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危机过后,组织真正需要修复的是什么?

0
分享至

在读 Lucy Easthope 的《When the Dust Settles》时,反复回响着一个原则:

危机管理不是控制现场,而是安顿人心;不是处理事件,而是修复世界。

过去二十年,作为英国灾难善后专家的Lucy 几乎出现在所有重大灾难的第一现场。空难、爆炸、洪水、911、印尼海啸、伊拉克战争……这些历史节点与她的名字紧密相连。

但这本书不是专业操作手册,而是一部“灰烬中的人性手稿”。

她记录了灾难背后那些不被媒体聚焦的瞬间:当一个冰柜里塞满了沾血的背包、雨衣和靴子时,工作人员如何保持尊严;当遇难者家属坚持要触摸孩子身上的伤口时,专业流程与人性需求如何平衡。

在那样的世界里,流程并不重要,制度不是全部;重要的,是人要如何重新站起来。

而这,也正是今天我们讨论危机管理时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1.

危机真正的考验:不是灭火,而是复原。

Lucy 在书序里写了一个难忘的场景。暴雨倾盆,她拖着一个装满条形码遗体袋的手提箱走进灾场。警察和应急人员一片慌乱——只有她已经不再陌生。

“我们总是以为会有秩序、有时间、有标签。但现实从不给我们这种奢侈。”

这句话,道破所有组织的幻想:

危机不是可控的,它是可修复的。

在企业舆情中,人们误以为危机的终点是平息,是删帖,是“舆论归零”。

但所有真正的危机专家都知道:

危机的终点,是修复关系、修复信任、修复内部人心。

热度消失后,才是危机真正的开始。

它决定组织能否继续被信任,能否在下一次风暴之前站稳。

真正的考验,往往在热度消退之后的漫长恢复期。

“灾难恢复不是短跑,甚至不是马拉松,而是人类所能想象的最艰苦的耐力赛。”

这跟我 的观点不谋而合:危机的终点,不是平息,而是修复。品牌的信任度、公众对事件的集体记忆、员工对组织的安全感,这些才是危机过后,最需要关注的“长期余波”。

2.“墓碑效应”:制度改革往往比牺牲慢

Lucy 参与过无数灾难的后续调查。她得出的最残酷洞察是:

制度改革常常要等到“墓碑数量”足够多。

这不是宿命,而是惯性。

她提到1989年的希尔斯堡球场惨案:96名球迷因为警察的错误判断被挤压致死。事件暴露了制度失灵、组织推诿和媒体操控。直到惨案几年后,英国才最终修改了大型活动的安全法规。

每一条安全法规背后,都站着沉默的名字。

她称之为The Tombstone Effect

这让我想起国内许多重大事故的进程:公众的哭声往往比制度的脚步更快。

作为长期研究危机的从业者,我始终强调:

企业不能靠灾难倒逼改革,必须提前建立“战备意识”。

制度的前置,远比悲剧后的修补更有力量。

Lucy 提到的“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特别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安全不是写在制度里,而是写在空气里、写在走廊里、写在员工的脸上。

一个组织是否安全,从“气味”就能闻出来。

我在培训和演练中,从跟客户的初步接触中,也能大致闻得到这家公司的“气质”。

3.

人性尊严,是危机修复的起点

书中有一段描写:一位士兵遗孀看到丈夫遗体被“过度修饰”后怒吼:

“他是个该死的士兵,你们却把他弄得像个唱诗班男孩!”

那一刻,Lucy 明白了:

专业流程,有时会抹去生者对逝者的真实感知。

她曾主持一次反恐桌面演练,当场指出一个严重漏洞——所有“幸存者”都被集中到询问区,但没人想到他们可能“衣服全部是破烂不堪的,需要立即遮盖身体”。这是关注人真正的尊严,而不是立刻开始询问事实。

她说:“我们忘了,他们首先是人。

这与企业的危机声明何其相似。

当公众质疑时,组织迅速遮丑、格式化回应、用技术性语言掩盖情绪。

结果不是平息,而是更深的裂痕。

危机沟通最重要的原则是:

诚实比体面更有力量。

在《危机公关实战手册》中,我写过一句话:

公关不是说“漂亮话”,是为真相“归还姓名”。

每一次真实回应,都是一次信任的缝补。

4.演练不是汇报,是允许犯错

在2005年伦敦公交车爆炸案中,Lucy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她描述看到的景象:“街道上散落着手表、被烧焦的笔记本、写着博士论文的纸张,还有被炸开的沙拉盒。”

媒体称那四十四分钟的救援是“混乱”,她却说:“那是个血淋淋的奇迹。”

她引用军方的格言:“没有计划能在与敌人第一次接触后幸存。”但她强调,计划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心理支架”,让人在彻底的恐慌中能有参照、有秩序地行动。

哪怕只是一张简单的清单,也能让指挥官在极度高压下记得下一步是什么。不是完美的计划,而是清单、步骤、节奏。

在中国企业危机演练中,常见的误区是“把演练当汇报”。流程完美无缺,但没有真实的压力测试。

Lucy 的提醒很重要:

