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报社众鸣新闻记者 丰吾
日前,银行业监管处罚力度持续加码,重庆多家银行因各类违规行为领到罚单。其中,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因多项严重违规被处以420万元罚款,重庆银行也因贷款“三查”不尽职、投资业务不审慎被罚款220万元。今年8月20日,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同样因掩盖不良贷款、投资管理不到位、贷款“三查”不尽职,被监管部门罚款260万元。
![]()
兴业银行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兴业银行重庆分行的违规行为涵盖贷款“三查”履职不力、授信管理缺失、资产分类失准、贴现资金回流、非标投资业务管理不到位等多项内容,更存在规避“双录”规定的严重问题。所谓“双录”即录音录像,是监管防范“飞单”、违规贷款的重要手段,规避该规定既可能为不合规产品销售打开方便之门,也暴露了银行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投入不足。与此同时,几位涉及相关违规行为的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罚:兴业银行重庆解放碑支行行长李聪,因涉及贴现资金回流部分问题,被予以警告;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分行业企业金融部营业室总经理(挂职)袁敏,因贷款"三查"不尽职部分问题,被予以警告;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分行业普惠部总经理(挂职)邓明,因涉及贴现资金回流部分问题,被罚款5万元;兴业银行重庆加州支行行长舒琴,因贷款"三查"不尽职部分问题,被予以警告;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分行业企业金融部营业室一部总经理王衡,因贷款"三查"不尽职部分问题,同样被予以警告。
![]()
兴业银行行政处罚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是贷款“三查”不尽职、投资业务不审慎。重庆金融监管局对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处罚,罚款共计220万元。刘晓娜因贷款“三查”不尽职部分问题,被警告。此次罚单并非重庆银行首次因信贷管理问题“栽跟头”。2024年11月3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涪陵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重庆银行涪陵支行和时任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涪陵支行行长康茂兴因贷款“三查”不尽职被处以罚款40万元、对康茂兴处以警告。
![]()
重庆银行
重庆银行截至今年7月末,资产总额已达到10087亿元。而屡遭罚单也暴露该行在扩张中风控管理存在短板。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1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80%、9.94%、12.93%,三项指标较2024年末的9.86%、11.25%、14.58%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事实上,兴业银行重庆分行、重庆银行、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的案例并非个例。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银行机构共收到1448张罚单,罚没金额达8.29亿元,同比大增84.63%。信贷业务违规始终是“重灾区”,贷前调查不到位、贷中审查不审慎、贷后资金挪用等问题尤为突出,且资金挪用呈现出新动向,从以往的房地产领域转向归还不良贷款、购买股票基金等。此外,互联网展业违规处罚也明显增多,成为罚单新增高发区。
![]()
重庆银行行政处罚
业内专家指出,银行违规问题频发根源在于多重因素叠加。一方面,部分银行在净息差承压背景下,仍坚持“以量补价”的扩张模式,过度追求短期业绩而忽视风险防控;另一方面,业务创新与风控建设不同步,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在理财、票据、互联网信贷等新业务领域快速扩张,却未建立匹配的合规管理体系,导致风险隐患积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监管处罚力度加大,既体现了对银行管理漏洞的警示,也释放出“强监管常态化”的明确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监管处罚和市场关切,部分银行选择回避回应。10月27日,大众新闻报社就银行违规整改情况、内控机制完善措施等问题,向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办公室宣传负责人孙仲权和重庆银行办公室宣传负责人孟庆飞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均未收到任何回应,凸显部分银行面对合规质疑时的沉默态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