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酒店一次性用品,“安心神器”还是旅行负担?

0
分享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空间秘探”,作者:武爽。



“双11” 购物节刚刚落下帷幕,一次性旅行用品上榜不少消费者的“必囤货品清单”。从折叠热水壶到一次性床单,从紫外线消毒灯到便携马桶垫,这些物品在行李箱中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甚至成为不少人的“出行安全感”。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已经陷入了一种过度防范的消费心态?

一次性酒店用品成为新焦虑

今年双11期间,不少人将一次性床单、马桶垫、便携拖鞋、消毒喷雾加入购物车……在社交平台上,这类物品的笔记热度正快速攀升;在电商平台,相关 SKU 的销量与评价也呈现规模化态势。

身边下单囤货酒店一次性用品的朋友也并不少,问及为什么要下单?不少人都认为“囤点总没错,安心一点,可能什么时候出去住酒店就用到了”。以朋友郑女士为例,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她带着两个女儿外出旅行。出发前放了半个行李箱的一次性用品,包括床单、浴巾、内裤、袜子、洗脸巾以及马桶垫等。到了酒店,郑女士第一时间会给床铺上一次性床单,给马桶套上一次性马桶垫,拿出自己准备的牙刷等。她表示,“看了太多酒店卫生隐患的新闻报道,我还是更愿意相信一次性用品。”

酒店卫生事件屡被曝光是推动这一趋势的关键因素。2025年9月,常州万豪酒店因“循环拖鞋”引发争议。有住客发现酒店提供的拖鞋明显起球且粘有毛发,怀疑其被重复使用。酒店随后承认,该拖鞋确为“可循环使用”产品,通常使用2-3次才会更换。这一事件迅速引爆舆论,尽管酒店解释此举出于环保考虑,且符合“一客一换一消毒”标准,但消费者并不买账。评论区人有人留言:“你们不提供,我就自己带。”“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连拖鞋都没得用了?”有人点赞“支持环保”,也有人直言“焦虑更大了”。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这个国庆中秋假期,美团闪购平台上的一次性压缩毛巾、高铁隔脏袋等酒店、高铁场景商品订单量增长了140%。今年国庆前夕,社交平台上“住酒店要带什么”成了热榜话题。在小红书,搜索“酒店一次性用品”相关笔记超过15万篇,浏览量过亿。

与消费者自发购买一次性用品相呼应的是政策层面的持续推进。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住宿服务经营者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住宿服务经营者不应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这份征求意见稿定义了一次性用品的范围,包括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和鞋擦等。若规定正式实施,广西的酒店将不得在客房内主动摆放这些物品,或仅在客人提出要求时提供。

这并非首例。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201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到2022年底,全国范围内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酒店、民宿。早在2019年,上海就率先实施“酒店不主动提供六小件”政策,据上海市文旅局统计,该措施每年可减少约1000吨塑料垃圾。

但政策的推进始终伴随着争议。“每次入住都要向前台索要牙刷,感觉像在乞讨。”不少消费者表示,“花几百块住一晚,还要穿不知道被多少人穿过的拖鞋吗?”而消费者对卫生的担忧远超出政策覆盖范围。即便不提供牙刷拖鞋,床品、毛巾、水杯等循环使用物品的清洁度仍是焦点。某测评博主用荧光剂检测多家酒店浴巾,结果显示“超过七成有残留痕迹”,视频播放量破千万的同时,一次性浴巾销量应声上涨。环保的逻辑,与卫生的焦虑,似乎在同一个房间里拉扯不休。

自带物品成新常态

早些年,国内酒店的标配里总有一小包东西:牙刷、牙膏、梳子、剃须刀,有的甚至还放针线包。那会儿大家出门没太多讲究,行李轻便,洗漱用品就靠酒店提供。很多人甚至觉得,这些小包装才有“住酒店”的感觉。

但这些年,情况慢慢变了。环保呼声越来越高,一次性用品成了“矛盾点”。有些地方开始限制酒店免费提供,有些品牌主动减少配置,理由是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与此同时,层出不穷的卫生安全问题也让消费者觉得这些一次性用品也并不干净、省心。这些东西单看没什么大不了,但放在住客的体验里,就成了关键环节。因为它们最贴身,最能直接影响“干净感”。很多人会说,床单再白也没用,关键是牙刷敢不敢用,毛巾敢不敢擦脸。这种心理,其实正是酒店卫生争议的根源。

