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秀兰啊,你这样的女人,哪个男人敢娶啊?”
村头的刘婶看着正在修屋顶的李秀兰,摇着头叹气。
李秀兰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
“那就不嫁呗,我一个人也能活得好好的。”
谁能想到,三个月后,她竟然嫁给了全村公认最懒的张大柱,
婚礼当天,整个村子都炸开了锅。
![]()
李秀兰今年二十八岁,是李家村出了名的女能人。
她家的三亩田,永远是村里收成最好的。春耕时节,别人家的男人还在田里慢悠悠地犁地,她已经一个人把田犁好、整平、插完了秧。夏天除草,她一个人的速度顶得上两个壮劳力。到了秋收,她家的稻谷又大又饱满,晒出来的米粒透着诱人的光泽。
不仅如此,她还会木工活。村里谁家的门坏了、凳子断了,都来找她帮忙。她抡起斧头、拿起锯子的样子,比村里的木匠师傅还要利索。去年冬天,她硬是自己一个人盖起了一间储物房,从打地基到上梁,从砌墙到盖瓦,样样精通。
“这女人啊,太厉害了。”村里的男人们私下议论,“娶回家,咱们男人还有什么用?”
王家的大儿子曾经动过心思。他是村里条件最好的后生,家里有五亩地,父母身体健康,自己也算勤快。托媒人上门提亲那天,他特意穿了新衣服,满怀信心。
“秀兰啊,王家大儿子人不错,你考虑考虑?”媒婆笑眯眯地说。
李秀兰正在院子里修理水车,听到这话,手上的活都没停:“王婶,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一个人过得挺好的,暂时不想嫁人。”
“哎哟,这孩子。”媒婆着急了,“你看你都二十八了,再不嫁人,可就真嫁不出去了。”
“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呗。”李秀兰擦了擦手上的机油,“我自己种田、自己盖房、自己赚钱,要男人干什么?”
这话传到王家大儿子耳朵里,他脸色铁青:“这女人太狂了,不娶也罢!”
之后,又有几个人托媒人来说亲,都被李秀兰婉拒了。渐渐地,村里的适龄男子都不敢打她的主意了。不是怕她,而是觉得没必要——她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干,要丈夫有什么用?
“秀兰这孩子,能力是好,就是太能干了。”村长叹气,“男人啊,都想在家里有点用处,她这样,让男人往哪里摆?”
李秀兰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喂鸡喂猪、打理菜园。下午回来还要洗衣做饭、修补农具。晚上在油灯下纳鞋底、做针线活。她的日子过得井井有条,比村里任何一户人家都要富足。
“我就不信了,难道女人能干也是错?”有一天,李秀兰对着镜子梳头时,喃喃自语,“我又没偷没抢,凭本事吃饭,碍着谁了?”
镜子里的她,皮肤被太阳晒得黑里透红,眉毛浓黑,眼睛明亮有神。虽然穿着粗布衣裳,但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干练的劲儿。她其实长得不差,只是常年劳作,手上长满了老茧,少了些娇柔之气。
春去秋来,李秀兰依旧单身。村里的年轻女孩一个个出嫁,她却像一棵独立的树,扎根在自家的院子里,活得自在又孤单。
张大柱是李秀兰的邻居,住在她家东边的破院子里。
说起张大柱,全村人都要摇头。他今年三十岁,却是村里公认的懒汉。他家有两亩地,一年到头荒着大半,只在春天随便撒点种子,至于能不能长出来,全看天意。他的房子破破烂烂,屋顶漏雨也不修,下雨天就在屋里摆几个盆接水。
“大柱啊,你也不是没力气,怎么就不能勤快点?”村长多次上门劝导。
张大柱躺在院子里的破躺椅上,眯着眼睛晒太阳:“村长,人活一辈子,图个啥?我这样也挺好的。”
“你这样能好?”村长气得吹胡子,“你看看你家,像个家的样子吗?”
“能遮风挡雨就行。”张大柱慢悠悠地说,“地里种点东西,够我吃就行。日子过得去就得。”
村里人对他是又气又无奈。他父母早年去世,膝下无子,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他不偷不抢,就是懒,懒到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
李秀兰和张大柱做了十几年邻居,彼此却很少说话。她看不惯他的懒散,他觉得她太能干太累。两个人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过各的日子。
转折发生在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
那天夜里,李秀兰突然发起了高烧。 她一个人躺在床上,浑身发冷,头痛欲裂。 她想起床倒水喝,却发现自己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救命……”她虚弱地喊了一声,但声音太小,夜深人静,谁也听不见。
恍惚中,她听见有人在砸门。
“秀兰?秀兰!”是张大柱的声音。
李秀兰用尽全身力气喊了一声:“门…… 没锁……”
张大柱推门进来,一眼就看到了床上的李秀兰。 她脸色通红,嘴唇发白,显然是病得不轻。
“你这是怎么了?”张大柱难得地紧张起来,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这么烫!”