演练的价值在于暴露漏洞,而不是证明优秀。

当她发现演练中“幸存者衣物破碎却无人准备遮盖”时,她说:

“我们忘了,他们首先是人。”

这句话,应该被写进每家企业的危机预案首页。

5.Hiraeth:灾难后的心理地平线

“Hiraeth” 是威尔士语,意为“对失去家园的永恒乡愁”。

Lucy在唐卡斯特洪水后的社区里,遇到两位老太太问她:“这一切要多久才能恢复?”她回答:“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她发现,这种真诚的沉默比任何空洞的承诺都更有力量。

她观察到:媒体只会在灾难当天、三天后和一周年纪念日回来。但居民却要日复一日地生活在那场洪水留下的阴影中。

这与中国舆论场的“七日记忆”现象如出一辙。热点迅速消退,公众转移了注意力,但当事企业和受影响的群体仍在恢复之中。

前两天,记者节前后,我在朋友圈看到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编导冯健老师转发百色排涝情况报道。

一个多月前,我在南方为某央企培训时,正值台风肆虐。我也提到了洪水灾害的巨大影响力以及与此并不相称的报道规模。

关于排涝,社交媒体上相关报道稀少。传统媒体报道模式固定且短暂:通常在洪水发生初期进行现场报道,几天后关注漂浮物品,一年后在纪念日回顾社区重建。

与爆炸、空难等戏剧性灾难相比,公众普遍轻视洪水影响。由于通常(被认为)死亡人数少,且缺乏大规模受害者安置的场面,公众对洪水的关注度有限。

洪水是一种长期性灾难。其深远影响远超媒体报道的短暂周期。对当地社群的影响可持续几年到十几年,甚至波及1-2代人。

造成财务损失、迫使居民居住临时居所,累积财务和资产的丧失,并导致“自我丧失”等身份认同问题。这长期损害社区的“心理社会健康”。

感谢 ,在记者节的前后,看到这样的报道,让人依然对新闻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怀有希望。

我在《危机公关实战手册》也曾提出“社会记忆管理”:危机的终结,不在于删帖的成功率,而在于集体记忆能够被温柔、妥善地安放。

制度承诺、公开整改、定期回访,这些都是“未来的地平线”。

危机之后的每一个行动,就是未来的第一块砖。

6.给他一杯热茶:危机沟通的情感温度

Lucy曾直言不讳地批评英国政府让“从未进过太平间的公务员”来撰写灾难预案。因为他们不懂得恐惧,也无法理解尊严。结果是,计划看上去天衣无缝,却无法真正落地执行。

在中国企业危机管理中,这种“纸上理性”的弊端也普遍存在。流程设计得精致,但语言是冷漠的;声明足够规范,却缺乏人情味。

而真正的危机沟通,必须让制度理性与情感理性并行不悖。

Lucy曾在一次洪灾现场,只做了一件事:为一位哭泣的家属沏了一杯茶。

她说:“那杯茶不是用来安慰的,它是一种存在的确认。

在商业世界,这意味着一句真诚的“我们理解你的失望和愤怒”,往往胜过十句“请理性看待”。

危机处理不是控制情绪,而是允许情绪存在。制度用来止损,情感用来疗愈。两者缺一,信任难以重建。


7.

当危机成为镜子

书的最后一章,Lucy回忆起她参与的一次流行病演练。演习设定了学校停课、葬礼取消、餐馆关闭。

她写道,那是她参加过“最令人恐惧的情景”。更讽刺的是,几乎所有参与演练的部长都在几年后亲历了真实的疫情。

她写道:“那是关于破碎的梦想、失去的街角咖啡馆和无法再举行的婚礼。”这段文字,与我们对过去几年集体创伤的记忆是相通的。危机不仅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对信任与秩序的根本理解。

Rebecca Solnit在《地狱中的天堂》中写道:“灾难摧毁制度的同时,也让我们看见更广阔的可能。”Lucy引用这句话作为全书的结尾。

危机,是一面镜子。它让组织看清自身的裂缝,也让公众看清制度的真实面貌。灾难不是终点,而是组织和个人重新学习建立信任的起点。

危机不是清算,而是更新。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建构信任的起点。

8.

行动建议:写给中国的危机管理者

以下是我 从 Lucy 的经验与中国组织实践中提炼的可执行方案:

  • 建立“安全文化”指标体系:不仅看文件,更要用环境整洁度、员工反馈频率、沟通透明度来衡量组织健康。

  • 制度化“情感演练”:在危机预案中增加共情语言和安抚姿态的训练。

  • 设立“事后复盘委员会”:将每一次危机都转化为组织内部的学习事件,提炼经验教训。

  • 坚持“公众尊严优先”:回应时多使用真实人名和具体场景,避免使用空泛的抽象名词。

  • 延长“恢复期沟通”:危机热度过去后,持续、低调地发布改进进展,直到信任真正恢复。

  • 建设“组织记忆档案”:完整记录每一次危机与改进过程,形成内部的危机案例库。

  • 引入跨学科专家:邀请心理学、舆论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预案制定。

  • 将危机管理转化为品牌资产:让“责任、透明、温度”成为长期赢得信任的核心价值。


9.

