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推动高等教育学生国际化流动的八项建议。建议基于欧洲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旨在从目标设定、资源分配、课程设计、师资培训、数字化支持和社会宣传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和流动性。
一是设定海外学习学生数量增长目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流动性,并为不同教育领域分别制定具体目标和相关行动措施。
二是将学生流动情况纳入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协议监测指标,并结合协议中已设定的“促进多元化的学生和学徒流动,同时考虑不同学生背景”的目标进行跟踪评估。
三是广泛宣传促进学生国际化流动的多种途径,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最适合的国际化方案,并保障必要的资源分配。
四是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管理者致力于提升高校国际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国际化流动。
五是推动高等教育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学术人员积极投身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广工作。要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中体现国际化,并确保流动学生学习成果得到认证。根据高等教育机构具体需求,着力提升教职员工的国际化交流能力,在学生入学之初即进行系统性指导和鼓励。
六是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强调提升国际化交流合作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七是为“伊拉斯谟+”计划和其他资助项目的管理提供通用型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提高其用户友好性和功能性。通过欧盟项目及其他交流项目的投资、高等教育机构自有资金等,为学生国际化流动提供资金保障。
八是增进对短期或混合式流动在培养学生国际能力方面效能的了解和认识。(徐笑笑)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3日 第10版
作者:徐笑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