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一吹,街边水果摊的香气就浓得化不开。橙红的橙子堆成小山,软糯的柿子裹着白霜,连榴莲都摆上了显眼位置。不少人逛一圈就买上一大袋,想着给家里老人补充维生素。可你知道吗?冬天一到,老人的血脂就容易“偷偷飙升”,有些看似健康的水果,可能会让降脂努力全白费。
肯定有人疑惑:“水果不是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吗?怎么还会升血脂?”我以前也这么想,直到医生朋友点醒我——水果里的果糖、果胶这些成分,对普通人是营养,对高血脂、代谢异常的人来说,可能就是“甜蜜负担”,甚至会推着甘油三酯往上涨。
中国营养学会早就说了,成年人每天水果吃200到350克就够了,还得优先选低糖的。冬天这4种热门水果,高血脂人群真要少碰,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快记下来。
先说最常见的橙子。酸甜多汁,冬天吃着特别解燥,谁能拒绝?可它每100克就含9.3克糖,属于中高糖水果,而且果糖占比不低。这种果糖进入人体后,会直接跑到肝脏里变成脂肪,甘油三酯可不就升高了嘛。更要命的是,很多人吃橙子没节制,一次啃三四个,或者榨成汁喝。一杯橙汁至少要2到3个橙子,糖分直接翻倍,长期这么喝,高血脂、脂肪肝都可能找上门。
然后是柿子。软乎乎的柿子咬开流心,老人孩子都爱。但它不仅有单宁酸空腹吃容易长“胃柿石”,含糖量更是吓人——每100克柿子含糖13.3克,比西瓜还高。冬天很多老人把柿子当零食,不知不觉就吃多了,血脂自然跟着往上走。
榴莲更是“热量炸弹”。总有人说冬天吃榴莲进补,可它每100克能量就有147千卡,脂肪含量是苹果的6倍。要是每天吃半个榴莲,相当于多吃两碗米饭,里面的饱和脂肪酸还会升高“坏胆固醇”。高血脂的人吃榴莲,简直是火上浇油,千万别跟风买。
还有看着清爽的甘蔗。一咬下去全是甜水,很多人觉得比饮料健康。但甘蔗的升糖速度快得惊人,榨成汁后一杯含糖量能到20到30克,会直接刺激胰岛素波动,间接影响血脂代谢。糖尿病前期、有脂肪肝的人,一定要离它远点。
除了这些新鲜水果,葡萄干、蜜枣这类干果也得警惕。水果脱水后糖分全浓缩了,一小把就含15克以上的糖。有研究说,吃多了干果会明显升高血脂和体重,对心血管一点都不友好。
可不是说高血脂就不能吃水果了,选对种类、控制量就行。《脂代谢异常防治指南》里推荐的这几种,冬天吃就很合适。苹果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帮着降胆固醇;柚子糖分低、热量低,里面的柚皮苷还能改善血脂;蓝莓的花青素抗氧化能力强,对血管特别好。
就算是这些“好水果”,也不能敞开吃。建议每次吃100到150克,大概一个中等苹果的量,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别空腹或睡前吃。我现在给家里老人买水果,都是挑这些低糖的,一次只买两三天的量,避免放久了不新鲜,也防止他们一次吃太多。
![]()
冬天是老人血脂波动的高发期,控制饮食比啥都重要。别再盲目给老人买水果进补,也别觉得“天然的就绝对健康”。根据老人的血脂情况,选对水果、精准控量,才能让水果真正成为健康帮手。
免责声明:本文为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旨在进行知识分享与信息普及,不能替代任何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医生或其他具备资质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中国食品安全网致力于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但不对内容中可能存在的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责任。如您发现文章内容存在任何问题,欢迎通过以下官方渠道向我们反馈:010-6370307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