这也导致年轻人的旅行箱里面藏着越来越多“防护装备”。一次性浴巾、床单、马桶垫、漱口杯,甚至是便携紫外线灯、旅行热水壶,都在清单之列。用户分享“带上这个就安心”,“万一酒店卫生不过关怎么办”的情形反复出现。很多人说自己出差入住豪华酒店,也不放心,因为“看过太多曝光视频/图文”。对他们来说,不是酒店东西用不了,而是“不敢用”。

这种趋势有数据支撑。在小红书上,搜索“一次性床单”能看到超过50万篇相关笔记,不少博主分享自己出行的“打包清单”:一次性床单、马桶垫、枕套、洗漱套装、一次性浴巾,还有人会带上便携拖鞋。销量也印证了这种焦虑。京东平台显示,一些热门一次性床品套装月销超过4万件,马桶垫和浴巾类目同样畅销。淘宝上,国庆前夕“一次性床单”关键词搜索热度一度飙升了近200%。

但真正让人感慨的,是那些超乎想象的“防护装备”。有旅客带着便携紫外线灯,进房间第一件事不是打开行李,而是对着床单、枕头、马桶照一遍。还有人携带折叠热水壶或便携饮水机,理由是“酒店的热水壶不敢用”。在知乎上,甚至有人分享过自己出差带了一次性拖鞋、床单、便携消毒喷雾,还带了一个便携空气净化器,调侃说“这次出门,行李一半是防护用品”。

更极端的案例并不少见。一位博主晒过“酒店入住全流程”:戴手套开门、先用消毒湿巾擦拭所有开关和遥控器,再铺上自带的一次性床单和枕套,最后再用紫外线灯“二次消杀”。评论区不少人调侃“你这是在开酒店,而不是住酒店”。甚至还有部分重度洁癖者连洗澡的淋浴头都要自带。

这种现象背后有几重逻辑。首先是防御不确定性。酒店的房间再整洁,也很难保证所有环节都一尘不染。一次次被曝光的“床单没换”“毛巾乱用”新闻,让很多人宁愿自己多带一点东西,把卫生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是花钱买心安。花几十块买一次性床单,花几块钱买拖鞋,和几百上千元的房费相比,几乎不算什么。对许多消费者来说,这笔钱买的不是实物,而是好好睡一觉的心安理得。

再者,社交放大效应。有人在微博上发“我的酒店生存包”,很快就引来无数点赞和跟帖:“你带的我也得带”“不然睡不着”。这种集体焦虑让带一次性用品成了趋势,甚至成了某种“出门必修课”。

空间秘探认为,这背后,其实是住客和酒店之间的信任逐渐消耗。消费者宁愿自己动手,哪怕多花钱多受累,也不想把心安交给酒店,这让酒店的溢价失去了意义。

一次性用品背后的生意经

拖鞋事件让不少人更坚信一点:所谓“标准化清洁”,可能没那么可靠。过去几年,这类事件屡见不鲜。2022年西安某五星酒店被拍到用同一条毛巾擦马桶和杯子;2023年上海某高端酒店因床品没换被曝光。这些舆情一次次加深了消费者的敏感度,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带一次性用品,把焦虑转化为一种刚需。

对酒店来说,这带来新的挑战。过去只要房间看上去整洁,现在住客要看到证据。他们想知道布草的清洗批次,想确认毛巾是不是刚换的,这逼着酒店必须做透明化。

一些连锁集团已经开始尝试,锦江GPP计划在一年内,推动50%的锦江酒店(中国区)门店选用平台认证的洗涤供应商,共建健康、透明的洗涤生态,为门店提供高质价比的洗涤服务。中旅酒店发布布草管理“四维清洁体系”,将布草洗涤标准透明化……这些尝试都指向一个核心:卫生管理从幕后走向台前,让消费者能看见。

与此同时,酒店也看到了生意机会。如福州吴宫大酒店采用耐水、耐高温的RFID芯片,客人手机扫一扫客房内的小程序,床单、被套、浴巾、茶杯等用品的更换时间一目了然。更具创新的是专用抹布管理,当保洁员误用马桶抹布擦拭台盆,系统立即示警鸣叫,相关信息同步传至管理后台。尽管芯片房房价比普通房高出200元,出租率反而提升8-10个百分点。

