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建筑与电影的碰撞
这部备受期待的科幻电影续作,因极高的视听水准被国内外影评人称为2024年最具银幕感电影。导演不囿于文本,以其深厚的导演功力和对科幻题材的敏锐洞察力,更对政治权力、文化宗教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索与表达。
![]()
▲ 《沙丘2》海报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师斯卡帕所设计的布里昂墓园,也成为沙丘2中的重要取景地,成为叙事和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当沙丘遇上斯卡帕,当电影遇上建筑,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 布里昂墓园在拍摄《沙丘2》期间鸟瞰照片
02 沙丘的炙热浪潮
《沙丘2》继续前作紧张刺激的故事线,讲述了保罗厄崔迪加入了沙丘原住民弗雷曼人的行列,迈上了复仇之路。细腻的光影处理和逼真的特效下,壮阔的沙丘景致、恢弘的战斗场面、精妙的外星生物令观影者目不暇接。
![]()
▲ 《沙丘2》海报 © 网络
电影通过弗雷曼人对救世主的狂热信仰、圣母传位等宗教仪式的刻画,展现其独特的宗教文化。不同家族为了争夺资源而构造出权谋算计复杂交织的关系,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可见一斑。
在沙丘这样的异域文化中,沙漠与沙虫相伴相生,自由与野性恣意生长,忠义与爱情又仍是旷古不变的主题。宗教、政治和文化三重因子烘托出电影的旷世史诗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权力斗争与命运抗争的洪流中保罗厄崔迪的挣扎、困惑与成长便显得尤为动人。如何激励信徒,如何在战争中灵活运用策略,如何学会信任与爱人,如何接纳自己的使命去避免可怕的宇宙宿命,又如何面对信仰与复仇的抉择,这些经历锻造了主角强大和坚定的内心,也牵动着观众的一心一绪。
![]()
▲《沙丘2》打斗场景
而沙丘电影之所以能掀起如此热烈的反向,固然离不开优秀的剧本、配乐、摄影、演员表现,但更重要的,是其极致的视觉设计与场景表现。正如导演维伦纽瓦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的,“我认为电影是为大荧幕而生的,所以台词不重要,一段画面更有记忆点。”维伦纽瓦一贯的电影风格正是如此,有着非常克制的电影对白,却有着张力拉满的视觉冲击。
03 沙丘中异彩纷呈的世界
沙丘电影凭借优秀的场景和建筑塑造,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对于设计师或建筑学习者来说,更是一场惊喜迭出的观影狂欢。
它不仅是想象力的充分洋溢,也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天马行空不意味着不切实际,电影制作人在构建电影场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小说原本中的基本设定,并以现实世界为蓝本,独具匠心的为观众还原了沙丘世界的面貌。
![]()
▲ 《沙丘》的美术设计师Patrice Vermette
“It’s not design for design. It needs to reflect reality. The design needs to have a flow that goes well with the story and supports the story,” Patrice Vermette.
“一切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它需要反映现实,它需要有一个与故事背景相吻合并支持故事发展的场景。”《沙丘》的美术设计师Patrice Vermette这样描述电影的整体视觉方向。
从弗雷曼人的故乡——广袤无垠干燥荒凉的厄拉科斯(Arrakis ),到厄崔迪家族所生存的有山有海环境优美的卡拉丹(Caladan),再到哈克南家族压抑肃杀冷酷威严的吉迪主星(Giedi),电影沙丘展示了不可思议的建筑多样性和场景丰富度,也反映了不同人物、家族的性格和命运。
![]()
▲ 卡拉丹星球鸟瞰场景
例如沙丘1中所重点描绘的卡拉丹,是厄崔迪家族(House Atreides)的祖居。卡拉丹是一个郁郁葱葱、地处温带的星球,其特点是翠绿的风景、广阔的海洋和雄伟的悬崖。卡拉丹的厄崔迪宫殿伫立在悬崖之边,高耸的尖顶、宏伟的庭院与郁郁葱葱的花园相映成趣。温暖的大地色调和复杂的细节唤起了一种王权感,散发出一种精致和文化丰富的气息,强调了厄崔迪家族的高贵传统。
与干旱荒凉的厄拉科斯和哈克南家族压抑的堡垒,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沙丘》叙事中不断变化的命运和环境。
电影中多元的建筑设计是参考了现实世界中多种风格的综合结果,有中世纪城堡、有玛雅和阿兹特克文明,有日本禅风,也有粗野主义,是很多事情的混合体,共同塑造了异彩纷呈的沙丘美学世界。
Arrakis 星球
黄色-荒芜
在讨论《沙丘》的建筑辉煌时,我们不能不深入探讨它的主要背景——厄拉科斯星。贫瘠的、被风吹过的沙丘不仅仅是一个画布背景,它是一切故事的起因,也深刻影响着这里的生物、人、建筑。这里是人迹罕至而广阔无情的沙漠,高温、狂风、沙尘暴频发、水资源稀缺,有着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
![]()
▲ 沙漠中的小鼠 - 穆阿迪布
例如电影中的明星小动物-穆阿迪布(一种沙漠中的小鼠,长得像袋鼠),有着巨大的耳朵,帮助它收集空气中不可多得的水汽。电影男主角保罗也以穆阿迪布作为自己在弗雷曼族群中的代号。
自然生物必须进化以适应当地环境,建筑设计当然更要因地制宜。根据小说中的设定,星球上的风速达到每小时850公里,所以建筑必须是对这些元素的回应。
“When you start making buildings, you’d probably want them to be on an angle, because the wind sweeps over them.”
