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大家都应该听说过吧,十多年前海天酱油因为那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词深入人心,成为家家户户厨房和餐馆后厨的必备品,那个时候的它靠全民信任站稳脚跟,是妥妥的调味品行业标杆,味道和口碑都深入人心。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个国民品牌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遭遇了滑铁卢,市值大幅蒸发,曾经风光无限的创始人,也已经从酱油界的首富跌落下来,现在被舆论裹挟,压力倍增,这样的落差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曾经家喻户晓的海天酱油,为何短短几年就从巅峰跌落?从行业首富到被舆论包围,海天创始人的境遇落差怎么会如此之大?
![]()
海天这座酱油帝国的崛起,那靠的是一套极致的工业化成功公式,这个公式的核心,不是对消费者的精诚与体贴,而是简单粗暴的“多”和“广”,它的基因里,从一开始就刻满了对规模的无限崇拜。
![]()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88年,国企改革的浪潮中,庞康从一个普通技术员被推上了佛山珠江酱油厂总经理的位置,这个日后身家超过160亿的食品首富,早些年痴迷于技术,曾经就说过“调味品也能做出科技感”,但是他很快就发现,技术感首先需要的是产量来支撑。
![]()
早在1984年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产能是工厂的命门,接着成功说服老厂长贷款引进了全新的生产线,这成了他日后商业逻辑的起点,就是先有规模,再有一切。他亲手将“海天”这个区域性商标,升级为了全国品牌,甚至早早就注册了英文商标,野心可见一斑。
![]()
1999年海天做了一件震惊行业的事,它斥巨资去将广告打到了央视《新闻联播》的黄金时段,那句“家有海天,好味自然来”的口号,就像是轰炸机一样,精准地砸进了亿万家庭的心智里,效果那叫一个立竿见影,广告播出后,销量直接翻倍。
![]()
这套“技术驱动规模、广告轰炸心智、渠道覆盖市场”的打法,让海天在当时可谓是势不可挡。在巅峰时期,它几乎成了酱油的代名词,占据了全国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被人形容为“十有八九”的选择。
![]()
这种胜利,如果说是消费者的主动选择,倒不如说是海天压倒性渠道的胜利,它的产品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了每一家餐馆的后厨和老百姓的厨房。
![]()
资本市场为这套逻辑彻底疯狂,2014年A股上市后,海天味业的市值一路狂飙,一度突破5300亿大关,被冠以了“酱油茅台”的称号,庞康当初甚至喊出了“5年再造一个海天”的宏伟目标。
而且在2018年就提前完成,帝国的版图也从酱油,扩张到了蚝油、料酒、火锅底料,甚至远销海外,在美国的超市里和亨氏这样的国际巨头同台竞技。
![]()
但是当消费者的目光从光鲜亮丽的瓶身正面,转移到了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配料表时,海天赖以成功的宏大叙事,瞬间就失效了。
![]()
2022年国庆节前后,一则短视频成了引爆信任危机的导火索,视频里简单粗暴地对比了海天在日本销售的酱油和国内销售的酱油,镜头下出口日本的版本,配料表干净得像一张白纸,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
![]()
但是国内的版本,则是一长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名词,什么呈味核苷酸二钠、焦糖色、苯甲酸钠、谷氨酸钠等等,这样的对比简直让人心惊。
这场风暴瞬间就来临,“海天双标”的话题冲上热搜,阅读量以亿计算,这不再是一场关于口味的争论,而是一场关于知情权和信任度的公开审判。
![]()
愤怒的消费者们,核心的质问并不是那些添加剂是否“合法”,而是直击灵魂的拷问:“为什么内外有别?你为什么区别对待我们?”但是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审判,海天的回应堪称灾难。
它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发布声明,核心思想只有两个点,第一点,我的所有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合法合规。第二点就是别再造谣了,再这样我们就要追究法律责任了。
![]()
用权威标准去回应情感质疑的这种典型的旧时代逻辑,在过去可能还管用,但是在新的消费语境下,它就会被大家解读为“傲慢”、“冷漠”和“心虚”。
![]()
海天在危机后的种种举动,都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战略人格分裂”,它既想要用旧帝国的权威压制舆论,又在笨拙地模仿新时代的沟通方式,这种内在的矛盾和混乱,让它错失了所有重建信任的黄金机会。
![]()
那份强硬的、威胁要“追究造谣者”的声明墨迹未干,海天又开始了一系列“透明化”操作。它又是邀请专家媒体,又是组织消费者参观原料产地和生产线,还公开解释说,其实国内外市场都有含添加剂和“零添加”两种产品线。
![]()
这种前后矛盾的操作,非但没能挽回人心,反而让消费者觉得,所谓的“透明”不过是一场迫于压力的危机公关表演,毫无诚意,信任的堤坝一旦崩塌,再多的解释都像是徒劳的挣扎。大家的反应是直接的,退货潮涌现,甚至有人在网上直播倒掉家里的海天酱油。
![]()
市场的惩罚来得更快、更猛,海天的股价从高点一路暴跌,一度跌破40元,三年内市值蒸发近5000亿,销量增长乏力,渠道库存积压,曾经稳固的经销商体系也开始出现了松动,商超货架上,海天的排面也在肉眼可见地在减少。
![]()
一个叫“千禾味业”的对手,正凭借主打的“零添加”概念悄然崛起,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六成,“零添加”产品收入占比甚至超过了50%。
![]()
对手的成功让海天更加焦虑,它开始了一场慌不择路的自救,一口气推出有机、减盐、零添加等200多款健康概念产品,甚至脑洞大开地搞起了酱油冰淇淋、苹果醋雪糕。
为了讨好年轻人,它还推出了“万能汁料”、小份量包装,还结合线上线下活动,但这些动作看起来更像是在竞争压力下的被动防御,显得“跳脱”而且“迷茫”。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