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特朗普承诺民众每人发2000美元,经济学家急预警:或重蹈通胀覆辙

0
分享至

特朗普承诺民众每人发2000美元,经济学家急预警:或重蹈通胀覆辙

大家好,我是闻叔!白拿2000美元,还由关税买单?2025年10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再次抛出这一“全民福利”承诺,直言“关税收入每年将超过一万亿美元,除偿还国债外,还将向民众发放1000至2000美元分红”,瞬间引发舆论热议。

这份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仅没得到普遍认可,反而遭到专家学者与权威机构的轮番质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直接斥其“糟糕透顶”,跨党派机构“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更是预警巨额资金缺口,这场看似诱人的福利承诺,到底藏着多少经不起推敲的漏洞?

承诺很丰满:模糊不清的“全民红利”

特朗普的核心表态十分明确:将向除高收入人群外的所有美国人,每人发放至少2000美元红利,且资金来源直接锁定关税收入。

但只要稍微深入琢磨就会发现,这份承诺从头到尾都充斥着“模糊地带”,关键信息的缺失让其更像一场空中楼阁式的宣传。

回顾美国历史上类似福利政策,2020年《新冠病毒援助、救济与经济安全法案》(CARES法案)总规模为2.3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1%,主要涉及领域是税收减免、个人救济、企业援助等。

但特朗普此次承诺既未说明是按个人还是家庭收入划分,也未给出具体门槛数值,是延续CARES法案的标准,还是另设新线?无人知晓。

而且发放细节完全空白,没有明确的发放时间、申请流程,也未说明是否覆盖未成年人,甚至连“每人2000美元”是一次性发放还是分阶段兑现都含糊其辞,相当于只画了一张诱人的大饼,却连最基本的“食用说明书”都未提供。

关税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常规用途有着明确的制度框架,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开信息,关税收入主要用于支撑公共服务运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平衡国际贸易收支等刚性支出,而非直接向民众大规模派发现金。

将这一特定财政收入单独划出用于“全民派利”,本身就违背了财政收支的基本逻辑。

结合美国人口普查局2020年数据,美国18岁以上成年人口达2.583亿,若按特朗普承诺的每人2000美元、排除15%高收入人群计算,总支出将高达5800亿美元。

而2024财年美国关税总收入仅1622亿美元,即便2025财年因加征关税预计飙升至3080亿美元,理想状态下年化收入也仅4600亿美元,资金缺口高达1200亿美元,这种“入不敷出”的承诺从一开始就缺乏现实支撑。

落地很骨感:变相福利的“受益门槛”

面对民众对发放细节的普遍疑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随后出面补充说明,直言“尚未和特朗普讨论关税红利”,暗示这笔2000美元大概率不会以直接到账的现金形式发放。

本质上所谓“红利”其实是各类免税、抵税政策的打包组合,具体包括特朗普议程中正在推进的小费免税、加班费免税、社保免税、汽车贷款抵税等方式。

但这种“变相福利”从一开始就存在天然的“受益门槛”,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全民覆盖。



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约40%的家庭没有汽车贷款,这部分人群直接被汽车贷款抵税政策排除在外。

而在服务业之外,大量普通职员几乎没有加班费,加班费免税对他们而言形同虚设;更不用说缺乏稳定工作的人群,连社保缴纳都难以持续,自然无法享受社保免税的红利。

贝森特曾公开表示,美国征收关税的长期目标是“重新平衡贸易、恢复美国制造业”,这一目标实现后关税收入反而会下降,这意味着即便这些免税政策能够落地,也可能因关税收入缩减而被迫调整,甚至中途夭折,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这类定向免税政策往往存在“受益不均”的固有缺陷。

高收入群体反而可能通过大额房贷、车贷抵税获得更多实惠,而真正需要福利支持的中低收入群体,却因缺乏可抵税项目难以享受足额优惠。

比如一位月入3000美元的普通工人,若没有车贷、加班费有限,可能仅能通过社保免税节省数百美元,与“2000美元红利”的宣传相去甚远。

而一位拥有高额房贷和车贷的高收入者,却可能通过多项抵税政策接近甚至达到2000美元的优惠额度,这种“劫贫济富”的潜在风险,让所谓“全民红利”彻底沦为针对特定群体的“定向优惠”。