![]()
![]()
▲ Arrakis 星球的建筑
每小时850公里的风速足以撕裂任何东西,一种方式是潜居地下,正如弗雷曼人所建造的地下城,另一种方式则是这种有特殊外形的地上堡垒,只有这种角度才能允许风吹过建筑外墙,保证建筑免受强风侵袭。
除了倾斜匍匐的建筑姿态,堡垒的建造必须能够承受灼热的温度,巨大的厚重的墙壁作为阻挡太阳的屏障,投射的阴影也提供一定程度热量的缓解。开口和通风系统保证气流通过,帮助冷却内部空间。棱角分明、坚固的建筑材料减少了风沙的影响,防止了堡垒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侵蚀和恶化。
电影中的建筑风格也借鉴了20世纪中叶在铁幕国家中流行的野兽派建筑风格,还有来自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金字塔建筑、阿兹特克建筑,另外还受到二战地堡掩体的影响。
Giedi 主星
黑白-肃穆
如果说环境条件是建筑风格的决定性要素,那么意识形态就是影响建筑形态的第二大要素,这点在哈克南家族的建筑中非常明显。
哈克南家族作为侵略者和奴役者的姿态存在于沙丘宇宙中,其建筑风格也深深镌刻着这种征服者意识形态的烙印。冷酷肃杀,没有除了黑白以外的任何颜色,巨构的建筑构件、锐利的几何造型,仿佛都在宣告着权力、要求着服从,这就是哈克南人所要传达的信息。
![]()
▲ 《沙丘2》电影中的三角形竞技场,以古代罗马竞技场为原型
在沙丘1哈克南男爵初次登场的画面中,他出现在自己的混凝土王座室里,由反重力装置推动着缓缓浮升,被一个类似安东尼·麦高(Anthony McCall)装置的锥形灯光笼罩着。
![]()
▲ 哈克南男爵初次登场
![]()
![]()
▲ 英国灯光艺术家安东尼·麦考尔(Anthony McCall)的先锋性实验作品Solid Light Works,在漆黑、烟雾弥漫的房间里投射出巨大的光“图纸”,创造出非实体的光的雕塑。© Pioneer Works
房间里的每一寸地方都被石筋包围着,“那个房间需要像教堂一样,”美术指导维尔梅特解释说。“那个房间里所有的肋骨都受到了约翰·波特曼建筑风格的启发。当我11岁的时候,我的父母和我的家人去旅行,我记得住在旧金山的凯悦酒店。
我抬头一看,所有这些层看起来像肋骨,就好像你在鲸鱼的体内。当我在制作沙丘电影时,那些旧记忆又回到了我的脑海中。”
![]()
▲ 约翰波特曼设计的旧金山凯悦酒店 © Portman Architects
电影中哈克南宫殿内景,让人联想到西班牙建筑师卡拉特拉瓦的建筑作品,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巨构重复的韵律感。
![]()
▲ 哈克南宫殿内景
![]()
▲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作品 © calatrava.com
![]()
帝国星球
绿色-生机
![]()
![]()
▲ 斯卡帕的布里昂墓园 © Mili Sánchez Azcona
“I started crying walking on the location,” said "Dune" production designer Patrice Vermette of filming at architect Carlo Scarpa's Brion Sanctuary.