高端酒店也在跟进,2024 年,上海某五星酒店与一家健康生活品牌合作,推出“洁净客房套装”,包括便携式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毒棒和一次性床品。有住客在点评平台留言:“本来带一堆东西很麻烦,现在直接酒店买,贵点也值。”这说明,当焦虑转化为清晰需求,酒店的角色就能从“被质疑的对象”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提供者”。

有意思的是,卫生开始带来溢价。过去,卫生只是基础,不值钱。现在,一些品牌把“卫生升级”包装成差异化卖点,并通过产品化、透明化获得额外收益。比如亚朵在推出“安心客房”后,房价比标准房高出约 10%,但入住率却保持稳定。这背后反映出消费者愿意为“心安”买单。

当然,消费者对这种新尝试的评价也不尽相同。有住客认为,酒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是对市场敏感度的体现,能减少麻烦,提升体验。但也有人担心,你本该做到的卫生,现在却额外收费,会不会反而让大家更不信任?

整体看,消费者的焦虑确实增加了酒店的压力,但也为行业打开了新赛道。透明化、产品化、分层化,成了新的方向。谁能把焦虑转成信任和收益,谁就能站稳。

焦虑是否绑架了住宿旅行

现在不少人住酒店,心态就像进了“危险区”,一进门先检查,接着开始喷酒精,铺一次性床单,动作一套比一套专业。可问题是,这种“全副武装”真的有必要吗?

中国饭店协会在2023年的抽检报告里说,五星级酒店的床品更换率有98%,四星级也在93%左右。问题主要出在一些管理松散的低端单体酒店。换句话说,大部分连锁品牌还是靠谱的。像万豪、希尔顿、亚朵这类,消费者选择它们,本身就是对标准化管理的一次信任投票。如果连这些品牌都不能让人安心,住酒店还得自己搬家式地带一堆装备,那旅行的轻松感就彻底没了。

这背后,其实是个矛盾。人们订房时看重品牌,觉得能放心。但真到了入住,却依旧怀疑,心里总觉得“不安全”。这种不信任,不完全是数据问题,而是长期被负面新闻影响。比如2022年西安某五星酒店的清洁乱象被曝光,视频传得很广,直接让很多人觉得“高端也靠不住”。于是,即便大部分情况是安全的,大家还是习惯性选择“多防一手”。

可这样真的合理吗?旅行要是被搞成“搬家”,准备一堆自用品,既累又占行李空间。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带用品让出行变得麻烦,有人甚至因为行李太多影响了行程或者心情。换句话说,追求表面上的“更安全”,可能把旅行的乐趣抵消了。

这反映的,其实是一种心态失衡。酒店当然要把问题正面解决,通过更透明、更规范的操作来让人安心。但消费者也得冷静,不必把每次入住都当成打仗。带点关键用品,比如牙刷或浴巾,是合理的;可要是升级到“全副武装”,就偏离了旅行最重要的价值:方便和放松。

说到底,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消费者自带用品,本质上是因为缺乏信任,这没错。但一些极端做法,未必必要。正如有位住客在评论里写的:“准备一次性床单是为了安心,但如果酒店本身让我放心,我肯定愿意轻装出行。”这句话戳中要害:人们真正要的,不是满行李箱的一次性用品,而是住进去的那份心安。

所以,行业该做的重点,不是想着怎么配合大家带更多东西,而是设法让大家少带甚至不带。亚朵的布草溯源、华住的安心房、尚客优的安心包,这些做法,本质上都是在填补信任的缺口。短期内能缓解焦虑,也能增加好感度。但要长远走下去,酒店必须把“卫生能被验证”做到极致。要有清晰、可信的流程,能让住客一眼就看到干净和透明。

换句话说,消费者要的不是各种额外装备,而是从进房那一刻起就能放下心。如果连信赖的品牌都不能让人卸下防备,那旅行和负重搬家就没区别了。真正的答案,不是让住客成天琢磨怎么保护自己,而是酒店用足够的专业和透明,让大家重新找回旅行该有的轻松和自在。当然,过于惊弓之鸟的消费心理也不足取!旅行的意义,本不该被焦虑绑架,自身的消费理念也得跟上现代性趋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蔡正元惹众怒,又有一人对蔡正元开火,大陆官媒正式定性蔡正元

