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2025年11月12日,哈电集团正式收到中标通知书,成功中标柬埔寨上达岱抽水蓄能电站全部4台套水泵水轮机及其附属设备。这是中国抽水蓄能装备首次实现国际市场出口,标志着我国重大水电装备制造水平获得国际认可,为“制造强国”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该电站位于柬埔寨国公省,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开发,由国机重装所属中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联合柬埔寨矿产与能源部、柬埔寨国家电力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静态投资约8.38亿美元,总投资约9.96亿美元,建设期60个月,商业运营期40年。电站总装机容量1000兆瓦,安装4台单机容量250兆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建成后将成为柬埔寨电网重要的调峰、调频与事故备用电源。
技术方案与设备参数
本次中标的4台套水泵水轮机均为可逆式机组,单机额定功率250兆瓦,最高水头利用效率不低于94.5%,能够在发电与抽水两种工况间快速切换,响应时间小于120秒。机组转轮直径5.8米,采用超低碳马氏体不锈钢整体铸造,叶片数量为9片,并通过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一次成型加工,型线误差控制在±0.05毫米以内。水泵工况最大扬程312米,水轮机工况额定水头295米,流量每秒105立方米。机组设计寿命40年,大修周期8年,可用率超过98%。附属设备包括高压油顶起装置、调速系统、状态监测系统、智能运维平台等,全部实现国产化配套。哈电集团在投标方案中提出了“宽负荷运行+远程智能诊断”技术路线,使机组能够在30%‑110%负荷范围内稳定运行,并支持云端数据实时上传与故障预警。
项目推进与合同架构
上达岱抽水蓄能电站已被列入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签署的《中柬产能与投资合作第三轮重点项目清单》。项目执行协议、抽水蓄能协议与土地租赁协议已于2025年2月21日正式签署。项目总投资中30%为自有资金(约2.99亿美元),70%通过银行融资解决(约6.97亿美元)。项目公司按“固定付费”原则与柬埔寨国家电力公司签订长达30年的运营协议,月付费用与机组实际调度次数脱钩,保障投资回报稳定性。预计项目投资内部财务收益率不低于8%。电站上水库正常蓄水位665米,库容1410万立方米;下水库正常蓄水位371米,库容2.52亿立方米。输水系统采用一洞两机布置,高压钢管段使用800兆帕级高强度钢板,焊接一次合格率超过99%。
地质条件与工程挑战
电站位于侏罗系碎屑岩地层,岩性为砂岩、泥岩互层,软硬不均,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是施工关键难点。主厂房洞室跨度26米,高度57米,顶部采用预应力锚杆+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侧墙设置系统锚杆与钢筋网,最大变形控制值小于20毫米。引水隧洞全长约2.2公里,开挖直径8.5米,衬砌厚度60厘米,采用C30W8F100抗渗混凝土,衬砌曲面误差不超过±3毫米。为应对岩层渗水,洞室周边布置了深达80米的防渗帷幕灌浆孔,灌浆压力4‑6兆帕,单孔注浆量控制在每延米0.8‑1.2立方米。
产业带动与国产化水平
哈电集团本次中标涵盖了水泵水轮机、调速器、油系统、监测仪表等全系列主辅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5%。核心转轮、主轴、座环等大型锻件由二重装备提供,高压钢管钢板来自鞍钢、武钢等国内钢厂,控制系统采用哈尔滨电气自动化的自主可控PLC平台。项目带动了国内设计、制造、检测、安装等产业链上下游近200家企业参与,形成装备出口、技术标准、工程服务“一体化输出”模式。预计设备生产阶段将直接创造800余个工作岗位,拉动关联产业产值约30亿元人民币。
环境与社会效益
电站建成后,每年可提升柬埔寨电网清洁能源消纳能力约25亿千瓦时,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0万吨。上下水库通过植被恢复与鱼类增殖放流措施,已移植本土珍稀植物1.2万株,建设4.2公里野生动物通道,确保流域生态连续性。在施工期间,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噪声、粉尘、水质等指标均达标。项目还为当地提供约600个运营维护岗位,并配套建设了供电、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周边社区生活条件。
数据来源:国机重装、哈电集团、柬埔寨矿产与能源部等官方公告及权威媒体报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