当尘埃真正落定

这本书提醒我们:危机管理者不是那个在废墟中灭火的人,而是那个在废墟中拾起碎片、缝补尊严的人。

当尘埃落定,我们真正应该问的是:

  • 经历危机之后,我们是否变得更真实、更稳固、更值得信任?

  • 我们是否学会了以人性修复人性?

  • 我们是否能在废墟里长出新的韧性?

这,才是危机管理的终极目的。

The End

友声誉的使命是“陪跑品牌至暗时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又一国产百万级SUV?尊界M900再曝渲染图,气场不输宾利

又一国产百万级SUV?尊界M900再曝渲染图,气场不输宾利

优视汽车
2025-11-13 08:51:44
日本开始备战:防卫省官员叫嚣优先击沉福建舰,主流媒体配合疯狂

日本开始备战:防卫省官员叫嚣优先击沉福建舰,主流媒体配合疯狂

李子橱
2025-11-12 07:32:54
章泽天和朱珠同框,才发现女人到中年,幸不幸福都写在脸上

章泽天和朱珠同框,才发现女人到中年,幸不幸福都写在脸上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3 16:07:46
婚外情,逃不出以下三种结局,男女都要尽早醒悟

婚外情,逃不出以下三种结局,男女都要尽早醒悟

叶飞飞情感屋
2025-02-04 07:08:39
拿下了最受关注的一块金牌

拿下了最受关注的一块金牌

新浪财经
2025-11-14 00:11:50
黄粱一梦!贵妃被泰王遣返带着提帮功走了,15日泰国行成皇家虚设

黄粱一梦!贵妃被泰王遣返带着提帮功走了,15日泰国行成皇家虚设

可乐谈情感
2025-11-13 10:00:39
美西方失望了!中国扛住了空间碎片撞击,神舟二十号准备执行返回

美西方失望了!中国扛住了空间碎片撞击,神舟二十号准备执行返回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13 13:49:22
2005年,郑丽文随连战出访大陆的一个画面,那年她36岁

2005年,郑丽文随连战出访大陆的一个画面,那年她36岁

大江
2025-11-13 11:05:49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不装了:安东尼奥赛后吐真言,直指U22国足困境,03一代全废了?

不装了:安东尼奥赛后吐真言,直指U22国足困境,03一代全废了?

国足风云
2025-11-13 12:04:19
电商退货博弈:“吊牌越做越大”“比衣服还夸张”,有厂商巨型吊牌销量增长超10倍

电商退货博弈:“吊牌越做越大”“比衣服还夸张”,有厂商巨型吊牌销量增长超10倍

红星新闻
2025-11-12 19:55:18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纪文谭
2025-11-11 14:16:47
为啥祖副院始终无动于衷?看完这组出差数据就懂了!

为啥祖副院始终无动于衷?看完这组出差数据就懂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7:08:00
男子结婚找老同学订8箱五粮液,没喝完按原价退6箱,老同学:不退

男子结婚找老同学订8箱五粮液,没喝完按原价退6箱,老同学:不退

一月爱八月
2025-11-11 20:02:56
青海联通致歉:因通信网络故障,手机信号出现中断,目前已完成修复

青海联通致歉:因通信网络故障,手机信号出现中断,目前已完成修复

环球网资讯
2025-11-13 22:06:21
全运会乒乓球:决赛名单诞生,世界冠军3-4出局,樊振东再剃光头

全运会乒乓球:决赛名单诞生,世界冠军3-4出局,樊振东再剃光头

知轩体育
2025-11-13 11:47:42
赵丽颖和冯绍峰一起送儿子上学,两个人步伐一致,看上去关系很好

赵丽颖和冯绍峰一起送儿子上学,两个人步伐一致,看上去关系很好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12 10:10:14
广东保安和AI深聊6个月,打印出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对方跟真人一样,说可以签约投稿有稿费分成

广东保安和AI深聊6个月,打印出50万字聊天记录要讨说法:对方跟真人一样,说可以签约投稿有稿费分成

大象新闻
2025-11-07 20:14:11
朱之文回应女儿订婚,对方是附近村民,跟女儿年纪差不多,人老实

朱之文回应女儿订婚,对方是附近村民,跟女儿年纪差不多,人老实

麦芽是个小趴菜
2025-11-14 00:09:45
丑陋的真相,终于暴露了

丑陋的真相,终于暴露了

毛豆论道
2025-11-12 10:13:43
2025-11-14 01:07:00
楚学友 incentive-icons
楚学友
友声誉品牌咨询创始人
69文章数 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数码
手机
艺术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被扫地出门的贵公子,真是活该

数码要闻

英特尔 XeSS SDK 升级至 2.1.1 版本,Meteor Lake 也能用帧生成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系列再次被确认:全直屏+无风扇,版本细节也更清晰了

艺术要闻

春风拂面!古典美与工笔画的绝妙碰撞。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