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需要点击上方的蓝字《梅州V生活》关注即可
来源:掌上梅州
在十五运会开幕式前的暖场表演中,来自梅州的省级非遗“花环龙”,以及客家话、潮汕话、粤语共同唱响的《月光光》,让一股清新真挚的“客家风”吹进了亿万观众的心田。这其中,就有此次开幕式暖场表演统筹、导演梅州妹子陈佳琪出的一份力。
“压力很大,但动力更大。”谈起全运会开幕式的筹备过程,陈佳琪直言“很难”。今年26岁的她是土生土长的梅州人,在梅州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随后于星海音乐学院深造,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之后又远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攻读硕士。目前,陈佳琪就职于广州市锐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此次十五运开幕式导演团队中担任暖场表演统筹兼导演。作为团队里的“后生妹”,将家乡的文化瑰宝推向国家级舞台,对她而言既是荣耀,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想证明,我们梅州年轻人,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更有担当。”
![]()
这份担当,化作了十五运会开幕式暖场舞台上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在暖场表演筹备过程中,陈佳琪提出用粤语、潮汕话、客家话唱一首歌的想法,随后联系星海音乐学院的编曲团队,以童谣《月光光》为基础,编创了暖场表演中的大合唱歌曲《岭南月光光》。当客家话、潮汕话、粤语共同唱响《月光光》时,陈佳琪在后台湿了眼眶。她说:“这首歌是我的童年,也是无数岭南人的乡愁。我用它,把我们粤港澳三地的兄弟姐妹‘唱’到一起,告诉大家,我们本就是一家人。”
![]()
这位从梅江边走向世界舞台的年轻人,骨子里浸染着客家文化的滋养。在十五运会开幕式暖场表演中,陈佳琪力主推荐的梅州“花环龙”点燃了全场。“前期团队到粤港澳16个城市采风、访谈,到家乡梅州的时候我们提出主要看广东汉剧、客家山歌和花环龙,后来最终选定花环龙。”陈佳琪说,这支由梅州大埔的农民和各行各业普通人组成的队伍,让她看到了文化传承最本真的样子,“他们没有专业的头衔,却有最专业、最投入的精神。我要做的就是搭好这座桥,让全国看到我们梅州非遗艺术的蓬勃生命力。”
从梅州的山山水水,到粤港澳共襄盛举的聚光灯下国家级大舞台的呈现,陈佳琪的脚步,正是当代客家青年自信、开放与担当的缩影。她将世界的宽度,化作了理解家乡的深度,让古老的乡音与现代的舞台共鸣,让质朴的民俗与国家的盛会同频。“我永远是梅州的女儿。”陈佳琪动情地说:“我会继续用我的作品,讲述家乡的故事。因为这不仅是我创作的根,也是我走向世界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