风险藏不住,资金缺口与通胀隐忧

除了落地层面的局限,这项政策的经济风险更值得警惕。

美国跨党派研究机构“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CRFB)很快发布专项分析报告,明确指出该政策存在两大核心风险:一是资金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联邦债务,二是大规模刺激性支出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危机。

从债务风险来看,当前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已突破38万亿美元,占GDP比例超过120%,处于历史高位。

在这种背景下,挪用关税收入发放福利,本质上是“拆东墙补西墙”,关税收入被大量占用后,原本计划投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将面临短缺,政府要么被迫削减民生支出,要么通过增发国债填补缺口,最终都会导致联邦债务进一步攀升。

而债务的偿还压力终究会通过税收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

“关税红利”的提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21-2022年美国的通胀危机,当时政府通过大规模刺激性支出短期提振了消费,但随之而来的物价暴涨让普通人苦不堪言。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数据,2022年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9.1%,创下40年来最高纪录,其中食品价格涨幅达10.4%,能源价格涨幅更是高达41.6%。

普通家庭每月日常开支平均增加超300美元,工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幅度,实际购买力持续下滑,不少家庭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这段惨痛的经历至今仍让民众记忆犹新,因此当类似的刺激性政策再次被提及,经济学家们纷纷发出预警,担忧历史会重演,大规模免税政策将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而关税本身会导致进口商品涨价,双重因素叠加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让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升反降。

拆东墙补西墙的政治博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专栏中对该政策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直接将其定性为“糟糕透顶的主意”。

他尖锐指出,特朗普的“关税红利”本质上是一场精心包装的政治噱头,完全无视基本的经济规律:关税收入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而是与国际贸易环境、国内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变量,将其作为固定资金来源承诺福利发放,本身就是对财政逻辑的漠视。

从政治语境来看,特朗普的这一承诺显然带有强烈的选举诉求。



通过“每人2000美元”的简单直接宣传,能够快速吸引选民关注,尤其是在中低收入群体中制造“福利期待”,从而换取政治支持。

但这种短期化的政治操作,却将长期的经济风险抛诸脑后,正如CRFB报告所强调的,若政策强行落地,要么因资金缺口导致政策“缩水”,让民众期待落空;要么因通胀加剧和债务攀升,对美国经济造成长期损害。

关税的本质是一种间接税,最终会通过进口商品涨价转嫁给消费者,美国商会的研究显示,此前特朗普政府加征的关税,已导致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出约890亿美元。

如今承诺用关税收入发放福利,相当于“左手向消费者征税,右手给消费者发‘优惠券’”,不仅流程冗余,还可能因行政成本和中间损耗造成福利“缩水”。

这种看似“普惠”的政策,实则是对民众的变相收割,最终受益的是政治人物的选举利益,而普通民众却要承受物价上涨和债务负担的双重压力。



所谓“免费午餐”,从来都藏着看不见的代价。

特朗普的2000美元红利承诺,既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也没有可行的落地细节,更暗藏着资金缺口与通胀爆发的双重隐患,终究只是镜花水月般的虚幻承诺。

从历史经验来看,任何脱离经济规律、只为政治目的服务的福利政策,最终都会走向“承诺美好、现实骨感”的结局。

等政治热度退去,真正能落到民众口袋里的实际好处寥寥无几,而留下的债务包袱与经济风险,却需要普通人长期承受。

这场看似美好的福利闹剧,最终只会让大家看清一个事实: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的政策承诺,再诱人也只是空中楼阁,终究还是无法为民众带来真正的福祉。

信息来源:金融界——招商证券:美国财政政策是明年的需求亮点吗?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特朗普:将给大多数公民发放2000美元“红利”

信息来源:环球网——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8万亿美元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特朗普抛2000美元“关税红利”计划 经济学家警告:或重蹈通胀覆辙且成本高达6000亿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SPN:上海海港已得知奥斯卡心脏问题,愿意为其提供治疗帮助

ESPN:上海海港已得知奥斯卡心脏问题,愿意为其提供治疗帮助

懂球帝
2025-11-13 11:12:07
吴石牺牲13年后,蒋经国发现真相:他派去大陆的特务全在忽悠他

吴石牺牲13年后,蒋经国发现真相:他派去大陆的特务全在忽悠他

清澈之玹
2025-11-13 22:55:33
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美国总统表态:许多盟友并不是美国的朋友

