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晓龙
核心阅读
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背景下,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紧扣现代产业需求,创新构建“课程对接产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训复刻车间”的产教融合体系。学校在探索中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培养出能打硬仗的技能人才。
在今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中,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代表黑龙江省收获1金2铜,帮助省队创下参赛历史上的最佳战绩。
“能在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中成功突围,全靠课堂上练的真功夫和企业师傅手把手的指导!”载誉归来的2023级学生刘德祥说。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深耕产教融合的扎实积淀。“技能大赛是检验产教融合成效的试金石,我们把课堂建在产业链上,让知识点对接生产需求,培育出能打硬仗的技能人才。”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志刚说。
课程设置
课上练的就是岗上用的
“职业教育绝不能关起门来搞教学,必须踩着产业的鼓点走,围着企业的需求转。”在学校的实训基地里,家居工程系负责人刘保滨指着墙上的课程体系图,道出了课程改革的主要逻辑。图上每一门课程的名字旁都贴着醒目的企业标签——有的标注着“与福州晨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有的附上了“近3年更新6次”的说明……
课程设置的起点,是产业一线的真实需求。每年寒暑假,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都会组织骨干教师组成调研专班,深入省内外多地企业,带着笔记本和录音笔蹲点生产车间。
几年前,家居工程系调研团队在与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交流时发现一个普遍痛点:刚毕业的学生至少得花3个月才能上手,设计图常常因不符合生产规范需要反复修改,耽误订单进度。“新人不懂生产逻辑,设计和制造‘两张皮’。”群核科技创始人之一陈航的话,成为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的“催化剂”。
调研团队回到学校,一场课程重构迅速展开。针对家具数字化设计与拆单这门课程,家居工程系联合企业技术骨干成立专班,砍掉了部分脱离实际的理论内容,将企业近3年的200多个真实订单拆解为教学案例。
“昨天客户提了衣柜加设隐藏式梳妆台的需求,今天就成了课堂研讨的主题。”2022级学生刘英翠至今记得,自己的全屋定制方案从初稿到定稿,经过客户3次反馈和企业师傅把关,最终不仅通过课堂考核,还被晨丰科技采纳为正式订单。拿着企业支付的设计报酬,她兴奋地说:“原来课堂作业也能转化为实用的家具,这比考满分还过瘾。”
产业不断迭代,课程也实时更新。今年初,晨丰科技升级设计生产软件,实现“设计图一键生成生产参数”的技术突破,家居工程系立即请来两名工程师驻校参与课程教研,这一功能也被更新到家具数字化设计与拆单课程中,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软件版本与企业完全同步。数据显示,该软件升级内容使学生空间设计效率较之前提升近20%。
截至今年8月,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已与晨丰科技、群核科技等企业共建课程200多门,其中定制家具设计等38门课程同步对接行业认证,学生毕业入职时无需再接受企业相关培训。主要专业课程每学期动态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0门课程增加企业最新技术模块,做到课上练的就是岗上用的。
教师培养
既能站讲台,又能进车间
“刚来学校时,给学生上基础课只会对着教材念步骤,学生问‘这个功能在车间里怎么用’,我总是答不上来。”回忆起初登讲台的窘迫,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姜凯文仍有些不好意思。这名毕业于知名高校的“学霸”,曾因缺乏生产实战经验,在课堂上屡屡“卡壳”。
这曾是不少青年教师面对的共同难题。为突破教师懂理论不懂实践的瓶颈,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起“双向互聘、双向培养”的教师成长机制,推动校内教师到一线取经,企业专家到学校授课,让教师既能站讲台,又能进车间。
学校为姜凯文量身定制了成长计划。今年3月至6月,他以“学徒”身份加入由学校家居工程系设立的现代学徒制培养项目,和学生一起在实训车间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体家具;7月,他又前往晨丰科技提供服务的江苏某厂区,跟着厂区技术主管李云扎根生产一线,了解客户具体需求和生产技术细节等。
返校后,姜凯文以儿童房衣柜设计为主题组织实训,自己化身“企业工程师”,带着学生模拟从接单、设计到改单的全流程。他的成长经历并非个例。截至今年9月,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共派出100多名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累计实践时长超3000天,实现骨干教师企业实践全覆盖。
企业专家也常态化走进课堂: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聘请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30多名客座教授及企业兼职教师,今年已累计授课3200多个课时。
实训建设
把生产车间“搬”进校园
“实训设备与产业同步,实践教学才有底气;实训流程与企业一致,学生上岗才无门槛。”学校实训基地负责人王艳福指着车间里轰鸣的全自动数控板材开料锯说。在他身后,板式家具数字化生产线正有序运转,从板材裁切、打孔到组装,每一个环节都与真实的生产车间别无二致——这正是“企业标准复刻、校企共同管理”的实训建设理念。
今年5月建成的黑林·晨丰家具智造协同创新中心,体现了这一理念。走进中心,映入眼帘的是晨丰科技捐赠的价值120万元的设备与软件:学生用同款设计软件绘制图纸,点击“传输”按钮,参数便实时同步到生产线;板式家具生产线全程自动化,裁切误差不超过0.1毫米;VR虚拟渲染技术能实时呈现设计效果……
今年3月,实训中心迎来了一场“实战考核”:为哈尔滨某装修公司做全屋定制订单。从上门测量到出具生产图,学生仅用3天就完成了全部工作,比传统流程提速50%。企业和客户来验收时,看着精准图纸和规范流程,不禁点赞:“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堪比车间员工。”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最近5个月里,中心累计承接企业订单50多笔,15个学生方案成功落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又为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这是学校实训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8月,学校已与企业共建100多个实训场地,其中家居软装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3个基地获评省级以上实训基地,企业累计捐赠设备和软件价值超600万元。
今年,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2982名毕业生中,超过2500人成功就业。在江苏某家具工厂,2025届毕业生董少青入职一个月就独立负责小型订单;在哈尔滨某定制家居企业,工作3年的邱万博月薪超过两万元,设计方案成单率稳居团队前三……
课桌连着生产线,课堂对接大市场。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用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结合产业需求持续培育人才,既助力学子成长成才,也赋能产业持续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13日 13 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