布里昂墓园是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最具独创性的作品之一,也在沙丘2中成为了重要的场景拍摄地。Patrice Vermette 选择将这里作为拍摄地点来引入沙丘故事中的皇帝和公主是有相应的逻辑和设计考虑的。
![]()
▲ 公主和姐妹会圣母在墓园中穿行
斯卡帕作品的力量对Vermette来说并不新鲜。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蒙特利尔建筑中心发现了一本关于斯卡帕作品的书,这是他教育生涯中的一个决定性时刻。自此以后30多年来,斯卡帕的作品一直是Vermette的灵感来源。
![]()
![]()
▲ 沙丘1中的场景,可以看到斯卡帕设计风格的影子
在读到续集的剧本时,Vermette就将此处设想为了帝国星球皇帝和公主的家。Vermette说:“有一种语言,一种明确的卡洛·斯卡帕的语言,我把它带到厄拉科斯和卡拉丹中,即使他们是非常不同的世界。”“它看起来很野兽派,但它不是野兽派,而是卡洛·斯卡帕。有很多复杂的细节。”
以《沙丘》中台阶的主题为例,“我喜欢他的设计简洁中有一种阴谋感。”“这一切都说得通,因为这是帝国对银河系其他地方的影响,” Vermette说。“你会觉得,几个世纪以来,帝国的统治者一直在影响着人们的审美。”
![]()
▲ 荷花池后的冥想空间,电影中姐妹会成员在此处密谋
当他把布里昂墓园的照片分享给导演维伦纽瓦时,维伦纽瓦也立刻对这里充满兴趣。
但是,墓园的经理并不欢迎电影摄制人员。这是布里昂家族的私人墓地,他们以前从未接受过拍摄请求。剧组联系了布里昂家族,询问外景拍摄的可能性,有趣的是,布里昂一家碰巧读过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也很喜欢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电影。拍摄的请求得到了允许,电影开头的内景是在公墓的小教堂里拍摄的,凯坦的外景是在花园里拍摄的。
这是第一次有电影被允许在布里昂墓园拍摄,建筑与电影在这一刻达成共识,也彼此成就。
04 维伦纽瓦的建筑美学
![]()
▲ 保罗在厄拉科斯的卧室,华丽的墙顶地让人想起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家居设计。
![]()
▲ 保罗在武术训练中,网格花窗、八角形空间、木质装潢等元素具有赖特风格。
事实上,这不是导演维伦纽瓦第一次在电影中展现对建筑和场景独特的审美,在他的多部成名影片中,都曾出现了一座座极具风格建筑作品的身影或对其的致敬与参考。
例如沙丘1中的厄崔迪宫殿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作品的致敬,比如银翼杀手2049中的走廊场景对安藤忠雄小筱邸的模仿, Wallace宫殿对BAROZZI VEIGA建筑事务所2010年一个竞赛项目的方案效果图的复刻还原。
![]()
![]()
▲ BAROZZI VEIGA 方案效果图(上)银翼杀手2049剧照(下)
![]()
![]()
▲ 安藤忠雄小筱邸(上)银翼杀手2049剧照(下)
维伦纽瓦导演作品的美学特质其实有迹可循,尺度对比、色彩表达、光的营造,这些建筑学中耳熟能详的概念,应用在电影大片中同样使用,而且可以说大荧幕进一步放大了这些特质。
大与小的尺度对比
![]()
▲ 弗雷曼人带领沙虫大军攻打敌军
宏大的自然场景、巨构的建筑空间与渺小的人类身影的对比, 超大或超小尺度自然生物(例如沙虫、穆阿迪布)的机械装置(例如香料机和沙丘1中的暗杀保罗的机械蚊子)和人尺度形成的对比反差,这是这种非日常的感官刺激,带给观众深刻的记忆和感受。
光影与时间的力量
![]()
▲ 弗雷曼人在祭祀空间集会商议
光是大自然的馈赠,不过,在黑暗环境中的光更加可贵,它反映了时间的流动,也把无形的光以一种更实体化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带来一种非日常、有神性的超常感受。
维伦纽瓦导演正是抓住并放大了这种特质。学会克制的使用光线、把控光线,对空间的塑造至关重要。
色彩倾向与氛围塑造
如果说尺度与光影是空间的结构,那么色彩与材质则是空间的底色。不同的色彩和质感将营造出大相径庭的氛围环境,是大隐隐于市和环境完美融合,还是做废土世界中的赛博朋克?沙丘系列电影正是以色彩为画笔,呈现给我们一个异彩纷呈的多样世界。
![]()
▲ 皇帝太空军舰的不锈钢镜面材质和厄拉科斯的黄色沙丘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1. The architecture of Dune - Domus (domusweb.it)
2. An architectural review of Dune - RTF | Rethinking The Future (http://re-thinkingthefuture.com)
3. 'Dune' design is a vision come true, even if a desolate one - Los Angeles Times (http://latimes.com)
4. Designing Dune required mining the past to build humanity’s future (http://archpaper.com)
5. Dune 2 Locations: Brion Sanctuary Stood in for Kaitain (http://indiewire.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