了确保天麻的道地性与高品质,公司与县林业局林特中心紧密合作,全面推广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从选种、栽植到采收,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
县林特中心主任周安生对此深有感触:“在好生态与好技术的双重加持下,我们种出的天麻,个头饱满、纹路清晰、胶质浓厚,品相极佳。”这份自信并非空谈。专业检测报告显示,药王堂村的天麻素含量高达0.35%以上,远超0.20%的国家药典标准,且未检出任何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这份沉甸甸的“品质报告”,为柞水天麻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壁垒。
利益联结:激活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产业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百姓受益。如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捧上“金饭碗”?秦禾优品公司探索出“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的双轮驱动模式,将村民深度嵌入产业链,共享发展红利。
55岁的村民李文宝就是这一模式的直接受益者。“以前在外打工,挣得不多还顾不了家。现在好了,土地流转有租金,在基地干活有工资,一年下来稳稳当当能挣两万块,心里踏实!”李文宝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的故事,是药王堂村许多村民生活的缩影。
据统计,该天麻基地每年能提供八九十到上百个就业岗位,长期吸纳50余名村民,临时用工超过100人次。村民人均年增收超过1.5万元,这笔收入占到了许多家庭年总收入的六成以上。小小的天麻,已然成为村民心中最坚实的“致富靠山”。
绿色展望:续写乡村振兴的“生态篇章”
天麻的丰收,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高堂胜已经为未来擘画了清晰的蓝图:“天麻不能重茬,采收后的林地不能闲置。我们计划再引进一种适合林下生长的中药材,实现轮作,继续壮大产业,带动更多人就业。”
这种“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正是柞水县发展林下经济的精髓所在。如今,放眼柞水全县,像药王沟这样的林下中药材种植点已星罗棋布,总面积达1.5万亩,形成了以天麻、五味子、连翘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覆盖8个镇20余个村。
从一片林到一味药,从一项产业到一条致富路,柞水县正用实践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林下的勃勃生机,正化作乡村振兴的强劲脉动,奏响一曲曲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动人乐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