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美国总统表态:许多盟友并不是美国的朋友

历史有些冷
2025-11-12 21:00:03
被无数人吐槽的10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哑巴不许当设计师

被无数人吐槽的10个“蠢设计”,得知正确用法:哑巴不许当设计师

Home范
2025-11-11 13:57:32
油价暴跌!92号汽油价格大跌700元?明天11月14日:跌了!跌了!暴跌开始了...加油站92、95号汽油

油价暴跌!92号汽油价格大跌700元?明天11月14日:跌了!跌了!暴跌开始了...加油站92、95号汽油

新浪财经
2025-11-13 08:31:45
西安8岁女孩已在福利院过夜:今日做入院体检,换了新衣服,准备入学

西安8岁女孩已在福利院过夜:今日做入院体检,换了新衣服,准备入学

极目新闻
2025-11-13 15:26:03
国台办表态,积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吕秀莲称,我们宁愿一个中华

国台办表态,积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吕秀莲称,我们宁愿一个中华

科普100克克
2025-11-13 12:30:12
英媒:红军城万名乌克兰伤兵患气性坏疽

英媒:红军城万名乌克兰伤兵患气性坏疽

凤凰卫视
2025-11-13 11:26:28
王伟烈士的妻子阮国琴退役了,如今他的儿子 也是一位海军现役军官

王伟烈士的妻子阮国琴退役了,如今他的儿子 也是一位海军现役军官

Ck的蜜糖
2025-11-13 11:46:35
中国前世界冠军,获刑14年!

中国前世界冠军,获刑14年!

鲁中晨报
2025-11-13 16:35:03
“律师取钱被要求说明用途”新进展:东营金融监管局介入,当地一建行支行称已无需询问

“律师取钱被要求说明用途”新进展:东营金融监管局介入,当地一建行支行称已无需询问

大风新闻
2025-11-13 16:54:02
破产后,王中磊搬新家还住别墅,院子稀稀拉拉,老婆叹回不到以前

破产后,王中磊搬新家还住别墅,院子稀稀拉拉,老婆叹回不到以前

妙知
2025-11-13 17:13:34
非洲土皇帝王垚:丰臀辣妹当助理,生活奢靡为何还多次被官媒表扬

非洲土皇帝王垚:丰臀辣妹当助理,生活奢靡为何还多次被官媒表扬

禾寒叙
2025-11-10 22:27:04
邓超为儿子庆祝14岁生日,直呼儿子“兄弟”!等等身高1米8像孙俪

邓超为儿子庆祝14岁生日,直呼儿子“兄弟”!等等身高1米8像孙俪

爱八卦的莉姐
2025-11-12 20:36:37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10月飞度销量仅3台,最懂车的人还剩4个

10月飞度销量仅3台,最懂车的人还剩4个

大象新闻
2025-11-13 10:42:05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11 月 11 日日本政府官宣 2026 年上调签证费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11 月 11 日日本政府官宣 2026 年上调签证费

南权先生
2025-11-13 15:52:13
为啥美国马桶有缺口,我国的马桶没有,缺口设计有啥特殊用意吗?

为啥美国马桶有缺口,我国的马桶没有,缺口设计有啥特殊用意吗?

诗意世界
2025-11-12 20:20:39
从“5万元以上登记”到“1万元以上扫码”,银行大额取现管理陷两难:反诈合规与储户便利如何平衡?

从“5万元以上登记”到“1万元以上扫码”,银行大额取现管理陷两难:反诈合规与储户便利如何平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4:53:31
蒋介石问冈村宁次:屠我30万同胞你后悔吗?冈村宁次回8字,全场哗然

蒋介石问冈村宁次:屠我30万同胞你后悔吗?冈村宁次回8字,全场哗然

萧竹轻语
2025-11-12 19:27:40
2025-11-14 00:11:00
阿伧说事 incentive-icons
阿伧说事
看历史美景,不负此生!
5944文章数 17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旅游
家居
本地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首批泰国铁道工程学生来昆学习

旅游要闻

11月13日最佳情报|济南大明湖斑斓如诗,初冬珍珠泉斑斓多姿

家居要闻

莫奈时间 重构先锋概念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