蔡正元惹众怒,又有一人对蔡正元开火,大陆官媒正式定性蔡正元

沧海旅行家
2025-11-15 20:02:31
卓伟曝著名男星离婚已不可挽回,更多猛料曝光网友锁住目标,炸了

卓伟曝著名男星离婚已不可挽回,更多猛料曝光网友锁住目标,炸了

阿伧说事
2025-11-15 09:13:41
全运会女子50米蝶泳:张雨霏25秒61夺冠,斩获个人单项第2金

全运会女子50米蝶泳:张雨霏25秒61夺冠,斩获个人单项第2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6 19:09:41
壁虎不进寻常家,若家中出现壁虎,只因提醒这3件事千万不要看不懂

壁虎不进寻常家,若家中出现壁虎,只因提醒这3件事千万不要看不懂

古怪奇谈录
2025-10-14 12:09:36
风向大变!铁杆台独纷纷倒戈,回家才是正途

风向大变!铁杆台独纷纷倒戈,回家才是正途

起喜电影
2025-11-12 08:01:49
古力娜扎:很大!

古力娜扎:很大!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19 08:51:29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城市极端缺水会发生什么?德黑兰给出答案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城市极端缺水会发生什么?德黑兰给出答案

全城探秘
2025-11-15 16:20:03
值得珍藏:可控核聚变+高科技+电力设备+毫秒用算+十五五概念等

值得珍藏:可控核聚变+高科技+电力设备+毫秒用算+十五五概念等

Thurman在昆明
2025-11-15 11:14:34
全运会乒乓:8项冠军已出炉!11月17日赛程公布,诞生团体8强

全运会乒乓:8项冠军已出炉!11月17日赛程公布,诞生团体8强

全言作品
2025-11-17 01:42:51
王宝强佟丽娅都想不到!陈思诚拿到最佳导演奖重重地感谢了王宝强

王宝强佟丽娅都想不到!陈思诚拿到最佳导演奖重重地感谢了王宝强

心静物娱
2025-11-16 11:18:26
孙颖莎惜败王曼昱,没想到她这样评价对手,还提到恩师,自己失落

孙颖莎惜败王曼昱,没想到她这样评价对手,还提到恩师,自己失落

马輈在解说
2025-11-17 02:28:24
卫冕+第4金!王曼昱连续2届决赛击败孙颖莎 关键暂停拿决胜1分

卫冕+第4金!王曼昱连续2届决赛击败孙颖莎 关键暂停拿决胜1分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6 23:16:33
致中国人死亡率全球第一的调味品,每家都在用,吃的时候要注意!

致中国人死亡率全球第一的调味品,每家都在用,吃的时候要注意!

博览历史
2025-08-29 19:01:06
官方:贝林厄姆当选与阿尔巴尼亚一役英格兰队内最佳球员

官方:贝林厄姆当选与阿尔巴尼亚一役英格兰队内最佳球员

懂球帝
2025-11-17 05:15:41
乌国防情报局奔袭6500公里,炸毁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导致运输中断

乌国防情报局奔袭6500公里,炸毁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导致运输中断

山河路口
2025-11-15 15:35:03
医生调查发现:经常吃辣椒的人,用不了多久,血管或有这4个变化

医生调查发现:经常吃辣椒的人,用不了多久,血管或有这4个变化

泠泠说史
2025-11-01 15:17:17
雷军真的急了!大周末发帖小米SU7很安全,翻出多篇文章自证清白

雷军真的急了!大周末发帖小米SU7很安全,翻出多篇文章自证清白

火山诗话
2025-11-16 15:33:35
快速将犯规“翻篇”,上海选手覃海洋获200蛙泳三连冠给自己打11分!

快速将犯规“翻篇”,上海选手覃海洋获200蛙泳三连冠给自己打11分!

上观新闻
2025-11-16 05:08:14
车晓的母亲王丽云太节俭了!北京街头被偶遇,座驾居然是20年前的

车晓的母亲王丽云太节俭了!北京街头被偶遇,座驾居然是20年前的

乐悠悠娱乐
2025-11-15 11:41:38
图赫尔:贝林厄姆被换下时很沮丧?因为他有一张黄牌

图赫尔:贝林厄姆被换下时很沮丧?因为他有一张黄牌

懂球帝
2025-11-17 04:39:47
2025-11-17 06:12:49
空间秘探 incentive-icons
空间秘探
文旅酒店业影响力玩家的每日目的地!
399文章数 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古尔曼:苹果iPhone正经历史上最大变革,iPhone 18/Pro分开发布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亲子要闻

一分钟教你判断孩子的咳嗽代表什么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