“我…… 我难受……”李秀兰虚弱地说。
那天夜里,张大柱背着李秀兰走了五里山路,送她到镇上的卫生院。医生说她得的是急性肺炎,再晚来一会儿就危险了。
李秀兰住了七天院。这七天里,张大柱每天都来看她,给她送饭、倒水、买药。李秀兰看着这个平时懒得连地都不愿意种的男人,为了照顾她居然能早起晚睡,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大柱,谢谢你。”出院那天,李秀兰真诚地说,“要不是你,我可能就……”
“邻居嘛,应该的。”张大柱挠了挠头,难得有些不好意思,“你平时那么能干,生病了总得有人照顾。”
这件事在李秀兰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李秀兰会继续单身下去的时候,村里却传出了一个惊天消息——张大柱居然在追求李秀兰!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这个全村最懒的男人,为了追求李秀兰,居然开始变得勤快起来。他把自家荒废的田地翻了个遍,认认真真地种上了庄稼。他修好了漏雨的屋顶,整理了乱糟糟的院子。
“这还是那个张大柱吗?”村里人都傻眼了。
春天的早晨,李秀兰像往常一样早起下地。刚打开院门,就看到自家的菜园已经被人浇过水了。菜叶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谁这么早就来我家浇菜?”她纳闷地想。
第二天,同样的情况。第三天,她故意起得更早,终于看到了那个身影——张大柱。
“大柱?”李秀兰惊讶地走过去,“你在干什么?”
张大柱正弯着腰浇水,听到声音直起身来,有些不好意思:“这个……我看你每天都那么忙,就想着帮你浇浇菜。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
“你……”李秀兰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
从那以后,张大柱经常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她下地干活,他也跟着下地,虽然干得慢,但很认真。她修农具,他在旁边递工具。她做饭,他主动去井里打水。
村里的议论声更大了。
“你们看,张大柱这是铁了心要追秀兰啊!”
“嘿,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他那样,秀兰能看上他?”
“就是就是,一个全村最懒的男人,凭什么配得上秀兰?”
这些话传到张大柱耳朵里,他只是笑笑,继续做自己的事。
一天傍晚,李秀兰在院子里劈柴。张大柱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旁边,看着她手起斧落,柴禾应声而断。
“秀兰。”张大柱突然开口。
“嗯?”
“你说,人为什么要活得那么累?”
李秀兰停下动作,看着他:“不累怎么活?总不能像你以前那样,躺着晒太阳过日子吧?”
“我以前啊,确实是太懒了。 ”张大柱承认,“可我懒,不是因为不想干活,而是觉得没必要。 一个人吃饱穿暖就行了,干那么多活干嘛?”
“那现在呢?”李秀兰问,“你现在怎么又变勤快了?”
张大柱抬起头,认真地看着她:“因为我想照顾一个人。 我发现,当你想为一个人做点什么的时候,就不会觉得累了。 ”
李秀兰的心跳突然快了起来。
“秀兰,你知道村里人怎么说你吗?”张大柱继续说,“他们说你太能干了,男人都不敢娶你。 可在我看来,你能干是你的本事,不是你的错。 ”
“你不怕我太能干,让你没用武之地?”李秀兰问。
“怕什么?”张大柱笑了,“你能干是你的事,我能不能帮上忙是我的事。 就算帮不上大忙,我总能帮你打打水、洗洗碗吧?”
这话说得李秀兰心里一暖。
“而且啊,”张大柱站起身,“我觉得一个人能干不能干,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两个人在一起,能不能让对方过得舒服一点。 你那么累,总该有个人心疼你、照顾你吧?”
“可你以前那么懒……”李秀兰犹豫着。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张大柱认真地说,“我承认我以前懒,那是因为我一个人,懒点也无所谓。 但如果娶了你,我不能再让你一个人那么辛苦。 ”
李秀兰沉默了。她想起那个冬夜,张大柱背着她走过漫长的山路;想起这些日子里,他每天默默地帮她做那些琐碎的小事;想起他看着她的眼神,温柔而坚定。
“给我点时间,让我想想。”李秀兰最后说。
张大柱点点头:“好,你慢慢想。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我都会尊重。”
李秀兰陷入了纠结。
一方面,她确实被张大柱的真诚打动了。这个男人虽然以前很懒,但他愿意为她改变。而且他说的那些话,让她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另一方面,她又担心村里人的闲话。她能想象得到,如果自己真的嫁给张大柱,会引起多大的轰动。那些说她太能干嫁不出去的人,肯定会说她是因为年纪大了,没人要了,才会找个懒汉凑合。
“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一天夜里,李秀兰对着母亲的遗像喃喃自语。
她的母亲三年前去世了。母亲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她出嫁。
“秀兰啊,妈就是担心你一个人太孤单。”母亲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找个疼你的人嫁了吧,别一个人那么累。”
“疼我的人……”李秀兰想起张大柱为她做的那些事,心里渐渐有了答案。
第二天,她找到了张大柱。
“大柱,我答应嫁给你。”李秀兰说得很干脆,“但我有个条件。”
张大柱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什么条件你说!”
“结婚以后,家里的活我们一起干。我不要求你能干得有多好,但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懒。”李秀兰认真地说,“我可以很能干,但我也想有个人陪着我、帮着我。”
“行!”张大柱用力点头,“我保证!”
“还有,”李秀兰继续说,“不管别人怎么说,你都不能后悔。”
“我张大柱这辈子做过最不后悔的决定,就是要娶你!”张大柱拍着胸脯保证。
消息传出去的那天,整个村子都炸了。
“什么?秀兰要嫁给张大柱?”
“这怎么可能?她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哎哟,这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啊!”
“我看啊,肯定是秀兰年纪大了,着急了,才会找个懒汉凑合。”
各种各样的议论纷至沓来。有人同情李秀兰,说她肯定是被张大柱骗了;有人嘲笑她,说她太能干反而找不到好男人;还有人等着看热闹,觉得这婚肯定过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