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五年这一年啊,说起来真是不一般,东汉王朝好像一下子就没了往日的精气神,到处都透着一股子乱劲儿。你想想,一个朝廷的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吧,五月刚任命了永乐少府樊陵,六月就给罢免了,这位置跟走马灯似的换,能不乱吗?
说白了,这就是权力斗争闹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人都想往权力中心挤,可没几个能坐稳的。那时候的朝堂之上,估计天天都跟演大戏似的,明争暗斗,谁也不服谁。
![]()
朝廷乱成一锅粥
这太尉换得勤,背后其实是各方势力在角力,东汉的中央集权早就没那么牢固了。为啥会这样?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皇帝管不住,也可能是诸侯势力太大,总之就是乱哄哄的,没个章法。
就在朝廷忙着内斗的时候,远在益州的老百姓可遭了殃。益州有个叫郤俭的官,平日里作威作福,把老百姓的血汗钱都搜刮到自己腰包里,大家早就恨得牙根痒痒了。这时候,马相、赵祗几个人站了出来,打着黄巾的旗号起兵,你别说,还真就一呼百应。
![]()
益州的一场闹剧
马相他们起兵之后,那势头可真够猛的,一路势如破竹,直接就把郤俭给杀了。然后又接连攻打巴郡、犍为,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三个郡就都被他们搅和得底朝天。队伍也像滚雪球似的,一下子就发展到了几万人,大概几十万?谁知道呢,反正人是越来越多。
人一多,马相就飘了,直接自称天子。你说这事儿可笑不可笑?就占了三个郡,手里有了点人马,就以为自己能称霸天下了,这跟小混混捡了把厉害武器就觉得无敌了有啥区别?膨胀得也太快了点。
![]()
马相自称天子,这可把益州的官员百姓给吓坏了。这时候,有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州从事贾龙,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助理吧。贾龙是个硬骨头,看着益州乱成这样,心里急啊,于是就带着一帮官吏和百姓,直接跟马相干了起来。
双方打得那叫一个昏天黑地,刀光剑影的,喊杀声估计几里外都能听见。打了好几天,贾龙还真把马相给打败了,马相带着残部落荒而逃,益州总算是暂时平静了下来。贾龙这波操作,是真有担当,乱世之中,能挺身而出护着一方百姓,不容易啊。
![]()
刘焉的小算盘
益州平静下来之后,贾龙心里清楚,这地方不能没有主心骨,不然迟早还得乱。于是他就派人去迎接刘焉来益州主持大局。刘焉这时候估计也正想找个地方立足,接到消息后立马就来了。
到了益州之后,刘焉第一件事就是把治所迁到了绵竹。他心里门儿清,益州刚经历过战乱,老百姓人心惶惶的,这时候要是不安抚好,肯定坐不稳。于是他就开始施行宽惠政策,那些参与过叛乱的人,他也不追究,就像给受伤的人敷药一样,一门心思收拢人心。
![]()
刘焉这算盘打得,隔着几百年都能听见响。他知道,乱世之中,啥最值钱?不是地盘,不是兵马,是人心啊。得民心者得天下,这话可不是白说的。只要老百姓服你,愿意跟着你,你才能在这乱世里站稳脚跟,才能建立自己的势力。
对了,差点忘了,刘焉这招可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当时天下大乱,各地诸侯都在抢地盘,可真正能长久的,都是那些懂得安抚百姓的。刘焉在益州这么一搞,还真就慢慢站稳了脚跟,为后来的蜀汉基业打下了点基础?不好说,毕竟历史这东西,变数太多。
![]()
老天爷也来凑热闹
中平五年这一年,好像所有倒霉事都凑到一块儿了。除了朝堂内乱、益州战乱,老天爷也跟着添乱,全国有七个郡国发生了大水灾。那洪水跟脱缰的野马似的,冲过来就没个挡,房屋被冲得七零八落,庄稼全被淹了,老百姓只能四处逃难,哭声震天动地的。
说到这儿,我就想起李雪健老师和朱媛媛老师演的《为了一句话》,里面讲河南发大水时老百姓的惨状,那演得叫一个真实,看得人心里揪得慌,你们要是感兴趣,真可以去看看。老戏骨的演技,那可不是盖的。
![]()
大水灾面前,人的本性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有的官员忙着救灾,跟大禹治水似的,天天为老百姓奔波,累得够呛;可有的官员呢,却趁着混乱,贪污救灾物资,把老百姓的救命钱装进自己的腰包。这就是人性啊,有善良有担当,也有贪婪和自私。
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且很多时候都是现世报。那些贪污救灾款的官员,后来有没有遭到报应?我没去细查,但想来也不会有好下场。乱世之中,老百姓已经够难了,还这么欺负他们,怎么可能长久?
![]()
乱世里的野心家
中平五年,看着不起眼,却是东汉王朝走向衰落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还有个重要人物,那就是曹操,他已经三十三岁了,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看着天下大乱,各地诸侯割据,曹操心里能不痒痒吗?肯定早就开始谋划着,怎么在这乱世里崭露头角,怎么建立自己的功业。
曹操这时候的心思,估计跟刘焉差不多,都是想在乱世里找个机会,干一番大事业。只不过刘焉选择了益州,靠着宽惠政策收拢人心;而曹操呢,他的路可能更难走一些,毕竟中原地区人才济济,诸侯林立,竞争可比益州激烈多了。
![]()
刘焉在益州慢慢壮大,曹操在中原积蓄力量,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诸侯,都在各自谋划着。这天下,就像一盘乱棋,谁也不知道最后会是谁胜出。马相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也让大家看到了老百姓的力量,也让各路诸侯明白了,民心的重要性。
曹操三十三岁,正是干事的年纪。他后来能统一北方,成为一代枭雄,是不是从这一年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平五年的这场大乱,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也让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
刘焉在益州的日子,后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毕竟乱世之中,没有永远的安稳。但他一开始收拢人心的做法,确实是高明之举。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放在任何时代,好像都挺适用的。
马相的膨胀,贾龙的担当,刘焉的精明,曹操的蓄势,还有那些在水灾中挣扎的老百姓,在中平五年这一年,都上演着各自的故事。这些故事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东汉末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